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接旨。”说完接过圣旨转身立刻离开了御书房了。
这时候下面的大臣们就议论纷纷了,有的喜有的忧有的惊有的悲。
都下去吧。朕也要好好休息了,没事就不要打扰了。
“遵旨,微臣告退。”众人又都呼呼的走了。
大臣们下去后,也都纷纷的据在一起,开始议论杨涟任厂督一事。
有的大臣就跑到首辅叶向高身前,就试探着问道:
“叶大人您看这事???”叶向高看了他一眼后说道:
“我没什么意见,但是皇上现在什么事都不跟我们商量了,都自己一意孤行了。嘿嘿。”说完叹了两口气,走了。
众人一看也没什么可探听的了,也就都散了。
东华门、东厂
外面御林军和锦衣卫还在这里围着呢。
牟彬和袁彬两个人找了个凉快的地方坐了下来,喝着茶水,在聊着天呢。
“皇上说把冯保杀了就杀了。一点征兆就没有”九门提督牟彬说道。
“是呀。皇上也不知道要把东厂怎样,就叫我们来围着也不说杀也不说不杀。真是急人呢!!”锦衣卫指挥使袁彬说道。牟彬接着笑道:
“你急什么,急的是东厂里面的人。我们还是等圣旨吧。”就在两人说道这的时候。就听到有人喊:
“圣旨到。九门提督牟彬、锦衣卫指挥使袁彬接旨......”。
就看到兵科都给事中杨涟拿着圣旨来到面前。俩人看道圣旨来了马上跪倒接旨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杨涟打开圣旨念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谕。朕任命杨涟为东厂新任厂督。命牟彬、袁彬二人协助杨涟接管东厂。钦此。”念完后。两人喊道:
“臣,接旨”。说完站了起来说道:
“恭喜杨大人呀,外臣任厂督大人,您可是第一人啊。”杨涟也一笑道:
“两位大人同喜同喜,以后要多多照顾了。”两人一听大喜:
“好说好说。大家都多多照顾了。”
于是杨涟就带着御林军和锦衣卫就进到了东厂。
东厂内。由于在冯保被杀时。就被御林军和锦衣卫给围上了。还不知道冯保已死。但是看到这多的御林军和锦衣卫后,一个个心里也慌了。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就死守在东厂里不敢出来了。后来看到没有杀他们的意识,也就都松了口气。
在大黑铁门“吱呀呀”打开的时候。他们也知道决定他们命运的时候来了。就都非常紧张的站在大殿的里等着来人。
杨涟就手拿着圣旨来到了大殿的中央座位上,这个在早上还是冯保坐过的地方。跟来的御林军和锦衣卫“呼啦”就把大殿里的东厂档头和番子围了起来。东厂档头和番子一振稍动。
杨涟这时候站起来说道:
“冯保,有意进宫刺杀皇上,现在已被斩首了。我是皇上新派来人厂督的。你们有什么异议,可向我提出。”
这时下面的档头和番子们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听说冯保已经被皇上斩首而来。哪这些人还有什么异议了。
“哗啦”这些东厂的档头和番子就跪了下来。其中一名大档头喊道:
“卑职大档头匡长正携七名大档头,二十五名二档头,四十三名三档头及二百一名番子见过厂督大人。”
这接管东厂还是很顺利的吗。杨涟摆了下手道:
“既然你们都听我的。那以后的规矩可要听我的了。”
第十九章 京城一绝
一个月后......
金銮殿
我高高的坐在上面,看着下面的众臣。
首辅大臣叶向高最先走了出来道:
“启禀皇上。辽东的孙大人奏折传进京了。努尔哈赤在盛京整兵,还没有发兵的事宜,这个冬天应该不用担心辽东的事了。奏折上还说,皇上您推荐的人。袁崇焕非常的有才华,在料理一切边防事物上非常的稳妥,是一个将才。并献上守辽东的方案。要在山海关外四百里处宁远再建一座卫城。以保护山海关的最后一道门户来抵御建奴。臣认为可行。”
我知道,这座宁远卫城在抗击建奴的历史上可是立下了大功。袁崇焕的不世功劳就是在这建立的,能不同意吗?我说道:
“准奏了,需要的银两物质直接从户部提。辽东的事,朕放心了。”叶向高见我很快就准奏了袁崇焕的提议,也没有什么异议。
顿了下接着说道:
“皇上,河南御史钦差左大人的奏折也到了。”我说道:
“哦。也是呀,一个月了。奏上来。河南的灾情怎样了。”叶向高接着说道:
“虽然左大人在河南尽心尽力,也把银两物资也都用在了该用的地方了,但毕竟还是杯水车薪呀。正在河南四处找富户筹集银两呢。但福王带头抵抗。有点难办。左大人在左右为难呢!”我摆了手说道:
“福王是朕的亲弟弟,朕也不能强迫他呀。就叫左爱卿在为难段时间吧,调户部在拨二百万两过去吧。”叶向高一听就躬身道:
“遵旨。”退了下去。
我用眼角看了下站在一旁的方从哲,就见他嘴角稍稍上翘,露出一点笑意。但看到我看他就马上收了回去。我也笑了笑.......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