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天体中,有一种密度超大的星球叫黑洞。
它的密度非常非常大,靠近它的物体都被它的引力所约束(就好像人在地球上没有飞走一样),不管用多大的速度都无法脱离。
对于地球来说,以第二宇宙速度(11.2km/s)来飞行就可以逃离地球,但是对于黑洞来说,它的第二宇宙速度之大,竟然超越了光速,所以连光都跑不出来,于是射进去的光没有反射回来,我们的眼睛就看不到任何东西,只是黑色一片。
黑洞的产生过程类似于中子星的产生过程;
恒星的核心在自身重量的作用下迅速地收缩,发生强力爆炸。
当核心中所有的物质都变成中子时收缩过程立即停止,被压缩成一个密实的星球。
但在黑洞情况下,由于恒星核心的质量大到使收缩过程无休止地进行下去,中子本身在挤压引力自身的吸引下被碾为粉末,剩下来的是一个密度高到难以想象的物质。
任何靠近它的物体都会被它吸进去,黑洞就变得像真空吸尘器一样。
热核反应已经耗尽了中心的燃料(氢),由中心产生的能量已经不多了。
这样,它再也没有足够的力量来承担起外壳巨大的重量。
所以在外壳的重压之下,核心开始坍缩,直到最后形成体积小、密度大的星体,重新有能力与压力平衡。
一个巨大的氢弹可提供这样的条件:物理学家约翰?惠勒曾经算过,如果将世界海洋里所有的重水制成一个氢弹,则它可以将中心的物质压缩到产生一个黑洞。
人类和活动会不会形成人造的小黑洞?!
基于自身的感悟和所学的指示。
方纪新在一次课堂作业里,详细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这引起了代课教授的注意,在征得他同意后,教授在原文上略作修改,就寄发到《自然》杂志。
没想到还真发表了。
其实,并不是说方纪新这个提法和命题有多新颖,相反,在许多核物理学家的著作中,对这种现象都有自己的推断和假设,甚至包含了精确的计算结果。
方纪新唯一打动和吸引编审的特异之处,在于他结合了自身功法修炼中身体变化和物理学理论的结合,也就是把个人的生理宇宙和外部的世界宇宙相联系的观点,很诱人!
并且引起了美国有关方面的关注。
他们本想邀请方纪新去进行学术交流,没想到一调查,发现对方还是个学生,于是就改变决定,直接发出邀请,希望他能去留学。
全额奖学金留学。
方纪新没想到自己无意中投下的一颗小石头,竟然引起了这么大的动静。
校方在考虑放不放人。
在世界级科学刊物上发表论文,对于在科研岗位上工作多年的老教授,都属不易,更何况一个大二的学生。
这样的人才不留在国内,难道还让美国人挖墙脚不成?!
校方有自己的考虑……
国安局的头头也在犹豫,他们在权衡利弊。
方纪新自己也在面临抉择。
去还是不去,这是个问题!
二十二、承诺,有时效性吗
方纪新受邀出国留学的消息在同学间也传开了。
人们议论纷纷。
这几天,韩雨的心情很乱。她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处置这个问题。
好友吴娟试探了她几次,弄得她心情更烦。
漩涡中心的方纪新却像没事人一样,该干什么干什么。
原来他也想清楚了,自己不管是身体还是生命,都不属于自己,自己根本无法也无权做出决定。
国家、上级的决定就是他的决定,他只有服从的份,无条件服从是他的天职。
想想国家费尽周折,把自己这个死刑犯,变成活生生的人,多活了近两年,已经赚了。更何况自己也品尝了人生最美好的东西,爱情。虽然它还不完整。但那种心跳感,肾腺素激荡的冲动感,可以说对于目前的方纪新,已经是至善至美了。
夫复何求,人不能太贪婪!
下课铃一响,学生们开始收拾书包,准备走人。韩雨没有动。她的目光停留在教室前排的方纪新身上。
吴娟推她。韩雨说了一句:你先走。就没再理她。
吴娟很识趣地看了方纪新的背影一眼,转身走了……
方纪新没有动,他还在为教授刚才讲解的一个理论思考着。课堂上的事情课堂上消化,剩余的时间才能挤出来,自我充电,这是他养成的好习惯。
想通了之后,他收拾书包起身,这才看见韩雨不知什么时候站在自己身边,也不知道等了多久。
教室里除了几个看热闹的同学,已经没有了人。
跟我走。
韩雨语气中没有任何情感色彩,但又不容置疑。
方纪新不自觉地就照办了。
一路上他还纳闷,自己怎么就这么没有主见。
两人走进一家麦当劳店,在一个靠窗的位子坐下。韩雨要了两份套餐。整个过程,她没有让他动手。
两人没滋没味的吃着,谁也不说话。韩雨吃得很慢也好少,气氛很沉闷。
最近怎么样?
还是韩雨打破了沉寂。她知道她不开口,方纪新是永远不会先说一个字的。
上课、图书馆、睡觉。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