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民国立志传_黑胡子【完结】(29)

  “当然。”

  “你肯定这里不会出现叛徒?”

  “这里的老板是我们会里的老同志。”

  “你是什么会来着。”

  “岳王会。”

  “我能问一下谁创立的吗?”

  “陈独秀等同志组织建立的。”

  杨洪森差一点就成为了第一个因喝茶而突然死亡的穿越众,陈独秀这个名字熟悉的不能再熟了,学过党史的人都知道,这家伙不是扩共产主义的,他怎么在搞资产阶级革命。

  “你莫非认识仲甫先生?”王之徽发现杨洪森的表情极为古怪。

  “久仰其大名,只可惜我认识他,他不认识我而已。”杨洪森这句话虽然是大实话,不过在王之徽看来杨洪森可能认识陈独秀。

  杨洪森与王之徽谈论间徐锡麟推门而入,“公务在身,来迟一步,玉琨贤弟多多见谅。”随徐锡麟一同来的另有陈伯平(别号“光复子”)、马宗汉(别号“宗汉子”),也一同走了进来。杨洪森起身向他们抱了抱拳,对于陈伯平、马宗汉的名字,他并不知晓,他又不是搞中国革命史的,不过他可以肯定,这二个人与王之徽都是核心成员。

  徐锡麟介绍说道“这位是陈伯平,这位是马宗汉。”

  杨洪森,“在下杨洪森,两位大名可谓是如雷贯耳,今天得见,失敬,失敬,请。”

  “请。”

  “杨兄,既是革命党的志士,为何不与我们联络,也好共举大事。”陈伯平开门见山道。

  “你认为杀手有必要与目标联络感情吗?”杨洪森满脸堆笑着,虽然他不喜欢赌,但是他还是大大的赌了一把。

  陈伯平略显不满,“不知是何人派你来此。”

  杨洪森,“这种事你又何必去问我是谁派来的呢!”

  马宗汉,“既然这样我也不问了,大家都是革命同志,当精诚团结,我认为大家彼此间应当相互沟通,以免出现不必要的误会。”

  “误会有时是不可避免的,比如这次吧,如果您没有那么早早的离开,你很可能将成为曹如芳,当然这件事的前因是我造成的,可以你们是不是应该对自己身上找问题呢?”杨洪森可不愿意在这个问题上过多的纠缠。

  “有话就直接说吧,这里的都是革命同志。”徐锡麟说道。

  “那我就是冒犯了,组织内同志在纪律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应该做到不该说的不说,不该做的不做,而我们的同志是怎样的呢?我们是在准备起义,不是在过家家,我们是坚定的革命者,不是一群乌合之众。那么庄青和不过是一个组织内的外围人员,他又是如何知道起义事情的呢?”看着这三个革命家,杨洪森脸上严肃了起来,“革命难道就如此儿戏吗?”

  第十九章 我惭愧,我有罪

  屋里异常的寂静,不管是马宗汉、陈伯平,还是徐锡麟、王之徽都是眉头深锁。

  徐锡麟半天才说道,“杨兄弟说的好,看来我们的组织要进行一些必要的调整。”

  “在我看来目前的起义条件尚不充分,需要重新谋划。”杨洪森再次抛出一枚炸弹。

  陈伯平忙道,“不可,此事我们已经一拖再拖,如果就此而止,此事若泄,只怕以后断无成功的道理,更何况浙江那边也已在准备之中。”

  浙江那边,秋瑾吗?杨洪森把这两件事联系起来后,沉封的记忆开始逐渐清晰起来。“不然,如此盲目暴动,只会造成同志们不必要的伤亡,以在下看来,我们要做就做到一击必中。”

  “可是目前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陈伯平说道。

  “这不是理由,难道我们要为了一次失败的暴动,而牺牲如此众多优秀的骨干,这样值得吗?”杨洪森看着他们问道。

  徐锡麟,“此事我已安排妥当,我们发动起义后,新军、江防营都会加入革命的队伍。”

  杨洪森心说,新军、江防营都加入吗?徐锡麟你是不是太有信心了一点。“我们的同志能完全控制新军和江防营吗?他们在我们起义后能即时的配合我们吗?另外,我认为起义要想成功,有必要将清军在城内的武装力量调出。”

  徐锡麟,“新军和江防营那边都有我们的同志,且他们与我有八拜之交。”

  杨洪森听后摇了摇头,“且不说新军和江防营,我们直接控制的武装力量有多少。”

  “虽只有千余人,但可抵数万大军,我们枪枝弹药充足,另置有山炮数门。”

  “如果你们认为准备已经十分充足了,那么就只剩下最后一个问题,举义前的保密问题。”杨洪森开始将自己一些不成熟的想法说了出来,大家就着冷菜边喝边谈。这次秘密会谈时间很长,因为杨洪森对起义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在相互交流,已经把徐锡麟的这次起义搞的清清楚楚,按照他的话来说,此次起义万全俱备,只欠浙江方面及时的响应。同时,杨洪森经由徐锡麟、陆伯站、马宗汉三个为介绍人加入岳王会,一同参加起义,他还给自己取了一个别名‘漂泊客’。

  徐锡麟,“目前恩铭要我们力捕革命党,甚至要全城搜查,杨贤弟有何高见。”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