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明月东升_苏潜【完结】(86)

  “这倒是。”胡显成想着这个问题的确麻烦,还不如不写告示,直接让人用嘴说算了。

  苏翎若有所思,说道:“这识字的事。。。。。”便问胡显成,“这堡内有多少孩童?”

  “也有百多人吧。”

  “都不识字?”

  “除了陈家少爷以外,怕是都不识字。”胡显成说道。

  苏翎皱皱眉头,说道:“不行,这都不识字,未必以后都用吼的?”

  周青山见此事与自己有关,便说道:“要不趁冬日里无事,都教几天?”

  “不是几天。”苏翎说道:“干脆再定个规矩,让孩童都跟着读书。这样,以后这些读书识字的事,都由你来办。”

  周青山说:“好。”

  苏翎似乎尤自不满意,说道:“其实大明朝不缺聪明人,只是没能重用。就说海船,当初三宝太监郑和下西洋的时候,所造的福船就当世无双,可到如今,南洋那边的西洋人所造的海船,就要比朝廷现有的要好。这海上,眼下怕是连艘像样的大船都难找。”

  胡显成问道:“大哥所说的重用,便也是学那西洋人那般么?”

  苏翎点点头,说道:“这些被那些大儒们不屑一顾的,其实对人都是有好处的,只是要看怎么用。”

  周青山似乎不赞同这般武断,说道:“未必都有用吧?”

  苏翎看着周青山说道:“所以说要看怎么用。比如那种表,西洋人那边做出来的人,要放在朝廷这里,只能是个工匠身份,且世代不得脱籍。试想这每日里都操心着如何应付差事,如何能琢磨出这等精巧之物?而这种表的好处,可远不止看看时辰这点好处。你们都想想,若是真的有许多种表,还会有什么便利?”

  一众人等都在心里细细琢磨,这闲聊的好处便在这里,可以随意去想,有多远,想多远。

  “若是都能看准时辰,”郝老六反应最直接,“比如咱们骑队里,只约好同一个时刻,便可不用人传信而全部人马都能同时动起来。”

  苏翎点头说道:“战场上胜败往往就在一瞬之间,这抓住时机就非常重要。往来传信的游骑不仅耽误时辰,万一中途遇敌,耽误的说不定便是整队人马的性命。”

  胡显成问道:“大哥说的这种表有多大?”

  苏翎随手比划了一下。“若真有足够的种表,这带着岂不费事?”

  “还有小的,一只手就攥住了。”苏翎又比划了一只小的。

  “这般小?”胡显成问道,“那里面的物事,岂不是更精巧?那可怎么做出来的?”

  “自然会有人做。”苏翎说道,“这就又要说道适才所说的如何用了。比如咱们出银子,说若能做出更小的,便有赏赐,你们想会不会有人专门去琢磨?”

  胡显成若有所悟,说道:“大哥的意思,就是指出一个方向,好让那些喜欢琢磨物事的聪明人都往一个去处使劲儿?”

  “这就说到要处了。”苏翎赞许地笑道。

  “要这么说,”周青山也似乎理解了一些,“若是朝廷上能出些赏赐,让整个大明的聪明人都往一个方向去琢磨,怕是比那种表还要精巧的物事也能做出来。”

  “对,”苏翎说道,“你们都知道这大明的火器,原本前朝就有,但没有佛朗机人、日本人的好,后来跟佛朗机人学过之后便造大将军炮,往年的戚继光总兵研制出来的鸟铳,就比日本人的火绳枪威力大,射程远。这些都是好事,若是趁此接下去,按理便能造出比西洋人日本人更好威力更大的火器。”

  众人听苏翎一说,均微微点头。

  “可如今辽东的火器,怕是能放响的都不多了,还别说什么更好的。”郝老六说道。

  这些话前后一连起来,意思就有些深了。周青山不禁感叹道:“可惜朝廷上没人这么想。”

  “朝廷是指望不上的。”苏翎摇摇头,说道,“那些官老爷们,都琢磨着如何赚银子买地,哪里会想别的?”

  “难道一个明白的都没有?”周青山说道。

  苏翎笑笑,说:“也有,比如适才说的那个利玛窦,便有个叫徐光启的官儿跟着他学,很是琢磨出一些东西。相信也还有别的人,只是,这改不了朝廷的习惯。”

  “怎么才能改?”郝老六是脱口而出。

  “这。。。。。。”苏翎有些犹豫,仔细想了想,才接着说:“这从根儿上说,”说道这里又停下,似乎在琢磨措辞。今夜闲聊的范围可又远的没边儿了。

  “这怎么讲呢?”苏翎便想便说,“比如那些官老爷们,常常流连青楼酒肆,却压根儿不将那些女子小二们当人看;喜欢听小曲儿,却将弹唱的人视为奴仆。同样的,那些工匠们日夜打造器物,却在官老爷们面前连头都不能抬。你们说,这都是为什么?”

  是啊,为什么?在座的都从未想过为什么,即便身受各种各样的欺压奴役,却只能怨命,都是命生得不好。这中间也包括陈芷云,虽然她是大户人家出身,也视那些佃户为低人一等,家中也有奴仆,但眼下这一切都已不再,也都是拜那些仗势欺人的官老爷们所赐。同样的,陈芷云心里也是怨恨老天不公,让她遭受这等苦难。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