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刚才还在纳闷张让干嘛问李儒要战马呢,现在才知道原来是为了自己,心里十分感动。只听张让又道:“明天我再去陛下那里,想办法让陛下多派些人跟你一起去北海,青州多盗匪,多带些人总是有好处的!”
第二日早朝。
“陛下,去年青州大旱,如今又是青黄不接的时候,老奴认为应当朝青州调粮。否则恐激起民变!”说话的是张让。
朝中大臣们都诧异的看着张让,难道自己听错了!这太监今天吃错药了?怎么开始替老百姓说开话了,转性了?
袁隗和何进互相看了看,交换了下眼神,都不知道今天张让要干什么?
只听灵帝说道:“恩,让父说的不错,朕准了,太尉,你立刻去筹措粮草十万石,准备运往青州。”
这时候张让朝赵忠使了个眼色,赵忠会意,上前说道:“陛下,如今青徐之地还有不少黄巾残部,这粮食要是这样运过去恐怕会被贼人给盯上!所以老奴认为应当派大兵护送!”
“恩,说的有道理,好,就加派三千兵卒护送好了!”灵帝说道。
这时候张让又站出到,道:“陛下,北海太守张德正好要去北海上任,不如就让张德领兵押运粮草去顺道去青州,张德有勇有谋,想必能保证粮草安全到达!”
“恩,让父深得朕意,好!就派张德押运粮草去青州。”灵帝说道。
旁边何进和袁隗这才明白过来,张让这家伙,无声无息便给张德要去了十万石粮草和三千精兵!
……
三月,皇甫嵩、朱儁和董卓三人都回到了洛阳。灵帝亲自接见,准备加以封赏。
大殿之上,灵帝说道:“三位爱卿劳苦功高,维护我大汉社稷,说吧,你们想要什么封赏?”
皇甫嵩还没来得及说话,只听朱儁和董卓齐声道:“臣愿为陛下守土保疆!”言下之意是不愿在朝为官。
灵帝打内心里是不喜欢一个很有功劳的大臣待在朝中的,所谓功高震主么,见到朱儁和董卓两人倒是识趣,当下答应,说道:“也好,朕就命朱爱卿为雍州刺史,董爱卿么……”
灵帝刚要说话,只听旁边张让道:“陛下,不如让董大人衣锦还乡吧,再说这些年凉州羌族多有叛乱,想必董大人到了那里定能震慑宵小!”
“恩,好。董爱卿,就命你为凉州刺史!”
第二天,灵帝有突然下旨,在幽州、益州和荆州三地恢复州牧制度,并命原幽州刺史刘焉为益州牧,宗正刘虞为幽州牧,而荆州牧却给了刘表。
此诏书一下,朝廷中官员大惊!没想到灵帝突然恢复了三州的州牧制度,而且派出的都是宗室子弟。刘虞是宗正,就不用多说;刘焉在幽州大破黄巾,也算是颇有才能;而刘表学识出众,更是宗室中的佼佼者。
三天后,灵帝又下诏,命韩馥为冀州刺史,刘岱为兖州刺史,丁原为并州刺史。这三人中,刘岱是宗室的人,刘岱的父亲是刘舆,按辈分刘岱是灵帝的哥哥;韩馥则是袁家的门生故吏,当年袁家一手把他给提拔起来;至于丁原,更何进私交甚好,可以算是大将军一派的人。所以灵帝这样安排也是为了平衡朝中势力!
而不少明眼人都看出来,经过黄巾之乱,皇帝这是开始对外姓人不放心了啊,大汉最富庶的两个州益州和荆州都给了宗室子弟,而贫瘠的并州和饱受黄巾之乱的冀州却给了外姓人!
————————————————————————————
下章,张德就踏上去北海的路了!各位看官顺手给个推荐吧!
第五十九章 陈县令忽悠张德
一个月后,太尉杨彪已经凑齐了粮草,而张德也准备踏上前往北海之路。出发的前一天晚上,张让又将张德叫过来,道:“显璋,此去北海万事小心。青州刺史焦和没什么大能耐,过几日为父会想个办法将焦和调回京城。所以你在北海可以不用顾忌别人!另外为父知道万事开头难,为父这几年也算小有积蓄,你都带上,到时候有很多用钱的地方!”说着张让眼圈一红,眼看要哭出来。
张德心有不忍,张让这辈子最爱钱,家中积蓄堪比国库,没想到最后竟然都给了自己,此时张德突然想起灵帝死后不久张让边让袁绍带人给逼跳黄河了,想到这,张德说道:“父亲,我不再你一定要保重身体,另外,听儿一言,一定要小心袁绍这个人!也千万别和大将军府有正面的冲突了!”
中平二年四月,张德启程前往北海上路,正式迈出了争霸天下的第一步。
……
中牟县。
“禀大人,外面有一人自称中牟县陈县令,求见将军!”刘辟冲张德说道。
“陈县令,让他进来吧!”张德说道。
不一会,一个文士走过来,这人长得眉清目秀,大约三十岁左右。只见这个人冲张德作了个揖,道:“中牟县令见过大人。”
“不知道陈县令前来所谓何事?”张德问道。
“在下特地来救将军!”
张德楞了一下,心说这话怎么这么熟悉,对了,不少说客的的开场白都是这样的!想到这,张德很配合的说道:“我有何事需要你救?”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