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环跟林冲那天做的事儿这几个人便都看见了,以为林冲这是惹了公主生气,过来陪不是来了,都是满脸笑意。那宫女出来,原本翘起的嘴角微微一敛:“有请林大人。”
顾不得这几个人脸上的表情,林冲硬着头皮进了军帐,“臣,骁骑营指挥……”
“停停停,别絮叨了,你叫林冲,姑奶奶便不知道么?有话快说。”赵环粗鲁地打断了林冲。
林冲却也不着恼,斯条慢理抱拳禀告:“公主千岁大喜。因公主千岁亲征辽人,辽萧太后派人带来国书降表,要对我大宋朝称臣纳贡。兹事体大,应尽快把此事送达天听,恳求公主千岁定夺。”
辽人举国投降,童贯却不纳降,这厮为官多年,定有极好的托词,再去找童贯肯定不行,但这事儿交给李彦直奏也不合适。为今之计,最好便是叫赵环把辽人使节送回东京汴梁,直接跳过蔡京等人面圣。若能说动赵佶接受辽人的降表,除了能少死万千大宋将士,对各种军备物资也是极大的节省,更重要的,是终于能兵不血刃的接管辽境。若果有大宋朝支持,辽人的精锐骑兵定能抵住金人南下。
赵环一对黑白分明的大眼睛瞪得溜圆,不相信地看着林冲:“本宫一到,辽人便投了?”
“正是,公主巾帼英雄,能亲临险地为国杀敌,上苍感动,辽人便投了。”林冲说着身上突然一股恶寒,便从来没有这么拍过赵环的马屁,一时半会还真不适应。
赵环虽粗鲁,但也不是笨蛋,林冲这么说分明就是哄她。这些日子兵书战册看了不少,还经常留意朝廷邸报,她对政事还是知道一些的,当下撇嘴:“童贯这窝囊废白沟大败,辽人逡巡雄州城下,父皇一夜之间老了不少。如今辽人突然来降,定是吃了败仗,这其中,怕是林宣抚使的功劳更大一些吧。”
林冲听了顿时对赵环刮目相看,想不到这臭婆娘脾气暴躁武艺不咋样,倒还能见微知着,以前倒是小看她了。当然,林冲秉承韬光养晦不争功的为官之道,只是对赵环的话大摇其头:“公主千岁差矣。林冲不过一介武大,便什么都不懂,前日一场大战差点在辽人围攻下丢了小命,若不是公主大驾前来解救,英姿飒爽吓跑辽人,林冲可能已成孤魂,野鬼了……”
第三卷 拼杀 第一一八章 - ~隔墙有耳~
故将在军,必先知五事、六术、五权之用,与夫九变四机之说,然后可以内御士众,外料战形;芶昧于兹,虽一日不可居三军之上矣。
…………
赵环听了对林冲更是不以为然:“你这人,真不爽快。骁骑营的五千军士开赴这儿的路上,便早接到了枢密院的调令,要骁骑营归枢密使童贯统辖。但这些兵痞们拿朝廷的调令不当会子事儿,只是不住的要粮要饷,你以为这事儿别人便都不知道么?
这骁骑营,以前可是在你的麾下,来北疆之后更直接听你号令,枢密使童贯等的胡子发白也没见到一兵一马。你现下统领的这队骑兵,便也叫做骁骑营,虎狼之师四字可不为过。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哦,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林冲早知道骁骑营这事儿瞒不住,毕竟不是一两个人,那可是整整五千兵马,还都是训练有素的骑兵,有心人稍微留意,前后比照,都会知道自己有图谋。若真有人一本参自己个私自握兵意图谋反,也是有理有据的。赵环说的“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这句话,看似无心,但到底是不是试探呢?
被蔡京玩了一手之后,林冲便在对待人上多留了不少心眼,当下说到:“公主千岁明察。骁骑营的五千军士此刻听我号令不假,但却也是有原委的。那天公主千岁也见了,五千骁骑营军士州赴战场便解救了咱们,实在叫咱们感激涕零。咱们这这儿呆的久了,对将士们略尽地主之谊便也应当。听指挥使吴玠说。骁骑营的五千军士人吃马嚼的太过厉害,一路行来将士们也颇为疲惫。正要修整……”
柔福公主赵环虽贵为公主,但又那里是林冲地对手,一番辩解下来,赵环明知道林冲这人掌控了整个骁骑营,却又丝毫不能抓到其话语中的漏洞。当然,赵环也没在这事儿上跟林冲计较。作为一个从小生活在皇宫大内地公主千岁,赵环对一个人的看法更多的是站在个人立场,而不是赵家江山的立场。而且,她与林冲认识的时日也不短。对林冲这人虽恨得咬牙切齿,却也因普天之下只有林冲这人才能给自己脸色看,更知道林冲这人一心为大宋朝,是万万不会起兵造反的,压根就没往这一点上想。
最后赵环不得不说:“林冲,你莫要跟姑奶奶来官场上这一套,有什么要我做的,你直说吧。”
因隔墙有耳,林冲不能不小心谨慎:“公主千岁明鉴,辽人来降十万火急,若能速速回报圣上,便是我大宋千千万万百姓之福。大宋军千万热血儿郎之福,大宋朝江山社稷之福。是以微臣以为尽早为佳,且因各部街门林立,为了能早日上达天听,微臣恳请公主千岁能亲送辽人使节回京。直见陛下,说明其中厉害,好早日纳降。”
赵环见林冲说到最后几句的时候,颇有殷切期望的意思在里头,当下眼珠子一转,“林冲,你是说,朝中有人会对辽人乞降之事横加干涉么?又或者。你害怕父皇不会纳降?”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