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宫点了点头,道:“为今之计只有火速撤军,至少要保证北海不失。至于临淄么,徐荣乃是西凉名将,有勇有谋,希望他能够多撑些时间吧!”
就在此时,一个小校走了进来,跪倒说道:“主公,帐外有一人求见,说是从下邳方向来的!”
下邳?难不成是陶谦的派来的?想到这,张德说道:“把那人带上来吧!”
不一会,一个农夫打扮的人走了进来,这人见到张德,立刻跪倒说道:“张北海大人,我家主人有一封信让我带给您!”说着,这名农夫将盘着的头发散开,从里面拿出一个蜡丸,递了过去。
侍卫将蜡丸接过去,捏碎,从里面拿出了一张锦帕,递给了张德。张德看完后,将锦帕递给了陈宫,陈宫也看了一遍,然后立刻问道:“你家主人是谁?”
“大人,这上面写的句句属实,我家主人说了,要是大人知道了我家主人的身份,恐怕会对上面的内容产生怀疑,所以我家主人说大人您还是不知道的好!”见到张德面色不善,农夫接着说道:“当然,如果您一定要知道的话,那么在下也不会隐瞒。”
此时陈宫突然开口:“陈珪还让你说些什么?”
农夫一愣,旋即说道:“阁下想必就是陈宫先生吧,先生果然是神机妙算,竟然能够猜到我家主人的身份……”
“果然是陈珪,来人,带这位先生下去休息!”陈宫说道。士兵将这名农夫打扮的人带了下去。这时候张德问道:“先生,你看这封信上所说,是真是假?”
“依照我看来,应该是真的!”陈宫答道。
“那么这样说陶应的两万人马两日后就能到这里了?可是陈珪为什么把这么重要的消息告诉咱们呢?”张德不解问道。
“哼,陈珪这个老狐狸啊,真是打得好算盘!先是派儿子过来誓死抵抗,然后又跑到咱们这里卖好,真是两边不得罪啊!”陈宫答道。
张德也明白过来,世家的生存之道的确是这样,想要生存,就要依靠强者,自己如果入主徐州,那么必定会引起徐州权利的从新分配,陈家已经是徐州世家门阀之首了,恐怕很难从自己那里得到更大的权利,因此陈家可能不希望张德入组徐州;但是如果自己成功拿下徐州,那么陈家想生存下去,就必须要依靠自己,也正是这样,陈珪才会在这个时候卖个人情给自己。
这时候陈宫接着说道:“恐怕这次陈珪不是只是向咱们示好这么简单。不知道这个陶应哪里得罪陈家了,陈珪是想借咱们之手除掉陶应啊!这个陈珪不简单啊!”
张德点了点头,接着问道:“先生,那咱们现在应该怎么办?”
“主公立刻带大军赶回北海,一定要保证北海不失,即使是北海不慎丢了,主公也要不惜一些代价拿回来。北海是咱们根基所在,绝对不容有失,至于这里么断后的事宜,就交给宫了!”陈宫自信满满的说道。
“好,我就命管亥带领一万人马在此听候先生调遣!”
————————————————————————
看了书评,感动啊,下章十点半左右。
第一八二章 徐荣守临淄
临淄城外,攻城的号角响起,昌豨的士兵如同蝗虫一般奔向了临淄城。
城上的徐荣不屑的看了看攻城的士兵,暗自想到,凭你们这些乌合之众也想攻破我徐荣守得临淄城,真是异想天开。
徐荣归降张德以后,便被派到了临淄协助太史慈。按照张德的想法,太史慈虽然骁勇善战,但是却是刚勇有余,智谋不足,所以张德把徐荣派到了临淄。徐荣是董卓手下大将,虽然武艺不怎么样,但是谋略却是不错,是个统帅之才,所以张德将两人放在一起,一来是希望徐荣能够熟悉青州军,二来也是对两人的性格进行互补。
但是徐荣这个人为人比较低调,不喜欢张扬。也正是因为这样,徐荣在董卓手下多年,虽然本事出众,但是官却不是很大。如今刚刚加入张德军,徐荣更是小心翼翼,谁都不敢得罪。
当时昌豨向太史慈求援的时候,徐荣就感到有一丝不对劲,但是徐荣却没有说出来。徐荣觉得太史慈是张德手下大将,跟随张德多年,颇得张德信任,自己一个新降之人,这个时侯就不要多事的好,而且徐荣也担心太史慈不会听自己的劝告。
结果没想到太史慈中了埋伏,大败而回,太史慈深受重伤,逃回临淄后一直昏迷不醒,所以临淄的防务就全都落在了徐荣一个人身上。
昌豨伏击太史慈成功以后,便准备进攻临淄。昌豨曾经是泰山郡的贼寇,所以昌豨立刻派人去兖州等地招集了一群亡命之徒,这年头战乱不断,百姓流离失所,很多人都落草为寇,所以昌豨竟然凑了两万人马,直奔临淄。
两万人马中,一万是原来守临淄的北海兵,这些人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另外一万人马则“慕名而投”的,这些人都是些山贼、游侠、流民出身,是名副其实的乌合之众。
这些乌合之众当然跟正规军没法可比,这群乌合之众根本没有经过正式训练,这些人聚集到济南以后,偷盗、抢劫、斗殴等恶性事件一起接着一起发生。但是昌豨并没有加以阻止,昌豨是贼寇出身,所以在昌豨看来,这些是很正常的事情,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自己当年也经常干这些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