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美军海外征战记_杨家祺/刘庆忠【完结】(15)

  他们这才认识到,这不止是一次炮兵弹幕射击,更是一次敌军反击美军的行动。在马歇尔的建议下,他和法国将军决定出发,把已经发生的事情查清楚。他们把汽车停放在团部,穿过错综复杂的交通壕进入美军阵地。在爬过一堆倒塌了的战壕和德军炮击的弹坑之后,他们很快到了被敌人用爆破筒炸开的一个铁丝网工事缺口处。在无人区的另一边,有一条窄路通往后面,德军袭击得手后便从那里撤回他们自己的战壕。

  在战壕正面的另一个缺口处,战斗的痕迹犹存,这次战争中首先阵亡的3个美国人—下士格雷沙姆、列兵思赖特和海的尸体,刚刚从他们倒下的地方抬走,其中一个人的喉咙被割断了。

  看到穿着美国步兵军服躺在泥地上的3名阵亡美国士兵尸体,似乎使博尔多将军第一次了解到,美国人确实正在法国土地上战斗,他两眼含泪,神情十分激动。他们穿过战壕爬回团部后,马歇尔知道,法、美军队之间的关系已经发生了变化。分别时,博尔多将军紧紧地拥抱了他。

  第一批阵亡将士的名单传回国后,极大地激发起美国人民的参战情绪。同时,威尔逊政府动员众多演说家、作家、艺术家、演员和学者,进行了美国历史上最庞大的宣传活动。德军被描绘成吃人不吐骨头的魔鬼,是企图掠夺欧洲并将统治扩及西半球的敌人。后来,这股反德情绪扩展到所有的德国事物和德国人身上,一时间,许多州禁止教授德语和用德语做礼拜,德国泡菜改名为“自由泡菜”,德国风疹改名为“自由风疹”,更有意思的是辛辛那提规定酒吧间的小吃部停止供应德国风味的椒盐卷饼。

  ▲虹桥▲书吧▲BOOK.HQDOOR.COM

  第18节:美军海外征战记(18)

  此时,鲁登道夫已入主德国总参谋部多时。作为一个早已功成名就的战略家,鲁登道夫当然知道美国参战以及席卷全美的战争热潮对德国意味着什么。因此,他力争在美国运够充足的兵力之前,结束在欧洲的战事。恰好此时俄国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取得了政权,宣布退出战争,使得德国有可能把主要兵力由东向西作大幅度调整,在俄国仅留下几个师,监督把从乌克兰掠夺来的谷物,源源不断地运往德国。

  德国最高统帅部越来越清楚地看到,取得胜利的唯一希望是在1918年发动一场速战速决的陆战,如错过这一年,美国人的参战势必会影响战争进程。

  1918年,面对德国人即将发动的强大攻势,协约国首脑迫切希望美国增派更多士兵。但从1917年12月到1918年1月,他们眼睁睁地看着37个师还在美国本土组建和训练,同时又仔细研究了美国远征军的派遣计划,他们对眼前的状况颇感不安。

  协约国担心美国是否有能力装备和运送一支独立的野战军队,还怀疑美军指挥官和参谋人员是否有能力组织和指挥这样一支部队去抗击身经百战的德国人。实际上,协约国是想把美国部队分别编入法国和英国的现有军队编制之中。

  在同美国谈判混编要求之时,协约国手中拥有一些强有力的“本钱”,这就是英国拥有的航运能力和法国拥有的各种装备。

  英法两国之所以采取这样的立场,从军事上讲是不无道理的。他们的士兵打现代战争的经验比美国人要丰富得多,他们可以派出精通业务的军官和十分熟悉大部队调度的参谋人员来指导美军。而且不管怎么说,美军需要依靠他们来提供火炮、航空兵以及其他种种支援。毫无疑问,美国新兵学会打仗的最好办法就是到那些有经验的师里去服役,因此用某种形式将美军结合到盟军中去就能加快战争的结束,减少人员的牺牲。出于这样的分析,英法军方领导人认定潘兴不会反对。

  但是潘兴偏偏反对这样做。他认为,如果人家以一种难以忍受的恩赐态度来对待美国人,美国人难道还会以他们原有的热情和决心去战斗吗?如果美国政府默认美国兵无力单独与德军作战这样一种看法,那么美军的士气会是怎样一种状态呢?与厌战的英军和法军结合在一起不会把美军也弄得厌战和泄气吗?如果美国费了那么大的气力,却没有美国军队在战场上出现,那么将来在和谈之时美国又能起到多大作用?

  也许换一位别的司令官,很可能少给人一些难堪而取得同样的结果。潘兴这个人即使在情绪最佳时也是不易相处的,而他在为一支独立的美军而力争时,更是又敲桌子又说刺耳的粗话。法英两国政府有时企图越过潘兴而直接胁迫美国总统作出让步,因为他们感到威尔逊的态度比较和缓,而且对具体的军事问题并不计较和关注。然而威尔逊总统在原则问题上没有让步。法国总理乔治?克列蒙梭多次想要福煦元帅设法迫使潘兴调离,但福煦却怕激怒美国人,始终不敢张口。

  更令美国人感动和自豪的是,尽管英国人一直怀疑将一支独立的美国作战部队运到法国去有何用处,但是潘兴仍然顽强地进行着准备工作。他的目标就是要建立一支有着自己的战区的美国野战军。在这段难挨的日子里,潘兴为实现上述目标,陆续做出了几项重大的决定。

  在编制体制上,潘兴确定一个美国师必须拥有979名军官和2.7万名士兵,加上保障部队,总兵力约为4万人。而当时英、法、德等国每个师的正式编制是1.2万人,霞飞元帅在美国宣战之初访问美国时曾建议美国采用同等规模的编制,因为欧洲军官们认为1.2万名战斗人员是一名将军及其参谋人员所能指挥的最大兵力。潘兴对此不屑一顾,他坚信:为了使美国师具备进行持续作战的能力,确保它们不至于像英、法的师那样经常踌躇不前、无功而返,40个美国师就必须相当于其他任何大国的80个师。后来证明,潘兴的这个决定是很有远见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