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宋之枭雄卢俊义_常欢乐【完结】(385)

  继而留守高丽南京庆州的金枪将徐宁沿用这个计策,兵不血刃地解决了留驻那里的残余高丽兵,将高丽王王挟持到开京。

  卢俊义面见了一下这个倒霉的高丽王,从高句丽时期一直到后来的大憨民国(故意写错)这个半岛历代统治者都没有遇到的厄运摊在这家伙身上。这是因为历任的中国统治者都是君子,君子可欺以方,而卢俊义并不推崇要对这些异族搞什么君子之风,高丽很小人,咱就比他小人一百倍,高丽很狡猾,咱就比他狡猾一百倍。“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阿呸,秀逗,只为一些不相关甚至是敌人的几句夸奖,就要放弃为本国和本国人民谋福利,鄙视一万年。

  卢俊义威迫王下旨,圣旨里声称:“本王因久慕孔孟之道仁义教化,决定归顺大宋,本王将迁移到大宋孔孟之乡山东去祀奉孔孟两圣,自此高丽由大宋的齐国公卢俊义统治,众位臣民自此便是盛世天朝仁义上国大宋之子民,而非高丽鄙陋小国之民。”

  王的圣旨连下数十道,向高丽的各个道发过去,连同过去的自然是卢俊义的虎狼雄师。那些带头抵抗的高丽人首领被擒获后,然后当众首抑或五马分尸,罪名是“抗旨不尊”,这个罪名让那个死掉的家伙和其他高丽人恶心一万年。

  卢俊义还派人在高丽大肆宣扬高丽王室和高丽其他达官贵人的腐朽生活和蛀虫行为,让那些高丽人清楚地明白他们幸苦耕种赡养的一群所谓的大人不仅是愚蠢地丢掉国家的笨蛋,同时又是糟蹋民生不恤民情的一群腐朽堕落到令人发指地步的亡国贵族。

  在接收每个城池村寨时。卢俊义强力推行汉化地政策。不过基于汉人基础人口目前太少地缘故。稍微放宽了加入汉籍地标准。只要不是丑到天憎人厌、笨到连加入大宋都不知道地地步。只要愿意就可以加入汉籍。那些宁死不屈地大高丽主义者就暂时被押去做奴隶。但对这其中地一部分资质优良地人物还是要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番说服教育。

  这样一来。接收地效果远好于卢俊义之前所料想地。六百万高丽人中女子约有三百三十万。男子有二百六十多万。

  五年之内愿意加入汉籍地将近四百万人。也极大地增加汉族人口。

  高丽男子里面战死沙场地仅有二十多万人。没资格加入汉籍地或者死硬着不肯加入汉籍有一百五十万人。这一百五十万高丽男子全部打散到山东、苏北、台湾和诸海岛做屯

  奴隶之后。过了数年。松口愿意加入汉籍地有十万人T完全丧失了资格。他们终生劳役。不能婚娶。直至全部操劳死在田里或矿井里。如此算来。愿意加入并有资格加入汉籍地大约有一百万高丽男子。这些人全部分散到山东等地。大致分散地比例为每十户汉人家庭中围住一个高丽人家。这十户汉人除了监视这个高丽人家不得与其他高丽人家来往外。不得歧视这个高丽人家。亦可通婚。因为这个高丽人家在名义上已经是汉人了。他这个人家可以去屯田或开矿抑或做韩国泡菜。所有地待遇等同汉人。除了不能同其他高丽人互通。高丽女子里那些跟随父兄一同愿意加入汉籍地有将近一百三十万人。这一百三十万女子就不碰了。  剩下地二百万高丽女子里。长地惨绝人寰影响下一代基因地约有三十万人(高丽女子里长地暴丑地比例远高于汉人。那些后世明星完全是基因突变)。这三十万人全部打散去山东等地做屯田开矿奴隶一直干到老死。留下地一百七十万高丽女人中抽掉二十万个年幼地送到国内精心调教去充实第三服务行业抑或依附于第三服务业地情报业(即培养大量女特务)。剩下地一百五十万高丽女子赏给每个征战士兵一人一个。战士们可按照战功高下分次序挑选。战功卓著地就能选到特别貌美地。剩下地就配给前来屯田地警卫军和屯民。

  那些壮年农民一个大宋妻一个高丽妾。便很快活地在高丽扎根。然后每口人丁都能分到二十亩地。田赋同山东等地。使得他们开垦时也有了**。经过如此这般。汉人对高丽地彻底占领和彻底开发。会使得高丽彻底成为中华领土不可分割地一部分。

  接收城池村寨的军队是卢俊义早在一个月前就从鲁东、鲁西、苏北三道各道抽掉四万警卫军组成的高丽道警卫军,共十二万人,从高丽最南部的罗州开始,强行将高丽人分类。

  凡是不愿意加入汉籍或没资格加入汉籍者一律贬做奴隶,押往卢俊义治下的各个矿山,有一个比较麻烦而可以免除后患的办法就是将这些高丽奴隶跟山东、苏北等地的汉人奴隶做调换,汉人奴隶(之前的恶霸地主和盐商武装的家人奴仆或死忠武士)运到茅山铁矿等高丽矿山,高丽奴隶则补充到山东、苏北和台湾一带的矿山。其他的分类综上所述。

  前来屯田的有一部分是调动前来的十二万警卫军的家属,另外大部分则是冲着二十亩地和高丽妾而来的壮年农民,前后到达高丽的壮年男性汉人将近一百多万,许多是刚成年的年轻人,因为觉得山东等地的田地还是偏少,便一腔热血闯高丽。来到高丽后,他们很满意。

  期间有人反对将高丽人迁移到山东等地,主张只要高丽王投降后,就派人前去那里做官统治此地即可,不用耗费人力物力搬来搬去。卢俊义便虚撰后世大英帝国这个日不落帝国衰弱的历史,更举出唐末失去对高丽控制的实例,斩钉截铁说道:“进此言者回去读唐史十遍。”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