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明月东升_苏潜【完结】(102)

  苏翎与郝老六、胡显成、赵毅成以及术虎正在千山堡内面对着这样一张地图。

  “这条路,要不了多久便会被割断。”苏翎指着辽阳一带,慢慢说道。

  其余几人仔细地瞧着这份标注详尽的地图,各有所思。与明朝绘制的地图决然不同的是,这份地图经过苏翎的一番指点,绘成时已不再像常见的图示那般尽是一些线条与方块。虽然此时还远没有关于测绘的知识,但苏翎的提示还是让这份地图有了日后的雏形。这还要归功于赵毅成的哨探分布,整个千山堡势力范围之内的山川河流,大小山路,都被详尽绘在图上,标注着较为准确的距离,而其上密布的红点则是哨探们瞭望的主要地点。

  “大哥说的意思是,努尔哈赤还会继续南下?”郝老六问道。

  苏翎没有立时回答,却转而问术虎:“你们这次去,当地的收成如何?”

  术虎想了想,说道:“算是一般,勉强够他们自己吃的。”

  苏翎又转向赵毅成,问道:“你问的情形如何?”

  赵毅成答道:“按哨探们的消息,以及对俘获人员的讯问,赫图阿拉一带的收成不佳,看样子不够那么多人马食用。”

  苏翎点点头,说:“以后这样的消息也要在收集之中,不仅要收集兵马调动,象田地的亩数之类的消息,便能推断出敌人的动向。”

  赵毅成细细体味苏翎的提示,说道:“大哥说的是从粮食上推测对方的行动?”

  苏翎说道:“对,就是这个道理,类似的还有很多。你不妨多训练一些人,在这方面多花些心思,若是能成,兵士们便会减少流血,我们胜的机会也更大。”

  苏翎指着地图说道:“努尔哈赤的七大恨,换句话说便是说粮食不够了,要去抢夺。”

  众人都随着苏翎的指示看去。

  “你们看,从赫图阿拉到抚顺,就是从山里出来,下到平原。另一个意思便是从粮食缺乏地区进入富饶的丰收区域。抚顺不过正当其中,顺着这个意思,便能推测努尔哈赤下一步会再向何处进发。”

  郝老六看着地图,顺着标注出的地形,说道:“若是按这个意思,他们要么继续往沈阳进犯,要么就折转往西,往开原一带走。”停了一下,又说,“不过,沈阳、开原一带驻有重兵,若要损失最小,可能要换个别的方向。”

  苏翎满意地点点头,这些人只要经过一些小小的启发,便能举一反三,实际上任何成功的将领,都是这般一点一点的成长起来的,没有什么天生的长胜将军。

  “若是我来选,便选这里。”胡显成显然有些想法。他伸手指向清河。“抚顺陷落,这辽东兵力薄弱的部分,便是清河一带,清河若是再次陷落,整个东部便没有力量抵挡后金兵马了。”

  地图上标注的形势,抚顺是沈阳辽阳的门户,而清河则是通往辽东东部的捷径,实际上从宽甸也可到达镇江一带,但毕竟地广人稀,山高路远,而清河一带则十分便于行军,可以很方便地进入辽东腹地。辽东的边防也是如此设置的,抚顺关与鸦鹄关正是重点所在。努尔哈赤之所以不从宽甸发动进攻,很大的原因是行动不便,这也是为何千山堡能保持如此之久的安静的原因,谁也不会进行长途跋涉之下却没有多少收获的行动,真有这么蠢的人,怕是所得还不够行军消耗的粮食。

  苏翎看向赵毅成,问道:“关于辽东有何消息?”

  赵毅成答道:“据传言,抚顺游击李永芳投敌,守城千总王命印战死。四月二十一日,广宁总兵官张承荫率副将颇廷相、参将蒲世芳、游击梁汝贵等诸营兵援抚顺,与后金兵死战,张承荫、蒲世芳战死,颇廷相、梁汝贵阵亡,相传战死兵士有万余人,幸免者十无一二。”

  这消息不久前传来,此时闻说也未有惊讶之处。对于明军的战斗力,此时可见效果。至于死战不死战,此时都是空谈。损兵折将之下,勇武毫无用处。

  “可惜那些器械甲杖了,努尔哈赤怕是要笑疯了,白白得了那些东西。”郝老六说道。

  千山堡如今虽能自己打造兵器器械,但毕竟不能产铁,都由胡德昌用船运来,所得有限,虽然这能使工匠们发挥最大的智慧保持最佳利用状态,但终究是过于费力。而上万明军装备,怕是想都不敢想的,但努尔哈赤一胜,自然便成了囊中之物,如何让郝老六不可惜?

  “听说朝廷准备启用杨镐为辽东巡抚,调集兵马援辽。”赵毅成说道。这消息来自胡德昌,但未经证实,不过这也是必然的反应。

  “这仗是越大越打了。”苏翎说道。

  “我们怎么办?”郝老六问道。

  苏翎看了看术虎,说道:“术虎,你还得辛苦一下,再往海西、东海巡视,务必牢牢控制住那些部族。”

  术虎问道:“古里甲也去?”

  “对,这样的法子足以减少打仗的风险。”苏翎说道。“兵士们如何?要不要轮换一下?”

  “不需。”术虎答道。

  “这次去与上次一样,但还是要避免过于声张,尤其是消息的封锁。”苏翎说道。

  郝老六不解,“大哥,这消息封住何用?”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