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严正安问道,“我们协助关内来地客商买卖货物,但也无法保证都卖掉啊,那该如何处置?”
苏翎说道:“京城里的徐熙,会开出一张大致地单子,将辽东需要的商货都列在上面。不过,这份单子,以后便由你们提供了。这辽东到底需要什么,你们可要想办法弄明白了。”
“当然,粮食、布匹、棉花一类的,仍然是大宗货物,这些不愁销不出去......还记得说银庄的事时,那些话么?”苏翎问道。
“将两边联起来?”胡世云说道。
“嗯,这样想便对了。”苏翎说道,“另外,在往年,因路途不畅,我们做的辽东本地商货,都是人参、毛皮一类价高的山货。其实像松子、蘑菇、板栗一类的山货,那山里不计其数,在关内也能卖出银子来,这类山货真要算下来,每年能有数十万斤。若是能将这些都销出去,可对山里的人家好处颇多。”
胡德昌说道:“正是。如今千山堡还积压着数万斤的蘑菇、板栗、核桃一类的,镇江堡的商人,大多嫌利薄,再说,也没处能卖,只有少量能运到山东,但还不到一成。”
苏翎看着胡世云与严正安,说道:“现在,你们清楚务局的用处了?”
胡世云与严正安均点点头,但可要缓慢得多。最初被苏翎留用的兴奋,渐渐消退,取而代之的,是对苏翎的泛泛而谈所涉及的事务,均感到几分重负在身。
苏翎缓缓说道:“等你们做事上手了,便慢慢会知道这么做更多的好处。倒那时,你们才能大用。”
胡世云与严正安有些不解,还有更多的好处?
苏翎望着二人,又马。努尔哈赤不会活得太久,那八旗兵的叫法也不会有多少日子存在。我之前说的那句话,也不能保证我们在辽东能稳如泰山。我们,还有我们的后辈,都要看我们现在做的如何,才能维系下去。”
苏翎又说:“我们现在做的这些,正将大明朝以往留在辽东的规矩彻底翻过。你们现在不过是先从扶持商人开始。但要记住,只有辽东所有的百姓都跟着我们过上好日子......到那时,我们,”
苏翎用手指了指己,又指了指众人,接着说道:“不是我苏翎,也不是你们,而是辽东百万人。你们说,谁还能将这百万人,动上一动?”
这话对胡德昌似乎效果更大一些,胡德昌微微皱皱眉思索的年轻人,说道:“我看,先在辽阳城里,再设一个银庄吧。”
第一卷 辽东轶事—第四卷 铁骑夺金
第三十七章 酒肆客栈
胡世云与严正安这两位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作为辽东新崛起的巨富胡家、严家的二代人物,然也在家的生意上参与颇多,那路上、海上的商路,少说也走了十多回了,独当一面的机会也是不少,即便做得不能让胡德昌等父辈完全满意,却也算是同龄人中的佼佼。-
这回二人被苏翎用来管带辽阳商务局诸事,若是相对人手缺乏来说,算是正适其用,但以辽东总兵官苏翎讲述的商务局的长远作用来说,胡世云、严正安仍然还显得稚嫩了些。阅历,是逐渐积累起来的,不仅需要时间,也需要各种机会。
正如胡德昌、严寿、傅升三人,从经营着各家族生意,到由胡德昌结识苏翎之后,建立起三家联手的庞大商路,再到被苏翎提升为掌管整个镇江堡一带的商业大势,这之间的眼光、见识,便是逐步上升的势头。如今胡德昌等三人已经将各家族生意交给长子主管,不过是用了二成的精力略加关注,其余的心思,可都用在适合其位之上了。
比如这银庄,便是既能帮助苏翎稳固辽东势力,也是一门长远的生意。类似的举措还有不少,朝着兼顾这两项的方向走,胡德昌等三人能将一辈子的商业阅历挥得淋漓尽致。这便是时间,加上苏苏翎不厌其烦、细致地对这两位年轻人地一番长谈。从手段到目的,说着如此琐碎,也是用的启、引领的用意。对日夜都将心思用在掌控辽阳城外那数万人马的总兵官苏翎来说,这种详谈已是难得的机会。这一点,胡德昌与胡世云、严正安、傅瑞江都是心知肚明,可无人觉得这位大不了几岁地苏将军说话过于嗦。那始终没有插话机会的傅瑞江,也一直用心聆听,希望从中能摸到苏将军的几丝风格。
这仅仅只有一次机会,胡世云、严正安此时并不知道二人要到很久之后才能再次与苏将军有详谈的机会,这一次便格外重要。当然,这属于回忆时才有的感概。
令胡世云、严正安没料到的是,那苏翎一番话说过之后,见二人略有所悟,并未继续胡德昌所提之事,便当即说道:“现在。我这就带你们过去。你们就算是正式上任轻人都是微微一惊,这说走便走?
“怎么?”苏翎看着胡世云、严正安说道,“我还没说清楚?”
胡德昌最先反应过来,尽管苏翎这次办事也太快,但毕竟对苏翎做事的风格还是有所了解。是故立即说道:
“将军适才所说,你们可都记清楚了?”世云、严正安答道:“都记住就好。这商务局一事,从此便交给你们了。记住,这商务局是无品无级,亦官亦商。我这会儿带你们过去,便是帮你们扬个名儿。懂么?”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