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刷了小半个小时,终于刷出来网页了!这破网站,从过了年老这样!
关于魏延跟刘备的那段对话,可以参见《三国演义》。
第二四七章 官渡之战
官渡,曹操已经使出了浑身解数。而这个时侯,满宠回来了。
“两万担粮草?那就两万担粮草吧!总比没有强,现在我们正缺粮草!”
“主公,张德还有话让我带给您!”
“何事?”
“张德说,袁绍将粮草尽屯于乌巢,守将淳于琼乃是贪杯好酒之辈!”
“乌巢?淳于琼!”曹操拿起了地图,沉思起来。
……
随着战事的推进,曹操的情况越来越差。袁绍强大的战争潜力终于展现出现,而曹操,地盘虽然不小,但是只有淮南是产粮重地。
可是由于袁术的统治,加上淮南连年战乱不断,还没有恢复元气。所以曹操打到今天,粮草已经开始就告急!
曹操命人回洛阳催粮,而不知道应该说曹操是幸运还是倒霉,这个送信的人偏偏被袁绍麾下许攸抓到。
许攸知道曹操缺粮,便向袁绍献策,派一队轻骑偷袭洛阳,至少也要扰乱曹操的补给线。
可惜的是袁绍并没有听从许攸的建议,许攸一气之下投奔了曹操。
许攸和曹操本来就是老相识,两人虽然没有深交,但是关系也还算得上不错。许攸这种人,不会无故来投,既然如今许攸来了,那么说明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许攸已经有了破袁之策,作为投靠曹操晋升的筹码,二就是来诈降!
“曹公可知道,袁绍的粮草屯于何处?”
曹操一愣,心中已经猜出许攸要献的计策:“可是屯于乌巢!”
这回轮到许攸有些吃惊了,不过许攸还是不甘心的接着说道:“曹公可知乌巢守将为何人?”
“可是淳于琼?”曹操接着说道。
许攸听到这里,站了起来,冲曹操一躬到地,道:“原来曹公已经心有定计!在下告辞了……”
“子远莫急!”曹操急忙喊道:“子远莫急,子远以为此计可行否?”
许攸点了点头:“没想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本来我还担心曹公会不会信我!会不会认为在下是来诈降!没想到啊……哎!在下认为,此计必成!”
许攸并不知道,曹操的脑子也翻腾起来。前些天张德让满宠给自己带话,曹操觉得这事情太过匪夷所思,想想张德远在青州,怎么能知道袁绍将粮草放在哪里?又怎么能够知道乌巢的守将就是淳于琼!这绝对不是巧合!
……
建安五年四月,曹操亲自领兵突袭乌巢,冒用袁军旗号,人衔枚马缚口,各带柴草一束,利用夜暗走小路偷袭乌巢。袁绍粮草尽被烧毁!
乌巢一场大火,烧掉了袁绍的粮草,也烧没了袁绍军队的锐气。
袁绍在得知乌巢被烧后,立刻命人猛攻曹操大营,曹操奋力坚守,数日后,袁绍粮尽,退往黎阳。曹操乘胜追击,趁着袁绍渡河之时猛攻,袁绍军人困马乏,不敌败退。
官渡之战,终于以曹操胜利而告终。
与此同时,魏延打赢了突袭冀州的第一仗,攻陷了南皮城!
南皮城守将是辛评,辛家也是冀州大户。辛评本来是韩馥的手下,但是辛评同时也是袁家的门生故吏之一。
现在袁绍的兵马分为了四部分,最多的一部分人马跟袁绍在官渡跟曹操对峙;第二部分人马便是部署在乐陵的审配所部,审配带的人马虽然不多,但是都是袁绍的老部下。
第三部分是驻守并州的袁谭。袁谭作为袁绍的长子,年纪也不小了,早已经自己开府,这些年袁谭经略并州,培植忠于自己的势力,并州之地早已经成为了袁谭的地盘。
第四部分就是幽州的高干、田豫所部。高干是袁绍的外甥,田豫是公孙瓒旧将,幽州的人马是防止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说起这一点,袁绍做的比较合格,即使是官渡战败,袁绍最艰苦的时刻,也没有调集幽州兵马南下助战。
南皮城是袁绍的发家之地,哪能没有守备力量,可惜的是袁绍为了防备张德渡河,将南皮城的守军都调到了乐陵,就连原本驻守南皮的审配也被调到了乐陵。
魏延很幸运,当他到达南皮城下的时候,面对的是一座几乎不设防的南皮城。辛评虽然是袁绍的死忠份子,可是辛评有个弟弟,叫做辛毗。辛毗的才干不下于他的哥哥辛评,但是辛毗却不像辛评那么忠于袁绍。
当魏延大军出现在南皮城下的时候,辛家兄弟大吃一惊,辛评决定死守,哪怕是玉石俱焚也在说不惜,而辛毗却偷偷的开城投降,迎接魏延进城。辛评自己自焚而死。
乐陵郡,当审配得知南皮城丢失的时候,大吃一惊。自己明明在防守乐陵,可是张德大军怎么会出现在冀州,而且攻陷了南皮!
不过事实就摆在审配眼前,审配不得不相信,张德军已经到了冀州,南皮城也已经丢了!
审配怎么也想不通,魏延是从哪里过去的!乐陵郡,自己防守的好好地,这么大规模的调动渡河,不可能不被自己发现,难不成魏延是从天上飞过去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