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职是...?”
“镇江水师千总。”
“嗯,按现在的情景,是有些低了。”袁大人的话算是说道冯伯灵心里去了。
“也罢,你只管好生练兵,粮饷不会少你的。甲杖、器械,缺额多少尽管开列出来。”
“谢大人。”冯伯灵心里算是松了一口气。这个谢字,可是由衷的。
不过,按理到此也该退出去了,冯伯灵却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还有什么事?”袁大人有些好奇,语气略略有所变化。这位低级武官显然不擅长在官场上的交际,话不多,也无肉麻的奉承话,但那份礼却是所值不菲。这让习惯于文官***里氛围的袁大人有了兴趣,这地位高者,是能够轻松地观察自己的下属的。
冯伯灵在心里又琢磨了一阵子,才开口说道:“袁大人,小的还有件事欲禀报大人,还请大人勿怪才是。”
“哦?”袁大人转过身子,一直侧对着冯伯灵的脸也变成了正对。“何事?”
“大人今日部署兵马,可都是为的攻打建奴?”
“嗯?”袁大人似乎有些不高兴,这不是废话么?今日才再会上说过。“那又如何?”
“请袁大人勿怪,小的说完,大人便明白了。”
“说吧。”袁大人不知平日里是不是有这份耐心,还是因为那份礼的缘故?让这个低级武官在辽东经略面前谈战略部署。
“大人部署的兵马,都是向抚顺一带集中,可想大人定是以此为主攻。不知大人为何不从宽甸一带攻打建奴后路?这样一来,建奴必然首尾不能两顾,大人必建奇功。”
似乎是最后一句话对了袁大人的心思,这远胜过职位低下所带来的问题。
“看来,你也是知兵的。”袁大人淡淡一笑,接着说道:“攻其后路,自然是个好法子,可无兵无将,谈何容易?”话里尽是不以为然,冯伯灵这个小官如何懂得这运筹帷幄的大势?
冯伯灵略停一刻,说道:“这个正与小的所说有关。”
冯伯灵大着胆子,抬头望了望袁大人,见其并未有何不悦,便接着说道:
“大人可听说过宽甸堡的苏翎?”
“苏翎?”袁大人眉头稍稍一动,在记忆里回想着。“是不是传闻中的那个逃军?”
“正是。”见说道正题上,冯伯灵不再犹豫,一口气说下去。“此人在宽甸至浑江一带,聚集了大部的逃军、逃民,足有数千之众。大人若是能将其收入麾下,可令其携本部人马,攻打建奴后翼,以使大人的部署进展更为有利。”
不待袁大人说话,冯伯灵继续说到:“这些人常年在山中谋生,且大部分人都曾在辽东卫所当兵,这马上马下的,都相当彪悍,传闻当初努尔哈赤曾派八旗中的两旗进袭苏翎所部,但大败而回。袁大人若能收为己用,必然会令其感恩戴德,奋勇杀敌,以报收录大人之恩。这胜了,可助力与大人,败了,也与大人的部署无损。何况,只要苏翎率领本部人马攻打建奴,不论生死,都对大人有利。”
袁大人本想讥笑几句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武官,但听到后面,却收了那份心思,转而细细思索起来。
这朝廷上对袁应泰袁大人可是寄予厚望,袁大人自己上的那道明春收复抚顺的奏章,说实话,并非有十足的把握。上任之前,对熊廷弼在辽东的部署,袁大人还是略知一二的,对辽东主兵的情形也有所了解。虽然对熊廷弼主守不尽然赞同,可说道进攻,这难处可不仅仅是骑虎难下。此时这个初次谋面的冯伯灵送上这么一股兵马,难道真是就该袁应泰建此一功?想想前些年闲居在家的日子,袁大人的心中不禁涌出一股热潮。
“这个苏翎,真的能与八旗兵对阵?”
“是的。”冯伯灵连忙点头,听这口气,是与预计的一样。
袁大人有一刻没有说话,自顾在心中盘算着。
“这个苏翎到底是什么来历?”
终于问道这个了,早已有所准备的冯伯灵回答起来,可是流利无比。
“此人原本是苏州府人,投军后被调至辽东,一直在边墙一带戍守,后因其勇武过人,屡立战功,有个百户的世袭武职封赏,后被调至镇江堡振武营内,管带夜不收,在边墙外巡哨游弋,劫杀建奴游骑。”
有个百户世袭的武职,在小兵中间倒也少见。大多因功受赏的,都原本便是个低级武官,大多数士兵都是领些被克扣过的赏银罢了。袁大人在任职兵部武选司郎中时,便在任期内裁汰打发了数百个假冒世职的人。
“那其又是为何逃走?”袁大人问道。
“大人可知道开原、抚顺的佟家?”
“略有所闻。”这辽东轶事,可必然会有人对辽东经略做一番交代,不然,养那些亲随做什么用?
“那佟家人在辽东颇具势力,佟家的一个远亲曾在宽甸一带霸占良田,驱赶村民,不仅如此,那人还追出边墙,试图斩草除根。在宽甸边墙一带恰巧被苏翎带着属下夜不收遇到,便拔刀杀了那人。自此便的得罪了佟家,那时佟养正还任着镇江参将一职。是故苏翎带着夜不收远走边墙之外。”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