此时的朝鲜半岛上正值新罗第五十二代王孝恭王即位,孝恭王在东京(给予卢穗以国宾的礼遇。卢穗及他的九个儿子为新罗的政治、经济及社会稳定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新罗王室根据他们的功绩,又因卢氏在中国曾是名门贵族,对卢家九兄弟封伯九贯。即垓为光州伯、坞为交河伯、址为丰川伯、坵为长渊伯、地为安乐伯、坤为安康伯、增为延日伯、坂为平壤伯、垣为谷山伯。
悠悠千年过去,现代的卢氏在韩国已发展到三十余万人。在韩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卢氏后裔都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卢武铉和卢泰愚这两个总统就是明证。
对这样这批背弃故土效忠蛮夷地人。卢俊义不知道怎么去面对。是该厌弃还是该欢迎?
想了许久。卢俊义方道:“你们尝试联络一下那边地卢家人。问他们可否忘了长清。忘了范阳?问他们对山东梁国公卢俊义可有印象。开玩笑似地问他们如果卢俊义派兵打过来他们会是什么态度?毕竟已经过去快两百年。我甚至怀疑他们还会不会说汉话。”
朴德双疑惑地问道:“长清指地是?范阳指地是?主公我们须得明白。才好问他们。”
卢俊义笑道:“那就需要从我们卢氏地起源说起。说起卢氏地起源。先要追述到姜太公。姜太公姜尚通晓军事。明于治国之道。他辅助周文王治理周国。使得周国国势强盛。诸侯宾从。文王姬昌下世。姜尚继续为武王姬发会合各路诸侯。灭亡商纣。建立了周朝。姜尚因大功封于齐。为姜齐第一代国君。称姜太公。齐文公是姜齐第十代国君。名赤。他地儿子名高。高地孙子名傒。为齐国正卿。食采于卢。在现在地山东长清县西南。长清乃周朝之古卢国。卢氏乃周朝姜太公之后。受封卢国。后世以国为姓。后来田氏代齐。卢、高二氏被逐赶。离开长清之卢邑以后。散居于燕、秦二国之间。主要一支聚居于范阳。范阳卢氏在秦始皇时。有大名鼎鼎地五经博士卢熬。天文博士卢生。继之西汉初期有
绾、东汉末被尊称‘士之楷模。国之韩’之海内儒T5植。均出自范阳。及魏、晋、南北朝至隋。卢植之裔卢志、卢、卢偃、卢邈、卢玄等。都是官宦世家。书香门第。从卢玄起至其曾孙。一家百口。共财同居。为官著名而被史传记载者就有十八人。帝族之子要找卢氏成亲。史称“范阳卢氏。一门三公主。”帝族也要纳范阳卢氏之女为贵妃。
史家有四海大姓崔、卢、王、谢之说。‘望出范阳。北州冠族’。至唐代尤为突出。不仅状元、进士、帝师。大出人才。有‘八相佐唐’、‘初唐四杰’之卢照邻。‘大历十才子’之卢编等人。自汉末至唐代六百多年中。正史中有记载地卢氏历史名人达八百四十多人。范阳卢氏。贤良辈出。勋业灿烂。文豪蜚馨。范阳望族已成为几百年来卢氏家族地荣耀。因而卢氏家乖亦冠以‘范阳堂’地称号。”
卢俊义这时询问两朴关于高丽的情报,一同参详攻略高丽的还有义军中各位高级将领,大部分人并不晓得主公的身世来历,听了这番话,都禁不住一同拜伏在地:“原来主公乃武圣姜尚之后,难怪神机妙算、用兵如神。主公世代名门贵胄之后,尚能平易近人折节下士,实在令某将钦佩感激。”姓卢的将领一个个神采飞扬,被卢俊义的一段回溯刺激的豪情万丈,其实也只不过类似于其他百姓的“老子先人也曾经阔过”,不值一晒。
卢俊义忙令大家起身,看了看屋内的都是自己的亲信,便大笑道:“朱雀桥边野草花,;姓家。这首诗各位都曾读过,知晓其中意思。我带领大家上梁山,四处征战,不是为我一家一姓之得失,而是为了普天下的百姓,我希望日后我们的百姓都能安居乐业、幸福安康,我卢家不能显达也没有什么要紧。”
众将闻听卢俊义的肺腑之言都深受感动,一起颂道:“主公心怀天下,乃万民之福。”
卢俊义笑着让大家安坐,刚准备吩咐高氏兄弟退下,却忽地想起一个人,顿时心绪困顿,连话都不想说了。朱武见卢俊义愁眉不展,便问道:“主公,为何发愁?”
卢俊义问道:“你知道东汉卢芳这个人吗?”
朱武这才知道卢俊义为何发愁,便道:“知道,在新莽取代西汉期间,天下大乱,群雄纷争,卢芳抓住当时“天下咸思汉德”的民心倾向,编造自己原是汉武帝曾孙刘文伯,又是匈奴王室的亲外曾孙(汉武帝迎娶匈奴谷蠡浑邪王的姐姐为皇后,生了三个儿子,刘文伯为第三子之嫡孙),结果边民和匈奴部落无不信以为真。随后卢芳打着恢复汉室的旗号,号召羌、胡各部落一起举兵讨伐王莽伪政权。卢芳派使者联络边外的羌、匈奴各部族,选送美女给这些汗王,并美其名曰“和亲”。被蒙蔽的匈奴单于率数千骑兵把卢芳接到匈奴境内称帝。卢芳表面上是继承了汉室帝位,实际上是充当了匈奴单于的儿皇帝,并将伪政权的‘都城’建在九原,帮助匈奴贵族霸占汉朝的北方疆土,为匈奴各部充当看门犬,并时时准备导引匈奴部南侵,夺取刘氏的中央政权。后来因内部矛盾激化,身边干将们相互火并,先后被杀,还有一些将领纷纷率领部众向汉朝投降,众叛亲离,卢芳无可奈何亡命匈奴部落境内。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