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支持苏俄只是因为列宁对中国人民所表现出来的友好。
杨洪森支持苏俄一方面是因为红军将取得内战的胜利;另一方面是苏俄满足了杨洪森一部分领地要求。
苏俄在远东只有几支游击队,他们并不是清一色的布尔什维克,很多俄国人只是因为家园受到外国干涉军的抢掠才不得不拿起武器,但是他们无法抵挡装备精良的白军以及日、美干涉军。
在远东美国共部署了7000名士兵,日本最初部署了4万人,随后增加至7万人。
日本夺取了伯力、海参崴以及库叶岛南部。
按照1919年1月《中苏北京协议》的规定,俄罗斯苏维埃政府即日起将帝俄在《北京条约》、《爱珲条约》侵占中国的1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归还中国。要说明的是苏俄政府只是将土地归交还给中国,铁路等基础设施折价分五十年偿还苏俄政府,期间由双方共同经营和管理。通过《补充协议》南京政府应支付的款项除部分用外汇外,其余均以农产品的形式支付苏俄政府。
协议签订后,苏俄再次对中国发布声明。
美、英政府都闻出阴谋的味道。
南京国会曾就协议内容争吵了整整一个月,最后孙中山拍板与苏俄政府签约。
杨洪森考虑到斯大林上台上可能存在毁约,所以才要求苏俄公开立约并对此做出声明。
美、英、法等国虽然私下都许诺在未来将伯力、海参崴、库叶岛交换中国,但他们不要说签订公开协议,就连秘密协议他们不肯签,光嘴巴说有什么用,口空无凭。
美、英为了引诱日本向西进军与日本密约,将苏俄远东土地割让给日本。
可是日本的目标不是苏俄西伯利亚,而中国的东北。
伯力、海参崴不过是进入东北的跳板,未来朝鲜冲突时暗藏在中国人身后的伏兵。
第三章 日本禽流感
美国的干涉军的前景有多不确定因素,如果威尔逊能连任,美国对苏联的干涉可能将会加强。如果威尔逊不能成功连任,那么美国将一下子缩回去,美国对苏俄的军事干涉将宣布结束。
而对德宣战再加上十四点宣言,成为了威尔逊连任的政治资本。
那些战争商人、金融家们将会为威尔逊的连任提供足够的竞选资金。
只要这次和会能够圆满的完成,威尔逊总统的宝座就如同杨洪森总理宝座一样的稳固。
中国问题也是本次和会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和会还没有开始中国的抗议就一封接着一封。欧洲留学生看到日本留学生那样实在忍不下这口气,纷纷来到中国代表团居住的宾馆外,向孙中递交请愿书,他们甚至进行游行抗议和会对中国政府的不公正待遇。
孙中山本来已经准备接受2个席位的命运,可是形势变化的很快,很多代表或多或少都受到外界情绪的影响主张退出和会,就连远在中国的杨洪森态度也发生改变。
英、法政府的压力巨大。
孙中山不但在欧洲华人中的影响巨大,甚至在欧洲人中也有一定的影响力。
很多社会名流都公开声援支持孙中山。
从美国匆匆赶来的顾维钧向孙中山提出几点意见,孙中山做出了离开巴黎回国的准备,美、英、法决定向中国妥协,但是日本声称如果中国获得3席,那么他们就退出和会。
孙中山听闻日本的举动后,愤怒的敲击着桌面。
在中国与日本之间,美、英、法最终选择倒向日。
美国总统威尔逊当然不希望中国退出和会,没有中国代表参加的和会是不完整的。
威尔逊向孙中山私下许诺“全力支持中国的正义要求”。
孙中山之前就多受威尔逊十四点宣布的迷惑,认为其是一位正直地好人,遂接受了威尔逊的意见,同意2席的安排,和会前的一场席位风波也就此划上了句号。
在和会上受到不公正待遇的又何止中国一家,报纸上威尔逊上被刻画成了长鼻子的皮洛曹,他昂着头拍着孙中山的肩膀好像在许诺什么。
正如威尔逊所许诺的那样,中国问题在和会开始的第一天就进行了讨论,可是奇怪的是中国被排斥在第一天的讨论之外。威尔逊再次对日本进行了妥协,虽然日本被中国赶出了山东,但是仍有机会不费一枪一弹就能把山东夺过来,大战期间日本与英、法签订过数份秘密协议。
第二天的讨论中,日本代表声称,山东问题是日、德间的问题,与中国无关,且中国在参战后与德国仍保持着极其秘密的来往,严重损坏的协约国的利益,日本企图在讨论中继续将中国代表排除在外。但由于和会议事规则明白规定,“最高会议”在讨论五强以外其他国家的利益时,应邀请有关国家代表列席。
日本指责中国与德国苟同实在缺乏充分的证据,而美、英也不想过多的深究此事。战争期间英国上层中的某些有识之士认为这场战争对英国来说将是一场可怕的灾难,便力图回避战争,试图通过上层交流,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如果太深究,可能会把这些人也给带出来。
日本代表牧野要求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无条件”让予日本。不过,此时山东已在中国人手中让中国吞出来恐怕没有那么容易,
日本代表牧野进一步威胁道,“无条件地获得德国在山东的权益是本国政府的最后决定,对此决不能有任何更改,如果这—要求遭到拒绝,日本代表团就拒绝在国际联盟盟约上签字。”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