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刘备也派遣出了使者,前往曹操与孙策处,策动他们一起出兵,攻打嬴啸,虽然没有抱多少希望。可说起来三家是盟军,自然要联合军事行动嘛…………
孙策接到禀报,微微一笑,交给张昭处理了。现在山越不平,江东境内也不是很太平,暂时还没有力量北上中原。
曹操更是没当回事,现在他的实力缓慢发展,何况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这个时候嬴啸不来打扰就不错了,更不要说过江去攻打中原了。
更不要说,现在出兵,那是吃力不讨好。得便宜的是你刘备,我们损兵折将的帮你刘备打巴蜀?想也别想。
当然刘备也预料到这样的情况,所以才有了君前奏对,联合氐人,羌人蛮人共同出击。
而刘备,现在却在接见国师竺朔,这为大和尚现在是相当的滋润啊。在刘备称帝之时,赐予佛教为国教,让这些和尚全力为自己效劳。
而佛教现在还是个新兴教派,能得到统治者的支持,当然是最好的。刘备支持,他们也为刘备效力,现在国师竺朔不断的从天竺召集弟子,帮助刘备做一些暗中地事情。
更通过佛寺,给刘备提供了不少帮助。不得不说,在蛊惑人心上,这些和尚确实是很厉害的。现在刘备麾下就有一支由佛教徒组成的军队,这些人虽然是汉人,但是经过所为的“佛法洗礼”之后,都是狂热无比地。
这些和尚也帮助刘备统治百姓,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佛法已经在荆州传播开来。唯一让刘备不大高兴的事情就是这些和尚都不缴税,让他无可奈何,可他要借助这些和尚地力量,损失点钱财不算什么。
“国师,事情如何了?”
“阿弥陀佛,可惜了,这嬴啸长子寿命未尽。佛陀点化,并非取其性命之时。”
听的刘备嘴直咧咧,这贼秃,还唬人啊。刘备才不是什么佛教徒,他需要的只是这些和尚的力量。
“恩,既然佛陀有令,那么便放过这嬴治,改为暗杀别的皇子吧,总要让嬴啸这混蛋断子绝孙。”
“陛下稍安勿躁。鄙徒此一次伤亡甚多,短时间暂时没有力量展开行动。”看着刘备地脸色阴沉了下去,竺朔急忙补充到:“陛下也不用担心,我已经请我师兄带领弟子从天竺而来了。师兄佛法精深,定能如陛下所愿。”
“噢,他们何时能到?”
“贫僧亦未知,不过,明年必然能到达吧。”
明年,年初还是年末?这死和尚,也不说清楚。不过刘备也不打算多问,适可而止吧。
“国师,现在那些不愿意归顺朕的门阀处理地如何?”
“陛下放心。贫僧已经派出教徒点化于他们,想必不久他们就是陛下的忠心之臣。”
点化?是威胁吧。这些和尚现在势力越来越大了,不少门阀都无力对抗。又有刘备开着方便之门,这些和尚与教徒更是无所不用其极。荆州门阀虽然在本地根基深厚,但是只有千日做贼,那里有千日防贼的道理呢?
“一切靠国师了。”
“陛下请放心,贫僧自然竭尽所能,助陛下完成伟业。”
“还有,国师,你约束一下你门下弟子。不要闹地太厉害。国内现在不能乱。国师在巴蜀可有教徒?”
“贫僧并未到过巴蜀,佛法也未曾传到巴蜀。”
“可惜,可惜。便如此,对于不服从朕的人。就请国师费心了。”
现在竺朔很是心痛,他的弟子前面用计害了嬴啸的四子,取得了刘备的信任。又帮助刘备统治百姓思想才成了国师。但是这次,本想在立功劳,却不想自己的十余名弟子皆葬身于长安。
这可是自己手下武力最强地弟子啊,一直跟随自己从天竺来到中原。虽然他想不明白,刘备为何对杀尽嬴啸子嗣这么感兴趣。但是他也不想多问,帮助刘备就是帮助自己。
嬴啸地秦国对佛教却是严打的。但凡抓到光头甚至短发之人,一定会被抓起来查看有没有戒疤。更对宣扬佛教地人是穷追猛打,弄地竺朔屡次派遣弟子乔装改扮去弘扬佛法,皆无功而返,甚至葬身秦国。
孙策现在却召回周瑜,商量起了事情,现在不少事情他拿不定主意。
“公瑾,前面刘备派遣使者前来,邀请我们一同出兵。此事你怎么看?”
“主公拒绝的完全正确。现在我江东还不足以出兵经略中原。江东现在不过水军五万,步军七万。这些军队不足以与秦军抗衡。贸然出兵只会损失自己的实力,厚积薄发才是正理。”
“只是这刘备已经在行动了,他一心想攻占巴蜀,真不知道他那里来的那么大地信心。”
“若我预料不错,此次刘备必然是连接氐人与羌人,一同发难。”
“很有可能,那我军呢?是不是趁势动一下?”
“不是时机。现在山越那边还没有平定,我军就是过江击败了秦军,也占据不了土地,就是强迁百姓过江,那也没有多少帮助。我们国力不足,强行迁徙过来这些人反而会成为我们的累赘,现在江东各地门阀虽然都效忠了主公,但我总感觉这下面是暗流汹涌。”
“公瑾有点太担心了吧。他们已经臣服,谁敢有胆量反抗。只有精兵在手,这些门阀会认清楚形势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