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明月东升_苏潜【完结】(341)

  苏翎不禁催促道:“袁大人?”

  “嗯?”袁应泰这才发觉苏翎没有继续说下去。

  “袁大人以为如何?”苏翎问道。

  “好。”这个答案当然令人失望。“痛快!”这个可令顾南、郭杰中与祝浩都撇了撇嘴。

  “袁大人,”苏翎不得不再次说道,“你看这往后如何?”

  “这......”袁大人一时未说出话来,想了又想,才说道:“驻守辽阳,上书朝廷征调兵马钱粮,待大军聚齐,便进军沈阳。****收复抚顺,再并发铁岭、开原,收回故土。”

  苏翎当即在脸上显现出失望的神情,这辽事说来说去,依旧是收复故土,依靠边墙防守。

  “袁大人,就算你说的这些都办到了。那要花上多少日子?那努尔哈赤不过是退缩至边墙之外,难道其不会卷土重来么?”苏翎直接问道。

  袁应泰又被问住了。对于朝廷从关内征调的官军。以及募集的新兵,多数都还在兵部的名册上,从山海关到辽阳,能走上数月而不至,最常见地算法。是从山海关到辽阳,要两月之久。这还不包括那些兵饷是否发足,粮食是否带够,马匹是否肥壮。若是携带有火炮、火器,更要延长数倍的时间。等将这些兵凑齐了,又还要攻打沈阳,在攻打抚顺,更别说开原、铁岭北关一带的故土。粗粗一算,没个几年,还真不好说结果。

  苏翎接着又说道:“袁大人,这辽事一起,朝廷为此花掉地钱粮。可有多少?”

  袁应泰又是一怔。这当然还是一个关键的问题,不必说出细致地数目。这上百万是有地,朝廷不是为此还专门开征了辽饷么?若是真如袁应泰所说那样。首先这粮饷便拖不了那么久。

  “苏将军,你的意思呢?”袁应泰终于诚心问道。

  苏翎看着袁应泰,再次在地图上指示着,说道:“袁大人,我这部人马这么一番折腾,你说建奴这里会是什么结果?”

  袁应泰摇摇头,不再说话。

  “袁大人,你可记得如今是几月?”

  “三月二十三日。”袁应泰不解地答道。

  苏翎见状,便直接说道:“这春耕的日子,需要什么?”

  “种粮,耕牛。”袁应泰对此可是及其熟悉,屯粮也算是其一向地长处,为此还在朝廷上得到不错的评价。

  说道这里,袁应泰恍然大悟,说道:“你是说建奴会连种子粮都没有?”

  苏翎点点头,说道:“这才是我要说地重要之处,不管萨尔浒城是否被攻下,这两条河谷里的女真村寨,均会被打烂。不仅粮食被焚毁,还会斩杀耕牛,毁坏农具,让建奴无法及时播种。”

  这样一来,就算努尔哈赤用友沈阳城里的缴获,甚至在赫图阿拉或者浑河两岸还窖藏有粮食,但单是供应今年的吃食便很难保证,更别说还要准备大量的种子粮。如此一来,努尔哈赤势必难以支撑其多达近十万人马地武力。这等于是从根本上断绝了努尔哈赤再度称雄的可能。

  袁应泰明白了这一点,不禁双目冒光,直直地盯着苏翎。这个法子说起来简单,但真正做到的,却未有苏翎。或者说,如此趁虚而入,将努尔哈赤逼入绝境的,也未有此人。

  苏翎正色道:“袁大人,所以,适才我说,你要忙上一阵子了。”

  袁应泰当即说道:“好,你尽管说。”苏翎曾给其描绘的成名之路,变得更加清晰。

  “袁大人,这一,是要向朝廷报捷,赫图阿拉的大胜,应该给朝廷一个大大的捷报了。想必,这足以弥补辽阳失陷的传闻。”苏翎说得有些含蓄。袁应泰当然明白,此时辽阳失陷地消息必定已传至广宁,哪儿的辽东巡抚薛国用,总兵官李光荣,必定会快马报至京城,这接下来,袁应泰若是死了便罢,若是活着,也逃不掉杨镐的下场。

  但如今,这封文书可是必须要写的。

  袁应泰当即点头。

  “这第二,请袁大人发布榜文,让辽阳城内的百姓,尽皆迁往镇江一带,再渡江到朝鲜安身。”苏翎这话可又是惊人。

  袁应泰虽不至于吃惊之极,却仍然问道:“为何?”

  苏翎仍然指着地图解释说道:“袁大人,请看。若是努尔哈赤一旦明白这春耕地难处,他会到何处寻找粮食?”

  此时袁应泰不要地图也已经记住了,除了沈阳,辽阳便是唯一还蓄积有粮草地大城。

  “若是努尔哈赤能早点醒悟,便会立即调兵返回辽阳,守住这唯一还能指望的粮草源头。辽阳城周数十万百姓,足够其征集粮草度荒地。再加上沈阳城四周的土地,完全养活那些女真人,是不成问题地。更为可能的是,努尔哈赤将屠尽这些汉人百姓,以供其女真部族耕种。”

  这幕情景很可能成为事实。努尔哈赤攻占辽阳、沈阳,原本便是瞄着这些富饶的农田,这些远比女真聚集地要广阔出数十倍。一旦努尔哈赤明白全局的处境,苏翎所说便是唯一的选择,到那时,这些百姓怕是连出力的机会都不会有,因为这百姓一样要吃饭,耗费粮食。

  袁应泰望着苏翎,问道:“你是说,要将这辽阳遗弃?”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