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在义兄心底,潜藏着一段不愿为他人所知的伤痛罢。
真髓看在眼里,感慨之余却想起了收编鸡洛山流寇时,自己在中牟校场上初次见到罗珊的情景。
郭嘉道:“国家朝政昏乱,官吏统治无方,又有张角等妖人以符水治病为饵,用邪教蛊惑人心,百姓不过是遭到利用而已。黄巾起兵之后,长久处于不事生产的动乱之中,没有足够的粮食物资,因此不得不依靠抢掠为主要生计,祸害了更多的百姓,逐渐蜕变成了狂暴的流寇。”
他仰天长叹:“所以造成这场动乱的,关键在于大汉自身的政治腐朽。因此尽管此后数年中黄巾大都被扑灭,但那不过是治标不治本,又有何用?”
“朝廷已是千疮百孔,黄巾虽灭,然终究还是走到了这一步。”
“贤弟说得不错,”郭嘉点头,“经那一场大乱,愚兄认定翻天覆地的巨变才不过刚刚开始,此乃天下大势,绝非人力所能阻挡!”
细雨微风使两人衣袂微微飘动。郭嘉忽然剧烈咳嗽,好一阵子才勉强止住。他掏出一块手帕,斯文地擦了擦嘴角。
“因此郭嘉自那场战乱起便隐居不出,拒绝举孝廉和朝廷征辟,秘密结交英杰,等待时机。只期望能在乱世来临之后,贡献自己绵薄之力,辅佐明主,使百姓能早日安居乐业,复我朗朗乾坤……”他的眼睛里忽然有了神采:“此后东奔西走,直到遇见了曹公……”
他来回踱了几步,转头望向真髓,目光炯炯,朗声道:“惟有大乱,方能大治。贤弟,今日蚩尤旗这一出,未见得就不是明主出世,征伐四方,天下安定的前兆!”
真髓就站在他身前,却忽然有一种非常古怪的感觉,似乎义兄的视线并没有投在自己身上,而是仿佛穿越了连同自己在内的一切景物,投向远方无比辽阔的世界。
莫非此时义兄所看的,竟是整个天下么?
虽然明知义兄虽仍有说降之意,但他直抒胸臆,这种悲天悯人的情怀使真髓大起共鸣之感,长叹道:“只是苦了天下百姓,在乱世里浮沉挣扎,不知道还需要多久,才能等到兄长说的那一天。”
关于天象星象,尽管经过郭嘉的解说,自己依不是很明白;但对于百姓们在乱世中挣扎的痛苦,却已有足够的经历能够感同身受。
听到真髓这句话,郭嘉眼中闪过一丝凄凉与希冀交织的神色。
“人活七十古来稀,愚兄自幼身体虚弱,想要活到七十无异于白日做梦,但若是注意饮食和锻炼,五十倒也勉勉强强。”
真髓想要说些安慰的言语,却被他抬手阻止。
“我今年二十有六,只求上天能再赐二十四年阳寿,就这二十四年,安定天下已是绰绰有余!”说到最后一句,他那清瘦的面颊上竟浮现出勇往直前、义无反顾的猛壮之气!
“贤弟,我还是那句话,”郭嘉正色道,“曹公乃真明主也,定能克平乱世。你我弟兄若是携手为他效力,天下百姓重享太平的日子,也就为期不远了。”
真髓定了定神,吐出一口气,在这一瞬间,自己竟完全被义兄的气势所压倒。
“曹公果真如兄长所说是这等英雄豪杰,小弟自当追随,”他微一思索,缓缓回答道:“只是乱局纷扰,大势如何,小弟没有兄长这般大智慧,实在看不出来。”他顿了顿道:“等小弟将此间的事情与马超做一了断之后,自当跟随兄长拜见曹公,看一看此人如何能得兄长这般青睐。”
“也好,曹公虽草定一方,但毕竟势力薄弱,贤弟犹豫乃理所当然。”郭嘉点到为止,“你我虽已义结金兰,但人各有志,愚兄不会用情义迫你——此事留待日后再说罢。”他辞锋一转:“只是贤弟又打算如何与马超了断?上次你化身使节,孤身到敌营刺探军情,恐怕不是为了和谈罢?”
“知我者兄长,”真髓笑道,“我既与曹公共奉天子,自当响应号召同讨逆贼袁术。”说着说着,他的脸色沉了下去:“可是马超屯居河内,是我心腹大患,此人不除,洛阳不安,”
“一切由贤弟作主,”郭嘉不以为意,“只是须注意时间。曹公正在调动兵马,囤积粮草,距离大军出发还需一个月,出兵日暂定于腊八。今天已是十月十六,望贤弟对河内要战要和,早作决定,千万不要耽误了大事。”
真髓皱眉道:“居然这么快?”
他背负双手,来来回回走了几圈,立定后断然道:“好,既然如此,就一言为定。请兄长派人禀报曹公,就说小弟必准时率军与曹公回合。”
“既如此,愚兄这一趟出使的任务就算完成了。”郭嘉微笑道,“马超被张杨所收留,已是丧家之犬,但那张杨在河内根深蒂固,又联结袁绍、匈奴和黑山贼,势力盘根错节,极不好斗。贤弟,你虽在南岸打败了联军,但万万不可轻敌大意啊。”
真髓一怔道:“兄长莫不是立即就要走?”
“此番出使洛阳,结识了贤弟这样出类拔萃的人物,愚兄万分高兴,只盼能长久与贤弟相处。只是自从九月十七日来到此地,到今天整整呆了一个月。曹公在那边还等着回信,所以愚兄要早日赶回濮阳。今天天色已晚,明天一早就动身。”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