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克定不住地打量着那把日式军刀,这把刀与蔡锷处的那把好像有一点像。
像?蔡锷那把刀早就杨洪森调了包,这把刀就是蔡锷的。
袁克定这才想起来杨洪森好像是留日士官生。
进了车厢袁克定才发现杨洪森这次还不是一个人来,他携夫人杨红玉以及长女杨雅芬、次女杨雅诗来京。
袁世凯在北京站举行了隆重欢迎仪式,袁世凯将自己的专用的金漆朱轮双马车,供杨洪森使用。为隆重其事,更是组织的数万群众。
北京站内欢迎牌坊耸立,军警如林,政府各部总长、议员、工商界、学界、报界、外宾都来迎接,由于杨洪森在南北名气实在太大了,加之如今的国内外环境,此次、南北两量级人物的会见被赋予了更加深远的意义,京津市民早就想看看这位让北洋大军闻风丧胆的南军名将。
杨洪森与太子袁克定出现时,车站爆发出一片欢呼之声,杨洪森一脸微笑地与来此迎接的各界人士亲切握手,期间频频向欢迎人群挥手致意。
杨洪森乘袁世凯的双马车由正阳门入城,进中华门。沿途军警林立,军警背后便是人山人海。
在袁克定等政府官员的陪同下,杨洪森一行来到袁公馆。这是袁世凯特别地安排,为接待杨洪森来京,筹划甚久。
袁世凯想按照当孙中山的规格,将他安置总统府,但是考虑杨洪森本人的身份,以及携家眷来京,干脆就把杨洪森放进袁公馆,这也方便他随时召见杨洪森甚至密谈,再则,杨洪森来访带有一种私人性质,所以请他住在府邸最合适不过了。
“此番是一次私人性质受邀来访,只在加深双方的联系。”
针对记者的问题杨洪森闭口不谈,军事纠纷、政治分歧,以及最近发生了上海刺杀事件,最后负责人员以时间已到,结束这场小型的招待会。
北洋将领也特别关注杨洪森这次来访,有些将领建议把杨洪森一家抓起来,然后向社会人民党发生进攻,扫平四省。但是,袁世凯的幕僚极力反对这样做,北洋文武系统争吵之时,袁世凯在哪里品着茶。
第一家庭的府邸本就戒备森严,再加上此次杨洪森来访,军警比以往多出了一倍。
袁府一些晚辈早早在外等候。随着袁克定进了袁府,建筑、陈设富丽堂皇非他的狗窝可比。
袁克定指着大厅道,“去年,家父和我便是在此遇刺。”
杨洪森一脸惊讶,“不想刺客如此胆大亡为该杀。”
袁克定也不理会杨洪森的调侃,引他进大厅。他对杨洪森并无好感,而且他父子二人差点死于此人之后,至今那个凶徒还在他的庇护之下,而且还在社会人民党内担任要职。
袁世凯端坐在太师椅上,身着一身北洋军装,这是杨洪森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观察这样一位历史伟人,现实中的袁世凯远没有照片中那样神采奕奕,看着看着杨洪森的狐狸尾巴就显露了出来。
袁世凯也同样打量眼前的青年上将,在中国三十岁就能当将军没什么稀奇,只要辖有一地,再领个七、八千号兄弟,当个少将并非难事,更何况杨洪森辖有四省的大地主。
“杨玉琨,比照片上的多了几点英气,真是少年英雄。”
“可袁总统却没有照片上的神采,看来是久病缠身,老英雄迟暮矣。”
袁克定听在耳里就好像被针扎了一下。袁世凯大笑起来,“好一个老英雄迟暮,不用这么客气了,随便找位置坐吧。克定,让厨子准备一下,我要和玉琨喝上几杯。”
袁克定发现老爷子今天兴趣很高,竟然要喝上两杯,他看着杨洪森嘴角浅笑,感觉将有什么大事发生。
第二十三章
杨洪森这个人给袁世凯的感觉是神秘,他的那双眼睛仿佛能看出一切,人们喜欢称他为革命家,南方的革命者甚至把他与孙中山并列起来,但是他能看出来,这是人如同青年时代的自己,比他更成熟也比他更加稚嫩。
“我最知道是什么让你突然决定来到北京见我,要知道这让我惊奇,同时让我很疑惑,你难道一点没有颠簸过后果吗?”
“后果,未来不会比现在更糟糕,地球当开你、我永远会转,未来毫无意义,我们应该抓紧时代考虑现在。”
晚饭结束后,他们不知边际的聊了近二十分钟,就在袁克定准备找借口出去的时候,他们终于进入正题了。
“让我们都直接点吧,说说你来意吧。”
杨洪森的来意,绝对不是单纯的什么公心,日本抢山东直至二十年代才收回来,当然这是杨洪森北来的一个重要的动力,但不是全部动力。德皇威廉一世绝对没有想到战争一打就是四年,所以在山东问题上,德国在山东问题上准备来个“金蝉脱壳”,这是德皇的“先欧后亚”的战略所决定的。德国驻华领使马尔参向袁总统提了建议,就是将青岛归还给中国,中国对德国对青岛投资给予补偿,同时希望为德国选择一个适宜的港口,在袁世凯来看来这简直就算是捡了一个大便宜,这个方案相对于中国政府以前所签订的协议实在是太优厚,袁世凯为此派人与德国接触,可是对胶洲早有野心的日本绝对不允许这种幕后交易损害大日本的利益。结果袁世凯收到了一份日本驻华公使的警告信,袁世凯胆怯了,可就这在这个时候,杨洪森来了,他的目的就是把日本的事给搅黄,将山东置于中国或者美国的控制之下,当然这中间最关键的就是让袁世凯参加一战。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