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肖峻马上在第二天就召见了那个万长江,这人给肖峻的第一印象不是很好,明摆着像一个农民但是他却穿着一件长衫,进门不一会就热了,肖峻让他把长衫脱掉,去洗了一回脸,这才让他平稳下来,肖峻和他谈起了关于黄河的问题,一谈到正题,万长江就好像是换了一个人,他马上滔滔不绝地向肖峻说起了黄河。
黄河,顾名思义,水是黄色的,但是是它的源头水是很清的,但是从黄土高原下来以后,水就变成了黄色,它冲下来大量的泥沙,如果要是在中途单纯地修建水坝,那是不行的,只能是把水坝慢慢地被泥沙给淤积掉,这是对的,我们国家以后从黄河上修的水坝都是那样了。只能是用黄河之水自己把泥沙给冲掉,就是两句话“沙随水来,沙随水去。”和“水大出好河。”水量大可以带走大量的泥沙,而水少则可造成泥沙的淤积,利用人工调节水的流量,就可以达到这个目的,但是要想达到这一目的,是需要长时间的进行人为的控制。
听着这位万老先生的述说,肖峻想起了后世中所提到的,利用黄河水冲沙的做法,他决定采取他的建议,进行人为的控制,并请万长江作为这个事情的总指挥。还要在黄河上建立必要的大坝,对水进行调配、控制。
再一个就是要对黄河上游进行水土保持的工作,这也好说,现在人们对黄河的人为地污染还不是很严重,以后要避免在黄河边上修建大的污染源就可以了。另外主是要保护好黄河上游的植被,不被破坏。
于是由王充总理直接委任万长江作为治理黄河的总指挥,职务相当于省一级,但是黄河沿途的各省要服从和配合治理黄河的任务。
第215章 皇帝也溜号
肖峻的墙壁上又挂上了中南亚的地图,他的目光盯住了安南的那两两个省,还有那个柬埔寨,于是很快安南就升格了,成为了中华帝国的内藩了,以后又把他们给改变一下名称,北方叫北越,南方叫南越就行了,这样一来他们就是中华帝国的两个省了,省会北方在河内,南方在西贡,安排两个得力的省长,几个月以后就可以给中华帝国提供大批量的粮食了。
从昆明给安南的国王安排了一处地方,让他在那里安渡晚年就可以了。
马上加大对两省的投资力度,修建从南宁到河内、西贡的铁路,使那里的粮食可以很快地装运出来,以后对那里的移民,也要用到火车的,对于军事上的用处那是不言而喻的。
另外它们的西边那个柬埔寨、暹罗和缅甸,原来从历史上这是我们的属国,这在前几年才让英国给占了去,不行,要让情报部门加强渗透,反正那里的华人也多,不久就是我们的了。现在那里的人口太少了,大量的土地闲置着,真是可惜呀,一定要利用起来,要向那里移民,把所有的土地全都利用起来,那样中华帝国的粮食问题不光是解决了,还可以大量地向外出口才行啊。
一是粮食问题,但是关键还是政治、军事上的问题,占领了这里,我们就可以面对印度洋了,以后要想对那片非洲大陆产生兴趣,必须要在印度洋上有自己的出海口,
在对柬埔寨和缅甸的渗透中。中华帝国的人过去之后,很快就有了一定的市场,对心里倾向中华帝国地人开始进行大力的支持,对中间的要拉一下的,对反对中华帝国的那就要压他们一下的了,对支持英国人的要打压,再不行就是除掉他们,他们很快地就组织了自卫军。然后由中华帝国提供武器,英国开始向北边撤离了,离开了这两处地方,他们一是认为这里也是没什么油水的,二是他们明白这里面有中华帝国地影子,你们看不上的,我看的上,把你们挤走了。我们就要让那里的那些华人来当家作主了,反正他们的心里没别的只是有中华帝国,干脆又是两个省出来了。
看到中亚的局势逐步稳定,肖峻又坐不住了。他要到缅甸去看一下,他一说出来。把所有的人都吓了一跳。这皇帝地心可是越来越疯了,怎么哪都想去呀。那里只是一个藩属国,安全没保证。而且和英国的势力错综复杂,这万一要是出点事。这么大的国家可怎么办哪?王充第一个反对,然后所有的人也一起反对。
肖峻一看大家都反对,他地心里想我这可是茅房里扔炸弹-激起民愤(粪)了。人们不让去,明确表态吧,不去了。
王充一看,心中马上想到不对劲,皇帝今天的表态有点言不由衷啊,别在自己偷偷地溜出去吧,他可从来是打定地主意,一般是不会改变地,今天怎么人们一说就不去了,王充也在动心眼,要给他安排点话才行,占住他的手,他就不走了,可一时也想不起来,给皇帝安排点什么事情才能占住他地手。
两天过去了,肖峻也没提这个事儿,王充以为过去了,他也就放下了心来,把这个事给慢慢地给忘记了。
肖峻这里可没忘记这件事情,那么多的地方,即有战略意义又有军事、经济意义地一块地方,他能轻易地忘记吗?这三天当中,他什么也不作就是在麻痹他们,然后在第四天开始了自己的准备工作,第五天,让警卫们分头出发,前往机场,不用汽车自己想办法过去就行,然后他自己也化装成了一个老人,大摇大摆地出了南海。看到没人注意,一招手一辆汽车跟了上来,皇帝溜之乎也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