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法家的兴起,庞统一点也不意外。嬴啸的大秦帝国,颇多法家的东西。比如礼下小人,刑上大夫,刑礼不偏。就是嬴啸作为废除勋贵们的特权之依据,汉代重儒家之“礼”。即勋贵们享受特权,不管是法度还是选官,完全维护贵族阶级的利益。
而嬴啸的秦帝国,却废除了这“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规则。首先所有人都有接受教育,合格的人可以参加选官。这一点完全打破了汉代由氏族门阀掌握官职的定列。
其次是废除贵族们的特权,所有人都要照章纳税,与要遵守刑法,犯了罪要被追究。首先,嬴啸自己作出了表率,他公布了皇家的纳税额。这一下,打击的所有人没有了脾气。连至高无上的皇帝都要依照规矩纳税,你算老几?不想纳税?那你就等着被收拾吧。难道你比皇帝还牛?
而现在里面就在讲述着商君的“不法古,不循今。”与韩非的“时移而治不易者乱”。这两项主张都是在汉代被儒家打压地抬不起头的学说。
儒家守旧,固执的认为先贤之言,不得更改。而法家认为应该锐意改革。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一切的法律和制度都要随历史的发展而发展,不能因循守旧。
而现在,嬴啸也是这样。复秦了。却之采取了一部分秦朝的政治体系,却作出许多改革,现在地是后秦,和先秦也有了很多区别。
而这些改变有好有坏,也成了争论的焦点。法家的人们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法家的思想可以得到贯彻。是他们的机会。
可惜嬴啸在学宫公开发表过演说,他不会用一家之言。其意思就是不会只用一家学说来治国,而是百家同举,选取百家之精萃。让百家学术在自己擅长地领域发挥自己的力量。为帝国服务。
学宫非常的大,看样子分类也非常的多。完全可以满足他地好奇心了,只可惜天色晚了。各处纷纷结束了授课,庞统也只好先回罗家,在做打算。
回到罗家。庞统问去了罗涛:“这学宫要如何才能进入学习?”
“先生也要入学宫,也是,先生才华一定很好,去太学宫是必然的。”
庞统也了解到,这学宫是分少学宫和太学宫的。少学宫中多是启蒙教育,现在罗涛就是在少学宫中学习。而自己当然不可能去少学宫,以自己地才华,太学宫中那浩瀚如海的知识才是自己向往的。
“可是先生,太学宫先生怕是不好进。”
“为何?”
“太学宫中大部分人是少学宫里选拔上去地。先生只能作为游学士子进入太学宫。可是先生是…………是……是荆州人。怕是有些麻烦。”
“呵呵,这有什么麻烦?”
“涛儿。不许胡说。”旁边却转出了罗老夫人,对着庞统道歉:“先生,实在抱歉,涛儿年幼,口没遮拦,先生不要见怪。”
“无妨的,现在秦汉对敌,这也没有什么。”
“先生多心了。老婆子没有这个意思。其实只要有才学,进入太学宫不是什么问题的。只是先生在大秦没有户籍,这一点比较麻烦。赶明老婆子去请三老出面,给先生做个出保,为先生办个户籍,就是委屈先生一下做了老婆子的侄孙了。”
“这个倒是不妨。”庞统实在是无语,他可不想接受罗家太多的恩惠。游学……游学,对了,自己不是有宛城学宫出具的游学证明嘛。
“对了,我有宛城的华夏学宫出具的游学证明,不知道这个可算数?”
罗涛一下兴奋起来:“那就没有问题了,学宫能出具游学证明,那就是说先生的才华很好了。在学宫中已经是顶尖地了,可以到处去学宫中游学。先生好厉害啊,我什么时候能有先生这般本事啊。”
看着罗涛那崇拜到发亮地小眼睛,庞统心中无声的笑了一下。罗老夫人也是庆幸,当初只是因为这庞统和自己地大孙子很象,才想借口请庞统留下,却不想这庞统有这般才华,在宛城学宫都被认为是顶尖的人物,还真是好心有好报啊。
庞统也放心了,可以进入太学宫了,自己对于这个学宫的学术氛围很向往。在这里,只要有学问,不会有人歧视你的长相,以往庞统是有苦说不出,因为自己的长相,即便有长相也很难得到别人的认同,只有自己的叔父庞德公对自己极为看重,现在总算可以找到自己一个向往的地方了。
这学宫,很有意思啊,一定要到里面去具体看看。
庞统在这里庆幸,却不知道跟踪他的人在看着他在学宫转了一圈,一直跟踪到罗家才回去报信。而学宫军学的教官也立即去找了人查证罗家的身份。
直到庞统拿着游学证明进入书院,这才算是通过了,监视他的人才消失。
雁门郡,山阴,几个南匈奴部族首领秘密的聚会。
“大当户,您召集我们前来,是有什么差遣啊?”
上首一个虬须男子说到:“今天召集你们来,就是要报仇的。”
“报仇?”
“不错,上次在雁门的收割被张辽那个屠夫杀了我们多少勇士,难道就不报仇?”
“可是大当户,我们几个部落加在一起只有不足千人的勇士,怎么去报仇,我们的力量不足以打败张辽那个屠夫啊。”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