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当天中午时分,阜阳城中北洋军战斗力减少了九成,所以当杨洪森反击的时候,他们根本就无法组织起反抗,倪嗣冲当时因喝了大多的鸡汤正在呼呼大睡,至于那些团长、营长不是在睡大觉,就是被杀了,北洋军的指挥系统被摧毁了,至于那些士兵也好不到哪里去,他们吃在阜阳,喝在阜阳,想不出点事都难。
张汇滔奉命进城的时候,北洋军有些士兵还靠在路边抱着大枪睡觉,皖军反攻进城后大部分倪部士兵都没机会举手投降,形势发展的正的是太快了。杨洪森手段上是下三滥了一点,但是这仗他打胜了,他最少的代价换取了最大的战果,全歼倪嗣冲主力。对于胜利者来说,过程并不重要,结果才是恒定一切的标准。
杨洪森在皖北取得了了一场大胜,歼敌过万,这是二次革命以来最重大的胜利,胜利的消息传到南京时,一片欢呼之声,孙中山、宋仁教等国民党高层人士纷纷致电,讨袁的声势一下就又高涨了起来。
倪嗣冲见到杨洪森之时满腔的悲愤,“姓杨你要是有种,和老子我拉开阵式大战三百回合。”
“我已经赢了,为什么还要和你大战三百回合,不如你好人做到底,帮我一个忙发一份电报给总统,说我军在阜阳一线击溃皖军主力,正在向寿州推进。”
“呸~,做梦。”
“做梦,跟我合作吧,只要合作你就能活命。”
倪嗣冲大义凛然地说道,“要杀就杀。”
“想死还不容易,可是这死的过程却是难熬的,作为满清的老臣子,十大酷刑你总听说过吧,一套下来铁打的汉子都撑不住,更何况你老人家。”杨洪森奸笑了两声。
倪嗣冲用冷笑回应着,他是不会背叛总统的,打死也不会。
杨洪森把他打了半死……(未完待续)
第十七章 明码标价
胡万泰兵败他早有所预料,但是倪嗣冲兵败,甚至败的如此之快从未想过,倪嗣冲的兵败导致了河南兵力空虚,根据陆军部参谋们的意见,杨洪森必定会乘虚挺进直入河南,此刻,他必须调部队南下稳定局面。
陆军部参谋在先打杨洪森,还是稍后再打杨洪森的问题上产生了一些分歧,在协议未取得一致意见的情况下,他们把这关键生的球踢给了袁世凯。
“父亲,我认为杨洪森大可放一放,只要拿下了南京,那帮子革命党人自然土消瓦解。杨洪森区区一省之兵那里能抵挡住我一国之兵。”袁克定见参谋们都不说话,他便主动站了起来。
袁世凯扫视着这群高级打工仔。
军事参议起身道,“总统,杨洪皖军远强于江西、江苏方面,我们参谋部诸同仁的意见是先易先难,集中兵力在一个月之内解决江西李烈钧,夺取南京,再取三路夹击安徽杨洪森,对大公子的战略部署,我等附议。”
“附议。”
“附议。”
袁克定深情严肃端坐着,目视前方。
袁世凯让袁克定到陆军部这是他在为身后事做布置。
“太子爷”方案是不失为良策,但是聪明的杨洪森不会坐看南京失守。段祺瑞与杨洪森在湖北相处时间不长,但是当初所说今日看来无一不中,连被袁世凯“明升暗降”调去当陆军总长这事都被他料中,所以他认为应当先解决杨洪森,也就是所谓的“先难先易”,他本准备站起来说些什么的,但是看了看袁克定后,最后又坐下来,把话又给咽下去了。
袁世凯问道,“芝泉,有什么要说的吗?”
“总统,杨玉琨是南方革命党中少有的名将,在卑职看来,他是孙中山的胆,应当先击破杨玉琨。”
对于打杨洪森,袁世凯实在拿不定注意,安徽已投入了近2万兵力,结果被杨洪森打的损兵折将。既然要先打杨洪森,那么需要多少兵力去打,谁为主将。“以芝泉为总指挥,再配以3个师兵力,不知如何?”
段祺瑞不好说,杨洪森兵力最多时号称20万之众,缩编后来二师一旅,后又私自扩编了二师。而且据情报显示,杨范例森手中部队多以“道路工程兵团”的名义存在,只要补充足够的枪械,工程兵团将能立即转变为作战部队。
“怎么,是否有什么难处?”袁世凯又问道。
“总统,以3个师兵力速胜杨洪森我没有实足的把握……。”
段祺瑞与杨洪森在湖北交过一次手,皖军打战极为捍勇,杨洪森作战又不拘于常理。从目前开战以来的敌我形势看,杨洪森并不打算拒北洋军与省境外,而是放进来打,倪嗣冲的失败正是由于其轻敌冒进,结果才被杨洪森的已优势部队聚歼,根据倪嗣冲部被全歼的情况来看,杨洪森在皖北最少集中3个师的兵力。
经过段祺瑞这一分析,袁世凯眉头紧皱,“如果在江苏或江西再投入一个师的兵力,一个月之内是否可以结束两线战事。”
段祺瑞同样直言道,“如果杨洪森不介入的话,以我们北洋军的战力15至20天之内就可以全面结束。”
300万英镑,那可是3000多万银元,可以武装十数个装备精良的北洋师,如果用在海军建设上完全可以买一艘战列舰。对于当初拒绝杨洪森的讹诈,他认为是正确的,杨洪森也许不好收买,但是他的手下将领呢?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