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左懋第和狄鹏两人杀到了后金的大营里,如虎入羊群一般,一个是枪如蛟龙,在枪起枪落间,就带着后金士兵的血水纷飞。一个是锤如流星,是碰到死挨到亡。在两人的身边不是脑浆崩裂,就是胸膛洞穿,而他们二人也是满身的血迹,也不知道是自己受伤了,还是后金军的血迹。
这时狂风突起,大雪很快就飘了下来,马嘶人叫,血水染红了刚落下的大雪,雪血相混合,马陷到冰窟窿里,人倒在血浆上,血水染红了渤海湾。
这一场的混战,真是杀的天昏地暗,日月无光。
就在双方杀的胶着在时,就见到在岸边又来到了一支人马,原来是宁远城的援军到了。
而这时蒙古尔泰和皇太极一看,自己的偷袭觉华岛,烧了明军的粮草的目的也达到了,现在自己的兵力还处在劣势,就没有必要再战了。
看到明军的援军到来后,马上传令,全军向北撤退。
明军追击了十几里后,后金又丢下数百具尸体后,才逃脱而走。
看到后金军兵败而逃,士兵们站在冰面上,高声的欢呼着,这可是十几年来,明军第一次的胜利呀。
我在来到宁远城的路上,接到这个消息后,也是微微的笑了起来,我知道,这次战役的胜利还没有完,后面的消息会更震惊的。
第一百四十三章 宁远大捷
宁远大捷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迅速的全遍了朝野上下。
全国是一片的欢腾。到处都是欢歌笑语,鞭炮齐鸣,满街空巷。毕竟宁远大捷是在明朝从抚顺失陷以来的第一个大胜仗,是明朝与后金交兵后八年内的第一次大胜仗。
京城的某个茶楼。
很多人都是坐在下面喝着茶,听着上面评书人在给大家讲的评书,宁远大捷。
话说这天寒地冻,北风儿呼啸,吐口谈都能结成冰的天气...........这就是冰冻宁远城,最有效的阻击了建奴人的攻城。
发挥了最大作用的就是威武的红夷大炮了,一炮轰出天崩地裂..........建奴人吓得是抱头鼠窜,立刻就收兵了。
卑鄙的建奴人竟然偷袭我们大明的粮草囤积地觉华岛.........突然在建奴的身后杀出一支人马,将建奴人歼灭在渤海湾的冰面上。
在整个书讲完后,下面的听书人是兴奋的鼓掌并大声的呐喊叫好。
“袁大人,真乃英雄也。”
“是呀,看我们大明武将,近十年来,只有袁大人一人能与建奴一战。”
“想哪努尔哈赤如此的残暴,竟然败在袁大人的手下,袁大人豪杰也。”
“皇上,乃明君,有先见之明。”
“是呀!是呀!”
这样的议论在朝廷上下是到处都有。几乎就是一天的时间,将袁崇焕的名号就传遍了天下,当时给人的感觉就是,不知道袁崇焕的是谁,你就能遭到人们的鄙夷。
宁远城,督军议事堂。
我正坐在最中间的高位上,看着下面的众将官。
最前面的当然就是袁崇焕了。
后面跟着的是宁远城的众将官,满桂、左辅、祖大寿、朱梅等十几员将领。都是面无表情的站在哪里,毕竟觉华岛的粮草还是被后金人给烧了,追究起来,每个人的责任都不小。
在他们的右侧是我从山海关带来的各营的将领,祖大乐、林大越、周方其等,一个个都是面带笑容,这可是难得的一场胜仗,虽然他们都没有放一兵一卒,但毕竟是来支援宁远了,在皇上面前恐怕也是一件大功了。
而站在袁崇焕的左侧的就是我从京城带来的,左懋第、狄鹏、仲效、洪承筹等将领了,每个人都是面容肃穆,既看不出喜也看不出悲来。毕竟他们都是新入到朝廷的,要需要表现才能给我留下好印象,所以现在他们是什么表情也没有。
我看着三批人,有悲有喜的,说道:
“宁远之战,是近几年来对后金作战的最重大的一次胜利。”我说到这时宁远城的将领都是一喜。我又说道:
“但是,在这次战役中,也有失败的地方,就是觉华岛。”宁远的将领又从大喜到大悲。我还是没有理他们说道:
“现在,不是论功行赏,论错处罚的时候,因为整个战役还没有结束。”
我说到这的时候,就有很多的将领流露出疑惑的表情,后金人不是撤退了吗?怎的还没有结束呢。在这里只有几个人是平静的表情,仿佛知道我要说什么。
袁崇焕就是其中的一人。我看了眼袁崇焕道:
“宣旨。”
下面的将领听到要宣旨,都马上的跪了来,口喊万岁接旨。
这时候史可法走了出来,手里拿着圣旨喊道:
“奉天承运,皇帝兆曰。鉴于袁崇焕在宁远大捷中的出色表现,封袁崇焕为蓟辽督师。全面负责辽东军事事务。钦此。”
袁崇焕听后马上喊道:
“谢主龙恩。”接过了圣旨。
下面的众将官听了。有的是惊愕,有的是的大喜,有的还有点妒忌。但是现在的每个人都知道了,袁崇焕从原来的正四品的兵备道,直接升到了正二品的督师,是朝中的一方大员了。
我看了看袁崇焕问道:
“袁爱卿,你知道为什么后金人在攻城的时候,正处在优势的时候,突然的撤军吗?”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