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刘岱是名义上的上司,本来若是没有得到乔瑁被杀地消息,这些军队也许就会听命行事。可是已经知道了乔瑁是刘岱杀的。这下可炸了窝了。
乔瑁是乔玄族子。部下当然有一批心腹。这个时候确认了乔瑁被杀,这怎么能就这样算了。乔瑁的部下乔观一刀砍死了刘岱派来的人,带兵杀向刘岱大营。
两军一下打了起来,这个事情毫无征兆。谁也没有想到会忽然打起来,都没有防备,一场大战却没有怎么打就收场了。
因为孙坚军出现地非常及时,孙坚声威赫赫,孙坚军又是实力颇强。没过多久就平息了双方地混战,孙坚亲自出手擒拿了刘岱,平息了内讧。压着刘岱直向袁绍大营而来。
而刘岱军和乔瑁军的士兵嘛,那就不用想了,统统收入囊中。这些事情如何做,自然有黄盖去做。
孙坚一想起刚才黄盖地话,心中也是庆幸。幸亏黄盖反应的快,他孙坚自己不过是想趁机吞了乔瑁的部署,因为乔瑁一死,乔瑁军比较容易收复。
却不成想,黄盖出主意,让孙坚亲自出手擒拿了刘岱。刘岱军自然被全部俘虏,而俘虏的将官可以以后还给刘岱,可这些士兵嘛,那是想都别想了,到了嘴里的肉还能吐出去不成?
进了袁绍大营,孙坚压着刘岱对袁绍说:“刘岱,乔瑁两军互相攻击,为正联军军纪,现已擒下刘岱,还请盟主发落。”
袁绍毫无表情的看着刘岱说到:“请各镇诸侯前来,共同议事。”
第一百二十六章 曹操的抉择
待得各镇诸侯尽皆来到,袁绍说到:“今日刘岱无故杀死乔瑁,两军攻击。乱我联军军纪,各位说该如何发落?”
这下诸侯也是面面相觑,这诸侯间矛盾重重,大家都知道。却想不到刘岱居然下狠手杀了乔瑁,这下该如何是好啊?
刘岱是汉室宗亲,动是动不得的。可不处置那联军也就没什么军纪可言了,袁绍也是有点头大这个事情,才叫来诸侯共议。有了诸侯的参与,有什么责任大家一起扛,有黑锅别人背…………
见诸侯沉默,曹操先站了出来:“刘刺史此事确实鲁莽了些,不过此事重大,还需从长计议。”
曹操当然是要保住刘岱的,要不然他下一步的计划不是成了空中楼阁了。只是这话却不好说,只有先拖延了,诸侯间互不统属,真的计较起来,谁又有办法呢?
曹操这一出头,其余诸侯也纷纷赞同,似乎也只有这样了,现在局势不明,也没有办法做出什么决定。
诸侯走后,袁绍请来贾诩,他现在也不想继续攻打郑啸了。现在联军内部已经开始不稳当了,这战事实在是拖不下去了,也看看这贾诩来意到底如何?
贾诩现在可以算是春风得意了,这去乔瑁军中通风报信的人正是他派的。自从他在刘岱那里离开,就一直派人监视刘岱军的动向。乔瑁入营,连亲卫等人一个都没出来。
贾诩算准了刘岱是杀了乔瑁,下一步必然是去接收乔瑁的军队。先一步去通风报信,果然不出贾诩所料,两军打了起来,这内讧一起。正是他贾诩需要的了。
只是孙坚的行动也让贾诩有些意外,本来以为给孙坚提了醒,他会趁机吞了乔瑁部众。却不料想,孙坚一出手连刘岱也拿下了,看来刘岱的士兵八成也是要被孙坚吞了地。
现在只要袁绍一表态退兵,那么不用说。诸侯军自然会全部退去。只是现在贾诩需要种下足够的种子,那么后面才会发芽,才有贾诩需要的效果。
“先生请。刚才事出突然,怠慢先生了。”
“不敢,袁车骑客气了。”
“郑啸要你前来,所为何事?”
“我主让我前来是想寻求和平,希望双方能息兵罢战,盟主意下如何?”
“哼,哼。郑啸是失心疯了吗?就这样轻易的就想让我天下英雄退兵?他想的太简单了吧。”
“袁车骑,俗话说国不可一日无主,现在帝位虚悬。将军当是保社稷,安黎民之时。我主已然退到函谷关,这洛阳与朝廷是不做念想了。此时,将军应该在洛阳意气风发,而不是在这里与我主苦战。”
“想让我退兵?就要郑啸交出玉玺来。如若不交,我定踏破函谷关,亲自去取。”
“呵呵,袁车骑。我主若有玉玺。只需交出便能让诸侯大军退去。又何必在这里与各位鏖战呢?况且羌人进犯,我主两线作战,情况危机。真有玉玺,焉有不交出之理?”
“少来巧言令色,我袁绍那么好糊弄吗?回去告诉郑啸,交出玉玺,万事皆休。若不交出玉玺,他就等死吧。”
等贾诩走后,袁绍又叫来一干谋士。他自己也知道现在的形势对诸侯军不利。但是对这贾诩他却依然非常地强硬,现在不能露怯,尤其是在西凉军使者面前。
待得一干谋士进来,袁绍还在思考该如何应对危局。到别人叫他才发现谋士们已经到齐了。
“郑啸派人来求和,想让我们退兵,你们几个怎么看的?”袁绍开口就问。
荀谌首先说:“主公。现在联军军心不稳。各军粮草皆不足。很难在打下去了,函谷关险峻。西凉兵力也不少,接近三个月了。我们在函谷关不得寸进,粮草军需皆难以补充,退兵是必然的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