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康昭夫认为杨洪森没有将文件公布出去,说明他并没有打算将文件公布,而只是想将其作为政治交换的筹码。日本政府应当对杨洪森做出必要的让步。
日本大本营方面的心思比较活跃,他们认为这次事件是一次大好机会,日本海军和海军陆军队可以在上海集结,溯江而上进攻浙江、安徽,台湾方面亦可以配合进攻福建,直接扶持袁世凯上台,通过长期驻兵权,将中国富庶的浙江、安徽、江西、福建置于大日本皇军的控制之中。这次出兵的唯一阻力就是英、美方面,但是这个问题也不大,因为四省的日本人侨民正遭受到危险,日本政府出兵是出于大国的尊严。
日本政府内部对这种论调持反对意见的也大有人在,就连日本天皇也认为计划是可行的,但同时也是冒险的。江南是英国势力范围,英、日之间订有同盟,日本武力介入英国势力范围,最终将导致英、日同盟的解体。同时,美国方面的动向也需要注意,美国正在寻求太平洋的控制权,这明显是针对大日本,从其私下帮助亲美军阀杨洪森不难看出这一点。日本武力介入,英、美不可能坐视不理。日本国内的亲英、美派以及温和派政治家都反对武力介入。且如此公然地试探英、美底线,有着诸多不可预见的后果。
“妥协并不是因为软弱,而是为了谋求更大的利益。”
英国方面同一时刻也向杨洪森施加压力。
“如果杨先生不能将民族运动压制下去,造成各国在华侨民的伤亡,那么英国将最终诉诸于武力。”
虽然现任黎元洪政府亲英、美,但是为了英国在华利益,他们需要袁世凯这样的铁腕人物。至于,美国想把手伸进英国的后院采花,那只有打断他们。
英、日一个鼻孔出气,美国政府在远东事务上只有做出妥协,政府方面甚至动用行政干预迫使伯利恒公司取消与杨洪森的合约,这一结果导致伯利恒公司要支付中方大笔的违约金,这背离了违约金的初衷,为此他们向政府提出抗议。
美国政府远东政策的调整让驻华美国公使芮恩施十分为难。就在不久前,中国政府元老梁启超到领使馆寻求帮助,很显然他们已经知道了日本与袁世凯之间的秘密协议。
“政府要求我们在对华政策方面严守中立,虽然我本人对此提出了异议,但是我必须遵从国会的指示。”
梁启超黯然离开了美国领使馆,他们这个亲英、美的政府班子,却得不到英、美政府半分支持,那么还有必要去抱英、美的大腿吗?
第十一章
“我们被出卖了。”
梁启超说完这句话后陷入了沉思之中,老成谋国的他此刻最信任的便只有弟子蔡锷,其他人包括那个大总统都让他不放心。
“如果让将这些通过报刊公布出去呢?”
蔡锷否定了老师的这个想法,“老师,这只是杨洪森单方提供的抄件,且是袁世凯与日本方面秘密签订。我认为这样做反而会让政府陷入被动当中,而且让袁世凯有了借口。”
“难道我们就没有一点办法,就这样等着他把我们赶下台,眼睁睁地什么事都不作吗?”
梁启超的胡子都翘起来,盛怒之下脸颊之上泛起病态的色泽。
“老师切勿生气伤到身体。”
梁启超深恨袁世凯这种小人手段。蔡锷平静的面对着现实,他并不反对袁世凯当总统,目前能镇住场子的只有袁世凯。所以,进步党的竞选胜利从本质上说就是在为袁世凯的上台做准备。
“你准备,准备会云南吧,如果事情真的发展到那一步,联合杨洪森拒理一争。”
蔡锷心里苦笑着,那杨洪森真的就那么可靠吗?老师啊!其实我们都不过是别人角力的棋子。
棋子,想他梁启超三朝元老,门地遍地,怎么能甘心做一枚棋子,蔡锷也没有好办法只好电令云南的唐继尧做好准备。
唐继尧早已得知京师不稳,只是他不明白杨洪森是怎么回事,怎么这个时候和日本人扛上了,难道他疯了不成。
云南与安徽经济合作正全面铺开,到任的云南支部负责人吴兰芳,带着支票本和机器在二个星期后便到了昆明。
唐继尧对合作的前景的很看好,安徽援建的这些工厂形成经济效益后将极大了充实政府的财政实力。
对于合作的前景的看好,让他更关注于安徽的稳定。
“听说,军政府与日本方面的冲突越来越大,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吴兰芳笑道,“看来唐都是担心我们两省的合作前景,既然都督问道,是否可让们暂时退下去。”
唐继尧让卫兵、副官和其它政府要员退出办公室。吴兰芳这才轻声道,“日本人准备武力扶持袁世凯。”
唐继尧不敢相信的看着吴兰芳,“此事当真?”
“日本在经济和武力方面支持袁世凯以换取他们在华利益,我们在北洋的情报人员取得了日本与袁世凯之间的秘密协议副本,这件事确实无疑。”
“那么说日本人现在是在为武力介入中国事务找借口了。”唐继尧担心起来,如果对付袁世凯,西南三省与杨洪森联手,袁世凯胜算全无,如果日本卷入,杨洪森在东南肯定吃不住,单独面对袁世凯的进攻对他来说未来将变的极为艰难。如果这样的话,云南与安徽结成的同盟还是否有必要。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