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明月东升_苏潜【完结】(451)

  这边顾南带着一千名精壮士兵加入到队伍之中,这速度立刻便快了许多。这次胡嘉栋押送的队伍,别的不管,这些工匠可是苏翎尤其看重的,有顾南在,辽阳城进出都很方便,也没人敢过问。这些工匠以及那些吃饭地家什可都被很快搬进辽阳城。此时辽阳城内空房依旧多出不少,就只算搬迁至镇江堡的那些百姓大户,留在辽阳城里的宅院,也可住下上万人。

  苏翎早就圈出一大片区域作为兵营使用。这些工匠无一例外地被带进这个区域。随后便被严密地保护起来,就如同住进了一个大军营。等闲人等一律不得接近。

  临近天黑,苏翎与赵毅成回到总兵府。处置了些事务,还没吃晚饭,便见那郑炳荣带着那三名葡萄牙人求见。苏翎当即召见四人,就在前厅里问话。

  “怎么样?腿脚如何了?”苏翎问道。

  “谢将军。那军医已给上了药,说是没伤着骨头,养几日便好了。”郑炳荣说道。此人他只一人站在苏翎面前,那三人就在厅外等候传唤。

  “你坐下说话。”苏翎指了指椅子,说道。

  “属下不敢。”郑炳荣何时听过这样的命令?连忙推辞。“将军叫你坐便坐。”唐平厉声说道。

  “是,是。”郑炳荣可不敢分辨了,歪着身子靠在椅子上,这果然比站着舒服。

  苏翎端起茶碗,瞧了眼郑炳荣,问道:“你说那徐光启认得我?”

  郑炳荣摇摇头,说道:“徐老爷没见过将军。”

  “那如何知道我的?”苏翎问了句没道理的话,不过也收不得口了。如今大明朝朝廷之上,哪个不知道苏翎?

  “徐老爷说,是从邸报中认得将军的。”郑炳荣说道。

  苏翎想了想,说道:“那徐光启为何要送给我三个葡萄牙人?”

  郑炳荣低头想了想,说道:“徐老爷说,他屡次给皇上上书,要专练火器新军,铸造新式大炮,要按那些西洋人的法子练兵,不过,都无人理睬。徐老爷说他灰了心,朝廷那般文官老爷指望不上。便交代属下,转告苏将军。”

  “哦?”苏翎坐直了身子,问道:“徐光启说什么?”

  “徐老爷转告将军,这与建奴交战,切不可在城外野战。如今大明朝地火炮只适合守城,野战移动不便,一旦火器燃放不能相连,便只能是战败的结果。徐老爷说要等铸造出新式火炮,方便野战时,才可一战。”

  郑炳荣这番话,倒是说得在理。尽管苏翎不赞同那不能野战地话,但对于徐光启说的火炮用法,倒是一致的想法。

  苏翎想了想,问道:“徐光启有没有说过为何找上我?”

  郑炳荣说道:“徐老爷说过,这辽东屡战屡败,唯有将军年轻气盛,能建立这般大捷之人,必然有过人之处,这想法定然与那些寻常武官不同。徐老爷还说,将军一直名不见经传,此时忽然出现于辽事败坏之时,怕是天意要给苏将军一个立下大功的时机。所以,徐老爷便让属下带给将军三名葡萄牙人,还有徐老爷亲手缩所写的一些书籍。供将军选用。”

  “还有书?”赵毅成问道,“在哪儿?”

  “属下一直随身带着,怕丢了。”郑炳荣说着,便从怀里取出一个小包裹,一层层地揭开,取出几本书来。

  护卫队长唐平便上前取过,呈给苏翎。

  苏翎接过细看,见一本书上写着:《几何原本》。随手翻开一看,见都是些三角、圆等图形符号,写着一些“平行线”、“三角形”、“对角”、“直角”、“锐角”、“钝角”、“相似”等词语。苏翎神情有些奇怪,似乎面色有些发红,显然对此书十分感兴趣,但却没有细看,随手递给赵毅成,再看下一本。

  这一本写的是:《泰西水法》。看看著名,是徐光启与一个叫熊三拔的合译,翻开粗粗一看,书中大致是说的西洋的水利工程作法以及各种水利机械。苏翎飞快地又递给赵毅成,然后再看下一本:《同文算指》(此书介绍了西方的笔算数学)、还有熊三拔编著地《简平仪说》,是介绍天文仪器地。

  最后一本只薄薄的几页,写着“粪壅规则”。苏翎皱了皱眉,指着书名问道:

  “郑炳荣,这本是什么?”

  “回将军,属下不知。不过徐老爷说,这书说地是农家施肥的法子,让苏将军在辽东酌情试行。”

  苏翎点点头,将书都放在桌上,看着赵毅成。

  赵毅成显然是被书中那古怪地符号与词句弄糊涂了,不过,有些倒是与苏翎提过的相符,但此时当然看不明白,这不亚于让赵毅成看那些科举的“八股文”。

  “这些可都是好东西。”苏翎指着书说道。“千山学院,这下可名副其实了。”

  “大哥,”赵毅成皱着眉头说道:“我知道这些是好东西,可有谁能看得懂?”

  苏翎一怔,倒想起这的确是个问题。书倒是很重要,但也得有人来教才行。千山学院的孩子们,若是学了这些,那日后所起的作用,不亚于铸造新式火炮的威力。可这些若是没人教授,光是那些孩子们,自个儿能学会么?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