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之帝国崛起_蓝天苍穹【完结】(535)

  “诸位,这大海是我们今后数十年的重点。这是既定方案,甘宁,你要加紧督促水军的建立。记住,横海舰队不是要在长江逞威风,而是要和大海搏斗,明白了吗?”

  “遵命。”

  父亲告诉过自己,这大海看起来无边无际,能征服海洋才是真正的男儿。可惜自己不可能去航海,便让手下的儿郎们替我去探索这无边无际的大海吧。

  自己已经耗费了大量的金钱在打造水军上,而这些船只地改良也是屡屡突破。到了合适地时机,便把这些技术开放,让民间的人也可以去航海。

  一旦连云港建立起来了,那么南北地水路就被连接起来了。徐州是鱼米之乡,海船的运载量是陆地运输不能比拟的。可以直达幽州,为以后自己征伐草原做一个坚实的基础。

  草原民族一直是汉人的心腹大患,这些游牧民族可是没有少来骚扰郑啸。而现在郑啸忙于统一天下,也没有时间与精力去征伐他们。

  只要他们不大举来犯,郑啸也犯不着在这个时候和他们叫劲。内地不宁,何以征伐外夷。攘外必先安内,攘外不是说抵抗外地进犯,而是去征战外族,这战火是烧在敌人的国度之内。

  不过这些都是以后的事情,郑啸心在满脑袋都是恢复大秦帝国的旗帜了。修养生息,复秦代汉,这才是目前最重要的事情。

  曹操已经被自己打的没有力量了,江东孙策倒是值得注意,但是孙策现在忙于安定江东,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江东门阀势力强大,孙策的顾忌太多,门阀是一柄双刃剑,伤人亦伤己。

  至于刘备,郑啸更不在乎。荆州北部已经被他占领了一部分,樊城的张绣与文聘联军,是把尖刀顶在刘备胸口上,可刘备能有什么办法?现在的刘备,对樊城的敌人是无可奈何。

  暂时的和平,现在是恢复大秦帝国的时刻了。回长安,谋划恢复大秦,还要面临很多事情与磨难呢,这复国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啊。

  第二百七十一章 改良儒学

  离开徐州,郑啸一路回到许都。大军刚到许都,会合大军,班师回长安。

  随着郑啸获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领地内又有人刻意的去宣传。“王师”的名号已经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人们。

  威武的大军进入洛阳,走上驰道。看着这些雄壮的战士凯旋而回,沿路的人们都发出欢呼,庆祝自己军队的胜利。

  走上驰道的士兵们也好受多了,还是驰道好走啊。路面平整,道路宽七十米,道路两旁每隔十米就有一颗树。对于大军的通行实在是非常的有帮助。

  路上的行人已经避到路边上,任何时候,军队通行是第一位的。若有阻挠军队行进者,杀无赦。这一严酷的制度早就让人不敢违逆大军前方开路的斥候命令,将道路让开。

  “报,前方有车队,不愿让开道路。”

  前锋是华雄,一听到大怒:“你们是白吃饭的啊,全部驱赶开。”

  “可是……可是…”

  “可是什么,你们手中的武器是拿着看的?”

  “大人,前面的车队是西凉马家的。”

  这下华雄也迟疑了,马腾可是郑啸的老丈人,马超在军中也是相当的有声望。要是别人,这些士兵早就驱赶开了。可马家的车队,他们不敢妄动。

  华雄无奈,只有跑去禀报郑啸。郑啸一听,眼皮也不抬的说到。

  “华雄,你听谁的命令。”

  “当然是主公地。”

  “那就是了。谁敢阻挡大军通行。杀无赦。你不知道我的命令吗?”

  “知道,可是。”

  “可是个屁,办事不利,自己去领上二十军棍。”郑啸骂完回头看这马超。

  马超的汗也下来了。不等郑啸开口说话:“大将军,我知道该怎么做,请稍等末将片刻。”

  带着数十名亲卫就冲去过去。马超一看。果然是自家车队,领头的他也认识。替他家打理生意地苏管事。

  苏管事一见是马超来了:“呵呵,少爷,我就说,马家的车队谁敢拦阻。这些大头兵还敢在马家前面耍威风。”

  “放屁。”马超大喝一声:“都赶紧滚蛋,把车驶到路边去。”

  “可是,少爷,这…………”

  “快。”

  他们不敢违背马超的命令,七手八脚地跑到道路两旁。马超叫过苏管事:“老苏。你对我家一直贡献颇多,你安心的去吧,我会照顾你地家人的。”

  苏管事一听脸色变了,跪下就磕头求饶。可惜马超根本不听,一挥手,两名亲卫将苏管事押到路边,一刀砍下头颅,马超带着头颅就去见郑啸。

  郑啸点点头:“孟起,一句话,我的命令不容置疑。这个事情你是家奴所为。现在杀了他了,这罪就算了。但是管教不严的罪过还是有的,本来该处罚马家家主的,但是岳丈大人年事已高,不合适,就由你代替受罚吧,去领二十军棍。^^

  这一下谁也不敢说什么,大军继续前进。马超挨了二十棍子却依然生龙活虎的跟了上来。郑啸扫了一眼就知道。这些行刑的士兵放水…………不过他不打算追究,这个事情其实就是告诉大家。不能违逆他地命令而已,也不是真的要打的马超爬不起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