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那更不成了,鲁肃在扬州,兼领百越事宜。正是忙的时候,把他调走了,张昭能应付的来吗?”“这个我老头子就不好说了,少爷你可以去问一下陈奉常。”
对于陈琳,嬴啸也是很放心的。要不然不会将全国官员的选拔工作交给他,这本来该是丞相的事情。现在全国的郡治官员,那个见了陈琳不得称呼一声夫子。可以说得罪了嬴啸你还可能当官,但是得罪了陈琳,你就别想当官了,因为你连郎官的身份都拿不到,就更不要说当官了,不过陈琳也从不携私报复而已。
嬴啸召来陈琳,挥手将所有的人都赶了出去才问到:“师兄,这个张昭是什么样地人?”
“陛下,您且不可如此称呼,臣会折寿的。”
“好了,师兄,这里又没有外人。朕是你看着长大的,你和蒙叔一样,是朕在这世上最亲的人了。现在又没有外人,不会丢了君臣礼仪的。”
“唉……”陈琳一声长叹,也就随嬴啸去了,这句话也确实勾起了他的一些回忆:“陛下可说的是彭城张昭张子布?”
“正是他。”
“陛下想启用他了?”
“是啊,蒙叔建议的。你也知道,对于蒙叔的建议,朕从来都是答应地。只是这张昭两次不应朕的征辟,让朕恼火。”
“那家伙,就是这个脾气。他的忠诚很难得到,但是得到了就会全心忠诚于您。”
“那你有把握说话他吗?”
“要看陛下打算用他做什么了?”
“朕打算让他成为扬州别驾,替朕安稳扬州。”
“那就没有问题了。张昭在扬州,本就很有声望,其人才干不俗,安定扬州,正是非此人莫属。”
“可鲁肃呢?他一直表现的很好。安定扬州,安定百越。一直做的很好,朕很满意。忽然就换了,朕总觉得对不起他。”
“陛下不必在意这些。鲁肃鲁子敬,是通达之人,何况陛下要给他委以重任。他不会有意见的。”
“师兄你怎么知道朕要给鲁肃以重任呢?”
“扶余新定。此地是陛下草原战略的一个重要环节。太史慈将军虽然统兵作战没有问题,但是要治理扶余,却是力有不逮。而这样一个要地,该派谁去为陛下经略?则非鲁肃鲁子敬某属。”
嬴啸以很纠结的眼神看着陈琳:“师兄,你是不是和蒙叔串通好了?朕怎么觉得那么不对劲呢。就这样吧,你写一封信让张昭替代鲁肃,命令鲁肃交接完后,速速回长安。”
三百六十六章 军功改革
扶余的贵族们遭到一次惨痛的经历,虽然他们向往繁华富饶的长安,他们很想去,但是被强行抓去,这些人都比较痛苦了。因为他们清楚,一离开就别想在回来了。即便回来,自己也不可能象以前一样那样威风了,这是注定的,扶余国变成了扶余郡,这一点就足以说明一切了。
他们是扶余旧有势力的代表,没有了他们,这扶余国就真成扶余郡了。奴隶贫民不会考虑这些政治问题,他们只关心跟着谁有饭吃。他们这些贵族才是扶余国的基石,可嬴啸强行抽离了他们。
长安,是个好地方,帝国广阔疆域的心脏。可将他们放在长安,那么不要几年,他们就会自己迷失在汉文明的魅力之下。忘记他们是扶余人,完全的融入帝国。扶余将消失无踪,除了一小部分人能记得扶余,扶余将成为尘埃。
可是眼下反叛?他们没有这个能耐,太史慈的大军就在扶余城中,想送死吗?除非你离开这里,到那广阔的草原之上去,那样才可以。可是在草原上就真的有可能吗?那一小部分人的下场是注定了的,大部分人还是顺服了,他们准备着家当,去长安,活在一个繁华精彩的地方总是好的。
现在嬴啸却在和田丰,陈琳议论这个九品中正制。这个是对于官员的改革方案,也是嬴啸早年听老爹说起过的事情。可是这个事情他老爹也是语之不详,现在嬴啸才和他们讨论了起来。只是按照嬴啸想法来的九品中正制却和历史上的九品中正制完全不一样了…………
历史上的九品中正制,是为了拉拢士族门阀,稳固统治。而现在嬴啸却是着力打压门阀,使得门阀失去政治特权,这九品中正制也变的面目全非了。
现在嬴啸的选官制度已经非常先进了。从他老爹开始,就着力进行教育。而现在大秦帝国的教育经费也是国库支出的第二强,各地学宫的兴建,就使得大量地寒门人才得以选拔,虽然做不到全民教育的程度。但是比以前却好的多了。
以往汉朝的的官员基本都是出身门阀的,并不单单是因为门阀势力强大,把持着相当地政权。寒门百姓子弟无法获得适当的教育也是一个重大原因,没有足够的教育,何谈才华,毕竟天生奇才那是很少数的人。
而嬴啸的学宫。却是一副有教无类的样子。他们收取着低廉的费用却在少学宫之中教授大量百姓寒门的子弟。优秀者选入太学宫,而在太学宫中能脱颖而出者才能得到郎官的身份。在得到郎官地身份之后,才有可能被朝廷授予官职。当然嬴啸作为皇帝,他还有征辟的权力,但是这样征辟的事情却已经很少了。几乎所有地地方官员都是学宫出身,即便是投降的人,嬴啸也会将他们踢到学宫,走个过场,而后才能上任。学宫出身的人。往往会带有一个忠诚于帝王的教育。这个是时代局限性,木有办法的事情…………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