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嬴啸可不是好对付的,他这小子,运气好啊。有那么多能人辅助他。孤要回中原,和他的碰撞是少不了的。”
“圣主您还自称孤,就是您现在称帝。我马上就将整个孔雀王朝让给你。”
“孩子,你还年青。孤知道你是好心,可孤的根在中原,即便在这天竺称王也没有什么意义。称呼只是一个代号,现在你这个国王不是做的挺好的嘛。努力一些,给孤创造更好的回归中原的条件孤就很高兴了。”“可是,圣主。”
“你也不必说了,这是宿命。孤与嬴啸的宿命对决,总是要有一个结果的。你也要小心,这嬴啸既然派出大量的探子,后面跟着的必然是他的大军,|Qī-shu-ωang|你不知道他的可怕,现在天竺虽然实力不弱,但是却不足与其争锋的。孤可以断言,你现在大臣中,至少有十分之一已经被秦国收买了,该怎么做,你自然知道。”
季英心中一阵颤动,不会这么夸张吧。可他对曹操这位圣主敬若神明,又怎么会不相信他的话。这些年来,若不是曹操以及他的人在后面出谋划策,他一个小小的刹帝利阶级怎么可能统一了整个天竺。
对于曹操的智慧他是非常佩服的,同时他的家族也是向曹操效忠的。他纵然有别的心思,现在也不能表露。他是天竺的王,他也起过异心,可曹操似乎可以看穿他的心思一样,让他不敢有什么行动。彻底的倒向了曹操,以他的阅历和曹操斗,根本不是个。
“我明白了。”
“不过你也不必太担心,嬴啸就是知道孤在天竺,短时间内他也没有办法。这么多年了,我们一直在收集他的情报,嬴啸现在是不动则已,一动必然是雷霆万钧,所以我们片刻也不能疏忽。”
“是。”“好了,我们还要应付安息人,这实在是麻烦,你派人和安息谈好了没有?”
“还没有,安息人现在在西边打仗,也抽不出多少力量去进攻西域。所以我们的谈判一直没有多少进展。”
“能让安息人不进犯就好了,这世上的事情啊,还是要靠自己。现在大力发展自身吧。天竺的好处就比较好统治,这些百姓很少起异心。”
“国教是佛教,国师也发挥着相当大的作用。圣主可以放心,现在我们已经有七十万军队了,这些难道还不够您打回中原?”
“呵呵,没有那么简单。你是没有见过秦国的骑兵。没有足够的骑兵对抗他们之前,这些去了不过是送死。现在水军发展的如何?”
“可我们有战象啊。”
“战象才有多少,秦国却有十几万的骑兵。何况我们统一没有几年,那里来的实力与秦国进行旷日持久的战争,嬴啸绝不是好对付的,绝不能轻敌。”
“圣主放心,我一定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这一切。我们已经弄到秦国五牙战舰的制造办法,现在正在大举兴建。”
“很好,一切靠你了。”看着季英的退下,曹操心中也是一番感慨。嬴啸,你知道孤的存在了吗?那也好,过几年我们在一绝胜负,孤老了,可孤却一定要打败你,回归那中原的大好河山。
四百零八章 白衣青年
曹操也是感慨,自己半生坎坷。最后居然被迫背井离乡,在这天竺虽然是自己的天下,可自己在这里却得不到任何快乐,让他魂牵梦萦的还是中原的山山水水。
可想回去中原,就必然面对嬴啸的大秦。他可不想投降,现在的他已经不可能居于人下了。可嬴啸那海浪一样的骑兵总是让他恐惧,如何有效的克制这些骑兵?这个问题萦绕他很久了。
在天竺,他也亲自和安息骑兵交手多次,安息的骑兵也不错,可是不论从战术还是战力都是没办法和秦军相比的。他若是足够的战马,或许他也能用骑兵来克制骑兵,可现在他却缺乏这个资源。
战象是很彪悍,可战象数量太少了,训练不易,和海浪一样的大秦骑兵相比,实在是杯水车薪。战象又不是无敌的,气候和地理都是要考虑,或许在天竺,战象可以无敌,可是到了中原北方,在那寒冷的气候下,这战象还有多少威力就不好说了。
安息,现在曹操不断的寻求与安息的合作。他需要战马,安息有很多,可他实力又不足对抗安息。而他又与安息打了不少仗,后孔雀王朝和安息的矛盾也不少,这也让他和平的意愿也是举步维艰。
不但是骑兵远远落后于秦国,他现在更清楚,水军也远远落后于秦国。若是不打败秦军的水军,那只有走陆路,陆路,那遥远的距离实在不敢想像。这样的战争他打不起,不说沿路要经过安息人的地区,就是那遥远的距离也足够拖垮他的大军。
现在他在全力经营自己地水军。可他的劣势在于,水军的专门人才太少了。而天竺这边的航海虽然也有一定规模,可和大秦比起来,那是小巫见大巫。
这些年,他一直在派人送来有关秦国的一些情况,现在的大秦如日中天。几乎征服了附近所有的蛮夷,是一个空前庞大的帝国。更将这些国家的财富运回国内,曹操自然知道这代表着什么。
他在征服天竺地路上,基本是采取了同样的政策。可效果却不好。最后才发现,在天竺。想建立这种民族荣誉感与归属感几乎是不可能地。为什么,因为国教是佛教,他有心抑制佛教,可现在佛教的力量几乎已经超越了帝王。实在不是他能剿灭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