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按苏将军说的办便是。”袁应泰爽快地说道,“若是他再生事端,再来收拾不迟。”
袁应泰过于爽快,倒弄得苏翎不知说什么好,这态度虽不算奇怪,可也是出乎意料之外。
看着苏翎地神情,袁应泰微微一笑,说道:“此人在京城里,不知有什么靠山,上一次不过是降级而已,若是这次将其问罪,保不定还得弄出什么花样。这万一又让其多过了,日后必定会无事生非、百般阻挠。这等人,还是等辽事定了之后,再去收拾的好。况且,朝堂之上,如今也是纷争不断,这事一出,又要搞得乌烟瘴气,此次朝廷难得倾力援辽,还是少一事的好。”
这跟着苏翎一段日子,袁应泰显然已经改变了不少看法,倒是对苏翎有利。
“袁大人,此次朝廷倒真是拨付了不少军需。”苏翎笑着说道。
“是啊,历来少见啊。”袁应泰似乎也颇有感概,说完,望了苏翎一眼,说道:“这京城里,工部军器局等厂局,每年造甲也不过二万副,这回可是将积蓄都运到了动了。再有,那铠甲打造之费,每甲一件,照新估算的话,要一两五分,你算算单是这些,得花多少银子?”
这当然不需苏翎细算,光是铠甲便是几十万两了。
“想当初杨镐、熊廷弼经略辽东之时,朝廷上,也没给过这么些军需、饷银,还有这数十万石地粮草。”袁应泰说道。
苏翎笑着说道:“也是,当初要是朝廷花大力气,说不定这辽东未必如此。”
袁应泰却摇摇头,说道:“不然。这些日子,辽阳城外的七个大营,我也常去观看,那练兵之事,可是有我从未见过的。那熊廷弼、杨镐想必也不会知晓。这辽东,还得苏将军才可收拾。”
“袁大人过奖了。”苏翎说道。
“不是。”袁应泰说道,“这个便不说了。那剩下五十万两的饷银,朝廷已经发往天津,不久便能运抵。不仅如此,皇上还另拨付内帑二百万两,以供辽东军需之用。”
“哦?”苏翎睁大了眼睛,问道:“皇上舍得?”
“苏将军,”袁应泰长叹一声,说道:“你是军伍之人,不知这朝堂之上的烦心事。上回我已说过,这辽事一起,费银已千万数,但却仍旧糜烂至此。如今苏将军有此大捷,你说皇上是愿意花上千万地银子填那些贪官的腰包。还是愿意拿出二百万,不,三百万两,让苏将军收拾辽东呢?”
苏翎一笑,却是未答这显然十分清楚地答案。
袁应泰又说道:“这些白白花掉银子却做不成事的例子,实在太多,我只跟你说一例,便能知道全情。”
苏翎端起茶盏。喝了一口,静静听着袁应泰讲述。
袁应泰也喝了口茶,接着说道:“这在浙江,有个援辽参将。叫袁应兆。”
苏翎眉头一动,看向袁应泰。
“不,”袁应泰说道:“此人也姓袁,却跟我这一支没有关联。”
苏翎点点头,没有说话。
袁应泰说道:“那袁应兆是受命招募援辽兵马。总计七千余名。此人也是因此而授参将职衔,并一应安家、马价银等等都已支去。谁曾想此人带兵到天津时,其实总数不过五千,眼见入关需清点名册,便在天津招补凑数,但却不给那五两安家银子。到了行至玉田县时,那些凑补的新兵得知安家银一事。便与旧兵争斗,旧兵格杀了新兵十余人。并攻掠民房百余间。”
苏翎说道:“兵变?”
袁应泰点点头,说道:“也差不多算是了。次日。袁应兆带兵杀了数名新兵,又捆打、割耳将近二百余名新兵。以至那些新兵几乎全数逃尽。袁应兆本已拖延出关时日。曾求山东登州巡抚陶朗,想留在登州。不赴辽东,未曾得逞。这回又屯兵玉田县,近一月而寸步不行。你说,这样的兵,这样的将,就算到了辽东,有何用处?”
苏翎摇摇头,说道:“大人,就算是此人来了。我也不会用地。”
袁应泰看着苏翎,微微点头,说道:“我想苏将军也会如此。再过一日,自广宁而来的那四万兵马,便可抵达辽阳。原本还要早些,不过我令辽东巡抚王化贞,往蒙古买马,共得一万匹,此次一并带来,还有积压在广宁沿海地粮草、军需,也由这四万人一并运来,是故要迟上几日。”
苏翎想了想,问道:“袁大人,这四万兵马,何人管带?”
袁应泰看着苏翎,笑着说道:“苏将军,你放心,适才我所说一例,便想到了这一点。如今连朝廷都倾力放在苏将军身上,我又怎能不为将军所想?”
苏翎静听袁应泰地下文。
“这四万人马,并无大将管带。”袁应泰说道,“我已命巡抚王化贞驻守广宁一带,由总兵官刘渠、祁秉忠,副将刘徵、鲍承先,参将麻承宗,中军祖大寿,游击罗万言、李茂春、孙得功等统兵四万,在河东防守,另外,我已命副将罗一贵、黑云鹤率兵驻防西平堡,这罗一贵你也见过地,有此人在西平堡,这河东、河西,便可两边兼顾,绝不会让河东那些官兵,扰了你河西的兵事。”
苏翎又问:“那这来辽阳地四万兵马......”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