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方国珍见这少年长得仪表堂堂,心下也好感顿生,边随着这少年走进刘家大院,边问道。
“小子刘潜。”那少年听得方国珍发问,连忙答道。
“刘潜?”方国珍脑中想了想,没印象,便问道:“那刘基刘先生是你何人?”
“那是小子二叔。”
方国珍听得此言,方才知晓了这刘潜是刘伯温的侄子。心下却又疑惑了,暗想:先前这少年说他父亲在屋里等我,那就是刘伯温他大哥在等我了,可是我不是来找刘伯温的么,他大哥出来凑什么热闹啊?
这刘家的院子不大,铺着青石板,显得有股子清幽的韵味,方国珍跟着这刘潜不大一会儿便来到了正厅之中,刘潜将方国珍让到椅子上,又斟满了茶,方才道:“贵客请稍待,小子这就去请家父。”说罢便退了出去。
一屁股坐在椅子上,端起茶水便喝的方国珍见这刘潜这般礼数周到,不禁心下暗赞,暗想:人说三代以上方能养成一股贵族气质,果然不假,这刘家若不是世代书香,家中子弟如何能这般谦恭有礼啊。心下有了这种念头,不由又对大名鼎鼎的刘伯温产生了更大的期待来,暗想:这刘伯温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就在方国珍在厅上胡思乱想的时候,门口一个四十多岁的汉子进来了,方国珍知道恐怕这便是主人了,连忙站起来,这时就听得那汉子道:“贵客远来,刘某怠慢了,还请贵客见谅。”
方国珍只得还礼道:“哪里哪里,方某一介莽夫,当不得贵客之称啊。”两人这般蘑菇了半天,直到方国珍忍不住在心里嘀咕:这儒生也太扯了吧,要这样墨迹下去,天都得黑了的时候,那汉子方才和方国珍谈到了正题。而这汉子的话,不禁让方国珍感到郁闷不已。
原来,这汉子根本不是刘伯温本人,他只是刘伯温的大哥(是家族里的,不是亲的),由于刘伯温不在家,所以只能由他出来接待客人了,先前那少年却也是他的儿子。而刘伯温早在至正八年就已经带着妻子去了杭州,这三年以来,已然和家中少有音信往来。
既然刘伯温不在家,方国珍只能告辞了,虽然此时天色已晚不早,刘伯温的大哥强烈邀请方国珍在刘家休息一晚,但是满心郁闷的方国珍还是将准备好的礼物奉上后,告辞了出来,坐上马车,径直离开了武阳村。
第七十八章 诗会(上)
“三哥,刘先生既然不在,那咱们回台州便是了,下次再来不也一样么,何必要巴巴的赶去杭州啊?”骑着马的李木忍不住问坐在马车辕上的郁闷不已的方国珍道。
“你小子懂啥?刘先生是大才,要是不提前去请刘先生,日后刘先生被别人请走了,你哭都没地儿哭去!”原来,方国珍却是个死犟的脾气,虽然在武阳村一无所获,但是他并没有就此返回台州,想到现在台州也没有什么大事,便决定转去杭州,坚决要趁早将刘伯温收归手下,所以他现在便带着李木等人朝着杭州赶去。
“难道就没有别人比那刘基还有才么,咱们巴巴的赶去杭州可得花不少时间啊。”李木兀自嘴硬。
“我都没抱怨,你抱怨啥啊,你小子给我老实点。”方国珍不满的瞪了一眼李木,心下却是盘算着:要有人比刘伯温牛我还会放过他?我傻啊我?
青田县在浙江南部,而杭州却在浙江正北,方国珍从青田一路赶到杭州几乎纵贯了整个浙江省,方国珍等人足足在旅途中度过了一个月,当真是风尘仆仆,满身疲劳,这日中午,终于看到了杭州城的城墙。
看到面前高大的城墙,方国珍真想要大声呼喊出来,这一个月真是让他受了老大的罪了,但是现在,总算到了目的地,此时此刻,方国珍简直觉得百感交集,看看跟随着自己的二十个亲兵,每个人都是满身的尘土。满脸地风霜,方国珍不由得心生出一种感喟,一种欣慰,忍不住豪气顿生的道:“兄弟们,进城!”
幸好方国珍在进城前把自己的脸伪装了一番,不然方国珍还真难以安全的进城。******这却是为何?原来这杭州城门口却是贴了老大几张方国珍的画像,正是那传说中的“通缉令”!虽然在方国珍看来。那画像上画的跟自己得相貌实在相差太远,但是保不准那个眼光好地城门兵还是能够发现些蛛丝马迹的,所以在安全的混进了城之后,方国珍还是忍不住心下大舒了一口气。
站在杭州城的大街上,方国珍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只觉得满眼都是新奇,实际上,他自来到这个时代后,就基本没有去过什么大城市,这下来到了繁华的杭州。如何不大开眼界?而他身后的李木等人更是一副眼冒精光的模样。再配上他们因为长时间赶路而显得破损的衣物,几乎所有杭州城里的人对于方国珍等人地看法俱是三个字:“乡巴佬!”
周围路人地异样眼光终于让方国珍感到不对劲了,方国珍回过头看看哈喇子几乎要流出来的李木等人,不禁老脸微红,喝道:“别看了,还嫌不够丢人啊!”说罢径直向着前方客栈走去。
在客栈洗了个澡,带上李木和方国达。一身青衫的方国珍施施然出了客栈,向着酒楼走去,找刘伯温也不差这两天,方国珍却是想着先到杭州城内先玩两天再说。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