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三个月里,杨洪森可不全都考虑着泡妞。
欧洲方面协约国与同盟国再次处于对峙中。杨洪森通过中介人向德国人提供了中国在生物化学领导研究的最新成果。在这一领域中国人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德国在使用毒气弹前到处散播着迷雾,英、法虽然也知道德国人要使用毒气弹,但是为了捍卫骑士精神,占领道德的至高点,决心后发至人,这样一来德国出手了,世界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毒气战拉开序幕,杨洪森这个时候也忙了起来—“赚钱啊!”
辫帅张勋终于在北京动手了,他迅速控制了北京城,接着扶出清末帝溥仪,康有为等一班保皇党大声地鼓吹着君主立宪。
康有为的行为引来了梁启超的大骂之声,一怒之下梁启超乘船去南京了,来个眼不见心不烦。
京津地区很快就成为战场,出手的一方是段祺瑞,另一方是张勋。
张勋指挥部队猛攻天津,这里是段祺瑞大本营,对张勋来说天津制造局是他长期控制京津的保证,就算他不能控制天津制造局,只要有了天津港口,他可以直接从国外购买弹药。
张勋可劲地砸银子,赏烟土,士兵们奋勇向前,历史的一幕在此时调了个,段祺瑞在徐树铮的保护下,带着残余部队乘日本货船投了东北。打跑段祺瑞后张勋一下子拽了起来,满清的遗老遗少们也都来到了金銮殿,张勋因战功加封了护国公。
溥仪下诏书命直隶总督曹锟交出兵权。
冯、曹二人没有想到,去打狗的老段,被狗咬了,早知道会是这样,他冯国璋绝对会援手。
“交出兵权开毛玩笑。”
双方话不投机,分外多,开打。
只是他没有想到这些鸦片鬼子打起仗比皖军也不多让,为了那二两烟土,他们真敢身背炸药和你撞。
冯国璋、曹锟为了更有效的打击敌人,保存有用之身,遂转进至保定一线。
夺取首都北京后,护国公张勋为了复兴大清王朝频频出拳。撤至张家口的皖系部队被打分撤至绥远、热河。退守保定的冯、曹二人被张“猛人”一个驱逐到了山西,一个驱逐到了邢台。
为了扫清北洋势力,巩固刚刚恢复起来的大清政府,张勋猛抓壮丁,疯狂地扩充部队,一下子拉出了二十万人的部队。
北方乱成一片,南方的革命党人顿时来精神,这又是一个千载难逢好机会,
原来在杨洪森眼里不堪一击的张勋对付起北军来变的如此生猛,简直可以说是霸王重生,这让南京将领认识到他们已经很强大了,连张勋这种二流武将在北方都能来自如风,更何况他们一流武将。
南京方面连夜召开军事会议,拟定了三路北伐的计划,第一路熊克武任总指挥出川北入陕甘;第二路张孝准指挥沿平汉线自湖北入河南;第三路由杨洪森亲自指挥沿津浦线直取徐州。
军事会议结束后杨洪森乘火车至蚌埠。李烈钧当天晚上一夜未眠,守在陆军部。
担任第二路总司令的张孝淮在收到南京方的指示后,立即召集将领,调动部队,分乘火车向信阳集结。
国民革命军进攻信阳时,当地驻军主动脱离战斗放弃了信阳。
南军夺取信阳后,北方的形势因此变的更乱了。
段祺瑞在沈阳主动致电冯国璋,建议两人先合兵围剿张勋,再与南军决一死战,段、冯遂结成同盟。段祺瑞同时向日本求助,希望提供军械,同时请求日军出胶济线,阻击南军北伐。
日本在清帝、北洋、国民党三者间继续漂亮地走着钢丝。
段祺瑞在东北派发任免书,收编数万东北胡子,加之东北驻军,共计十二万,出山海关逼入京津。驻守在山海关的八旗子弟一战即溃,只有数人以死殉帝。冯国璋由大名北进保定,曹锟补充了人马后也从山西杀出来。张勋虽号称二十万人,能战的也就他的那些子弟兵,其余的都是乌合之众,很快各线战败的消息频繁的传到紫禁城内。年青的溥仪被吓坏了,康有为劝说溥仪到日本领使馆暂避,惊慌失措的溥仪在康有为的陪同下走进了日本领使馆。
第十一章 第三季终于出来了
一夜之间清军各部灰飞烟灭,驻守北京的张勋得知杨洪森背夺取徐、兖后,准备依托京津做着最后的抵抗,但是他手下的士兵却不愿打了,他们纷纷丢下手中的枪脱离了战斗网位。
张家军二十万的泡沫被刺破后,大军迅速缩水,当关内、关外的人马齐集北京城下的时候,张勋只剩下不到六千人了,这些人都是他在苏北发家时的老兵。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张勋看着这些还没有走的老兵,眼泪忍不住地往下流。
现在他算是明白过来了,大清已经成为旧时代的代名词。
那些大清子弟一个也靠不住,有肉吃的时候都来抢,挨板了就全跑光了,大清王朝不亡真是没有天理。
张勋让人把搜刮出来的烟土散了出去,然后大摆酒宴。
“皇上怎么样了?”
“报大帅,皇上已经暂避进了日本领使馆。”
日本人,想到日本人张勋就来火大,“这群王八蛋,明着说支持他,暗地里向段祺瑞提供枪支弹药打老子,现在又充好人,这群日本杂碎。”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