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民国立志传_黑胡子【完结】(281)

  当他睁开眼睛,扶正破碎的眼镜时,周围炮声、机枪声、步枪声不绝于耳,而整条铁路正在燃烧。

  “战况……”

  “师团长,我们遭到了中国军队的伏击,我们的重武器半数被炸毁,伤亡惨重。“

  说话间天空中又传来一阵尖叫声,又一遍地区遭到了覆盖,火海之下日军士兵尽数阵亡。上彬博文碎碎地念道,“这到底是什么武器啊?”

  “师团长阁下,请允许我带领忠勇的帝国勇士将那些卑微中国人击退吧。”沟口红眼睛说道。

  上彬博文肯定这是一次有预谋的伏击,但是沿途的警备部队干什么去了,这么多中国军队潜入胶济线两侧,陆军方面尽没有获取到任何情报。“撤出战斗,立即。”

  士兵伤亡惨重,重武器不是随同车皮被炸毁就是还放在车皮上,而对方的火炮密度很高,再加上那种会尖叫的大杀伤力火炮,上彬博文果断的下达了撤退的战斗命令。

  日本师团在胶济遭遇让青岛方面大为震惊,因为他们事前没有收到任何的汇报,胶济线上的警备部队是干什么吃的?情报部门的探子都在哪里?

  青岛街上日本浪人在漫无目的行走在街道上,突然传来的爆炸声,日本侨民们惊恐地四处寻找着掩护。实际上他们已经有半年时间没有受到袭击了,那些中国恐怖分子又回来了。青岛城内又传来几声爆炸,开会的军官大骂起来,很显然他们对青岛的清理还不够,还有大批危险地中国潜伏分子在城内。

  “我早就说过应该将中国人统统地杀光。”

  “把中国人都杀光了,谁来给我干活。”

  “我看那些朝鲜比中国人温顺多了。”

  朝鲜人比中国人温顺,好像并非如此,只是朝鲜独立运动分子的行动没有这么疯狂罢了。

  “天皇军队受到了挑衅,我们要让这些中国猪知道我们帝国军人的血不能白流。”

  这些激进的军人考虑的只是如何报复,如何向国内加派援军,却不曾考虑过擅自行动,而且导致失败的责任承担问题。

  这件事惊动了天皇,因为日本在中国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损失,军部不可能将此事捂住,天皇感到异常气愤,至少在内阁会议中天皇一再要求追查相关将领的责任。

  比起青岛驻军的损失,内阁还要考虑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由于驻军受挫山东兵力空虚,中国军队正在进一步展开军事行动,日本将可能失去已经到手的山东半岛。

  陆军大臣做了汇报后主张借此机会将战事扩大,天皇本人却有着不同的观点。不过政府要在未来的谈判中获取主动,也就是说陆军的进一步军事行动仅限于山东一省。但是陆军并不打算贯彻天皇所谓的“不扩大”的主张,只要条件许可他们便采取行动,因为这一切都是为了大和民族谋求必要的生存空间。

  青岛的部分将领收到了内阁的处罚,但是由于处于战争时期,这些处罚并没有得到落实。

  日本公使向南京政府提出抗议,要求中国政府对济南、胶济线日本、青岛袭击等事件做出解释,他们甚至拉上了英、法,日本正在为进一步的军事行动争取时间,因为派遣军尚在途中。

  第十五章

  “这是对帝国的挑衅,你们必须将杨洪森解职,并且马上交由我们来处理,否则我们将展开全面行动。”

  “亲爱的大使先生,如果你们要采取军事行动的话,你们大可行动起来,不过你们要准备好阵亡10至20万帝国军人的准备。”

  “王桑!”

  “依滕领使,你们公开支持北京政府,阻拦北伐军北上,残忍杀害我方谈判代表,袭击我方军队,这不正是贵国向我国政府出去了宣战书吗?”

  “什么宣战书,王桑,你这是在激化两国矛盾,所以请注意你的用词?”

  “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依滕领使,让你们的帝国军人离济南远点,否则你们失去将不只是帝国的颜面,士兵的生命,还有在华的所有利益。”

  南京府再次向日本政府提出抗议,要求日军无条件撤军,停止对中国军队的进攻。

  南京政府为了息事宁人,孙中山要求北伐中的杨洪森部停止对日军事行动。正如日本激进派军人为了大和民族生存所做出的擅自行动一样,杨洪森并未理会孙中山的命令。

  美国人不愿意卷入与日本人的正面冲突中,因为他们看不出中国有任何胜利的希望。再者,美国单方面与英、日对抗是愚蠢的。

  英国对日本采取着绥靖政策,借此平衡远东势力,扼制美国在华的扩张,杨洪森被赶下台是他们最想看到的一幕。但是,日本的军事行动不如他们宣称的那些负有成效。在最近一系列的军事冲突中,日军累计阵亡人数过万。驻山东的军队在中国人进攻下基本失去了战斗力。英国人在失望之余,积极斡旋,劝说中国政府立即撤军,将相关人员交由上海万国法庭处置,比如头号肇事者杨洪森。

  英、日不可能不知道杨洪森在南方的地位,但是他们仍然如此这样去做是为了让南京政府在其它方面做出更大的让步。

  杨洪森相信要想战胜万恶的英、日帝国主义,就要依靠广大地人民群众的力量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