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发动民夫搬家什、抢财务的主意,已记不清到底是谁先提出来的。总之一方面是解决大军粮草运输问题,一方面是腾出那些具有战力的军兵用到主要目标上。当然,若是全部顺利,一切按预料的进行,各营人马自己备地干粮,便足以应付这几日的战事。这样一来,这些民夫可就成了专门搬家的人力。
按李辉世讲述的过程,这些民夫兴致很高,当郝老六解决掉所有的抵抗者以后,一路上大小村寨,几乎都被搬运一空。这当然不是哄抢,依旧按村组队,有管事们分派。郝老六新占据的地域内的人口,全数被令迁往千山堡辖地,一人一户都不得留下。这些事务,几乎全由民夫们接管下来。
与鸦鹄关苏翎所部做的一样,阿哈们被解救出来,一般的女真诸申只要不反抗,没有被一朝得势的阿哈们打死,则被允许收拾自己地财务、牛羊,迁往千山堡一带。不过这样地人户不多,赫图阿拉以东一路依旧不是女真人聚集最多的所在。至于其中有没有被冤杀地,大战之中可无人顾及。
郝老六这一路人口要多,自然阿哈更多,只不过没有苏翎那边的田大熊,郝老六招兵的手段很简单,直接挑选强壮者入伍,立即分到每一个骑兵小队之中,让其在杀场融合进自己的队伍。郝老六似乎一点儿都不担心这些人会反叛,论血腥,大约苏翎也要稍逊一筹。不过李辉世并不知道郝老六到底收编了多少阿哈,赵毅成仅凭这些话语中,判断出郝老六不会少要新兵。
正说到这里,参将府外又传来马蹄声,一人迅疾入内,交给赵毅成一卷文书。
这并非赵毅成一直等待的苏翎的消息,而是辽阳城内的哨探队长钟维泽传出的书信。
赵毅成展开书信,默默看了一阵,便递给冯伯灵,说道:“辽阳危急。”
冯伯灵接过,见上面说得都是辽阳一带的情势。
天启元年三月十八日,努尔哈赤率领八旗兵马六七万人,向辽阳进犯,当日驻扎在虎皮驿。
辽东经略袁应泰袁大人,自从得知沈阳沦陷,顿时焦头烂额,忙着调兵遣将,不过,不是收复沈阳,这个念头,怕是袁大人连想都没想过。辽阳城内一片惊慌,城内居民争相逃跑。当初熊廷弼好不容易安稳下来的人心,再一次在丢城失地之中动荡起来。袁应泰连发安民告示,却仍然止不住逃跑的人群,后来,袁大人发下狠心,喝令再逃者斩,这一下,辽阳城尚未看见敌人的影子,城内便已被自己人砍掉近百逃亡者的脑袋。
袁大人也顾不得朝廷上是否有人因此对其弹劾上奏,急调总兵胡嘉栋、副总兵刘光祚的青州兵靠近辽阳,与守卫辽阳的总兵刘孔胤部以及剩下的川兵合营,共计三万人左右,守卫辽阳。又干脆将奉集堡、威宁营一带的兵马尽数撤回辽阳护卫。
至于支援沈阳途中败退的总兵官朱万良,姜弼等人,未见袁大人举起屠刀立威,而是简单呵斥几句,临阵退缩令其“立功自赎”,在辽阳西北武靖门方向,以太子河为界,结阵驻守,试图阻止努尔哈赤的八旗兵渡河。
袁大人最值得一提的,是开始组建自己的家丁队伍,并命名为“虎旅军”,以助守辽阳城。可见,袁大人对辽东兵马失望到极致,若是时间稍多,袁大人亲手训练出来的虎旅军,说不定还真能派上用场。掌管兵权,必须自己手上有兵,袁大人此时方才恍然大悟。
这么一忙,袁大人几乎将苏翎这招暗棋忘在脑后,尽管亲随何丹旭抽空提醒,可袁大人只是仰天轻叹,却无言可述。这是用来进攻的妙棋,但此时谈什么进攻?有心想调集苏翎所部也至辽阳,可毕竟太远,何况将瑷阳一带的青州兵调走以后,这镇江也要兵马驻守才是。若是镇江再一失去,隔断与朝鲜的联系,难说朝鲜那般人不会倒向努尔哈赤,那岂不是更加糟糕?再说,就算发令,袁大人此时也找不到苏翎。
不过,令赵毅成心中盘算的,倒是钟维泽最后的询问,说已与何丹旭联系妥当,一旦辽阳不保,即携何丹旭躲入地窖之中,再想法子混出城去,可袁大人,是否一样对待?
这个问题以往便提过,没有定论。如今四方紧急,也无暇多想这个问题,赵毅成已给予钟维泽遇事可独断之权,如今,也只好再等上一等,袁大人的命运,只好听天由命了。
第一卷 辽东轶事—第四卷 铁骑夺金
第二十二章 赫图阿拉
天启元年三月十九日午时,奉英明汗努尔哈赤之令驻守老城赫图阿拉的后金兵,遥遥望见远处群山之中不断升起浓烟,且不断向赫图阿拉接近,后金头目忙派出五百骑兵前往查看。
自努尔哈赤将后金都城迁往界凡,再移至萨尔浒,这赫图阿拉便成后金腹地,日子过得着实轻松。那位头目在赫图阿拉算是唯一一位带兵的武官,城内实际上已无重要人物,不过是一些待努尔哈赤返回时留着伺候的奴才们。至于城外,则是众多诸申、阿哈们居住的地方。
万历三十一年,努尔哈赤带着诸位贝勒,在原来小城的基础上,重修赫图阿拉城,并于万历三十三年增筑外城,在内外城之间屯兵防守。不过,那时赫图阿拉还算做努尔哈赤管辖内唯一的重要城堡,可如今,努尔哈赤不在此居住,就连那些福晋、侍妾也都迁往萨尔浒,徒留下一座空城。但即便如此,这城内也是不许闲杂人等入内,尤其是内城,倒显得空空荡荡,毫无人气。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