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明悍皇_天青江木寒【完结】(261)

  念完圣旨后,王巡抚马上就把姜将军扶了起来道:

  “姜将军,看来皇上真的要在关外用兵了。你看......”

  姜将军接过圣旨大笑道:

  “奴贼已经欺负我大明十多年了,终于遇到一个圣皇,我这把老骨头就丢到关外也愿意,王大人,本将军就告辞了,今日整兵,明日就出发。”

  说完转身离开了巡抚府。

  陕西巡抚陈齐宇也接到了圣旨,在接到圣旨的一瞬间就是一皱眉,因为他自己知道现在陕西的形式非常的不好,农民的暴乱才刚刚平息,这把大军一撤也不知道能不能出事,但是圣旨已经下了,自己还是没有胆子去违抗。

  没有办法,只能把这道圣旨拿给东陕将军,由他来派兵了。

  在不出五日。

  整个大明朝就开始动了起来。

  湖广三万大军最先出发的,他们两省是离关东最远的,可害怕在圣旨上规定的时间敢不到,现在的皇上,可是不留情面的。

  浙江、南京、山西、陕西、山东、河南,各个省也都是由将军亲自带领纷纷向关东进发。

  这次的大军行动也惊动了大明周围的其他国家,毕竟在萨尔浒一战后,大明已经是损伤元气,这次还能征调三十万大军,恐怕是已经倾了大明朝的全力了。

  其实我这次调兵只是征调了不到十万人马,但是为了气势,我还是对外说征兵三十万。现在我也知道,我这个就是赌博。

  在历史上并没有这次征兵行动。

  如果我这次能把金人敢出辽东,就足以载入史册了,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大明泰昌帝就不是短命的一个月皇帝了,而是改变历史的明君。

  我此时正坐在宁远城的行宫书房里,看着各地发来的行兵奏则。

  各个省的行军到了什么地方,每天都会给我发来一个奏则的,而我现在对这些都是就没有看。我手里现在拿的是一个密则。

  “金大汗,努尔哈赤今日离开盛京,行踪不明。王顺志。”

  我看到这个,就是大乐,果然还是出来了,历史有的时候还是准确的,现在就看你了,是不能把金人打垮,就在这一战了。

  六月初十。

  最先到达宁远城的是离的最近的山东两万人马。由青州总兵石积霖率领。整个大军在宁远城北三里处扎营,石总兵只带几名亲卫,进到宁远城来,给我报道。我的旨意就是,原地扎营,等待其他援军。

  十二日,山西的两万人马也到了。太原总兵鲁南率领,也在城南依靠着山东的大营扎下营来。原地等待。

  由十四日到二十日其他的各路大军也都分别到来,现在可以说是把整个宁远城的外面都给围上扎营了。

  七省大军十万人马。在加上袁崇焕的五万人马,现在足由十五万大军,在我的手中。

  宁远城督师府大堂。

  我高高的坐在上面,各省的总兵统领,原辽东的各个将领,及我从京城带来的将领现在可以说是把整个大堂都给站满了。

  但是在大堂的正中间还是空了出来,因为现在中间的沙盘上不光光是关外的地形地势了,而是加上了整个关外至松花江的所有地形地势图了。

  我坐在正上方,看着下面一个个气势不凡的大明将领。每个人现在脸上都是闪烁着坚韧,兴奋外加自信。

  是的,如果在一年前,如果有人说,我们能把金人给敢回到他们自己的地盘去,恐怕大明没有一个人能相信,尤其是在萨尔浒一败后。

  但是现在不同了。宁远大捷和宁锦大捷,两场大胜完全的提高了大明将士的气势,金人也不是不可战胜的,既然你袁崇焕能打败金人,我们也能做到。

  我看着他们对着旁边的史可法道:

  “京城的火器可是运来了。”

  史可法马上说道:

  “启禀皇上,步枪五百支,火铳一千支,子弹数万枚,都已经抵达。”

  我一听就乐了,道:

  “好,火器营,就由你完全负责,立刻征兵训练,十天内我就要用上他们。”

  史可法一听马上道:

  “遵旨,微臣立刻准备。”说完站到一旁不说话了。

  我这才对着下面的所有将领道:

  “两场大捷,完全打出了我们大明将士的气势,今天,我们大军集结在此,就是要一鼓作气把金人赶回老家去。”

  下面的将士都是没有说话,但是每个人都是跃跃欲试。就要上战场一般。

  “传朕口谕。”

  “呼啦。”下面的将领一下都跪倒在地。

  “任命袁崇焕为征北都督,掌管全军,负责一切在关东作战事宜。”

  “谢主隆恩。”在我说完。袁崇焕是马上磕头谢恩。

  “这次朕要亲征,收复关东。”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经过近十天的休整,大明十五万军马在宁远城外的教军场集合。

  兵分三路,出锦州城,向金人的国都盛京进发。

  而我也是带着史可法的火器营,肖逸的光武营,在全军的中间也出发了,虽然在出发前很多的将领都劝我不能亲临战场,以免发生危险。但是这样的热闹我怎能不去,这个不是我的性格。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