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方面外交部新闻发言人透露,军政府已经设立了廉政公署,并向外公布举报地址、电话。
孙中山在中央日报对此事向国民致歉,在新闻局极力做正面宣传,力求减少负面影响。
此事件对孙中山没有任何影响,只是那些政府官员却倒霉了。
南京留守政府议会表决通过了《公务员行为准则实施细则》,该准则在中央日报,以党内、外报刊上进行公示。
对于南方的“清廉政治”北方段祺瑞只能苦苦一笑。
“这南方政府还真有钱3500万元。”
北洋政府不要说是3500万元,你要能从财政部挤出100万元那简直可以说是袁世凯显圣了。
段祺瑞与黎元洪的矛盾已无法调和,段祺瑞虽然这么拖着,但是黎元洪却早动了免除段祺瑞一切职务的心思,可是他的大印被徐树铮给借跑了,黎元洪干脆通电全国废了段祺瑞的国内、外所有职务,并且电请孙中山、杨洪森来京。
北洋的干将们一听都不干了,纷纷通电不承认黎元洪对段祺瑞的命令。直隶随即风云突变,部队频繁调动,形势陡变,吓得黎元洪惶惶不可终日。他没有什么新招数,只得恳请北洋派元老徐世昌出来组阁,圆滑的徐世昌却坚辞不就。黎元洪又找王士珍,王士珍则以曾劝黎元洪辞职为嫌回绝,黎元洪又请李经羲出来组阁,李经羲吓得躲在天津租界不敢出来。
此时,一直在徐州练兵修武的张勋突然打来电报,表示愿进京调停,黎元洪喜出望外,张勋可是独立于北京、南京的第三大势力,张勋在南、北都吃的开。但是张勋尾巴一翘,段祺瑞就知道他要干什么。
黎元洪这边立即复电张勋进京,并派出专车到徐州迎接张勋。
张勋来了,而且还带着3万大军,段祺瑞没有想到张勋的实力膨胀的这么厉害,能养这么多兵。
对张勋来说不过3万而已,他在徐州还留了4万种子,现在南京所属七省内那些合法经营户因为高额的税收基本处于亏损状态,而私下烟土贸易,军政府毫不留情的扫荡,然后把那些商人抄的连裤衩都没有。对于这些苦难的烟土商人来说北方才是他们希望。作为中国老牌烟土种植商,张勋拥着产量和价格上的优势,光靠烟土贸易他每年净赚千万元,别说养7万人,就算10万人也不成问题。
张勋从袁世凯称帝中认识到袁世凯称帝并不是他到台的直接原因,最重要的就是他与日本乱签什么协议,在他看来就算要签协议,也应该等到天下坐稳才签,老糊涂了啊。
段祺瑞没有想到张勋带了这么多兵“上洛”。
他哪里知道张勋搞的是“兵农一体”,如果放在一千年前,张勋拉个20、30万人也不成问题。
这么粗的一个笨伯来到了大北京,段祺瑞有些头大,他应对之策是借款增兵,具体操办由其心腹爱将徐树铮来完成。张勋的鞭子兵绝对不能小看。
过去的历史已经成为历史,能在杨洪森榻边还能安然无恙,仅仅兵多是不行地,“张家军”所面对的都是一群,猛如虎,恶如狼的“皖军”,虽然他们已经换“马甲”叫国民革命军,但是本质并没有变。
黎元洪初始为“张家军”空前强大而感到兴奋,可是转眼间他目送着张勋进入了紫禁城。
段祺瑞听到笨伯进了紫禁城大喜过望,他找到王士珍向冯国璋吹了风。
再造“共和”这种出风头的事,不能每次都让段祺瑞先,所以冯国璋电令各部准备,张勋敢在京城亮出小旗,就打的他连他娘都不认不出来。
段祺瑞比冯国璋想的要远的多的多,冯国璋只能看到二步棋,他段瑞当真已经看到七、八步了。
这正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杨洪森在干什么?他刚把鸟枪架起来。
第六章 早点摊子继续关门中
黄雀?段祺瑞如果是黄雀,那么杨洪森这杆子鸟枪就是专门用来对付他的。
杨洪森发现这年头人都疯了,前面刚死了一个皇帝,现在又有人准备重开旧例,也不想想这是什么年月,现在可都20世纪了,皇帝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张勋走了杨洪森依然高兴了一把,这趟张勋估计回不来了,就算回来那也半残,杨洪森一早就想把苏北吃下来,将两淮的盐税完全置自己的控制下,当然这样做也失去另笔大买卖,但是杨洪森不在乎,他大可以将生意放在别的地方去做。
“‘越北’可是颇不太平……”
北京正在发生事杨洪森无心插入,他现在还有自己的事要处理。宋教仁死后党内再次大洗牌,作为党内的一支重要政治派别,杨洪森致力于地方政权控制,而不是中央的控制。中央的民主化对杨洪森来说还是有好处的,政府机关开始变得散漫、混乱。孙中山在中央政权的管理上下了心思,但是他不得要领,使得他的工作无法进行下去,黄兴在南京工作期间,因为协调党各派别,以及几处关系,在繁重的工作压力,终于病到了,他的病根源来自于多年来革命工作的奔波,黄兴的病倒,谁都看的出来这个革命元勋离世的日子已不远了。
“三巨头”的时代随着宋教仁的意外身亡就已经解体,而黄兴病倒对渐入佳境的孙中山无疑又是一次重大的打次,孙中山失去了最为信任的政治伙伴,此时在党内能给予他大力支持的只有杨洪森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