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期待着伟大地天照大神展示一下小小的神威让他患在癌症或其它不治之症。”
正所谓好人不长寿,坏人活千年,杨洪森认为他介于好人和坏人之间,活100岁要求太高了,但是活到99岁应当是可以被上帝接受的。
他从来不相信上帝,但是他的夫人宋美龄却是一位虔诚的信仰者。
“上帝实在是太伟大了,他让我感觉到自己像是撒旦。”
在中国从来没有星期六、星期天,所以并不存在公休,杨洪森公休的提案得到了广大议员的赞同。在公休法案提出后的第×个休息日,杨洪森陪同总理夫人,参观了南京中央福利院,这是宋美龄爱心大发现的产物,这里收容了近1500名因各种原因而失去家庭的孩子,总理夫妇与院方领导亲密会谈,与孩子一起嬉戏并合影留恋。
星期天虽说是公休日,但杨洪森别想有半分轻闲,因为他必须与宋美龄保持一致。
宋美龄专注于妇女、儿童的权利的维护,公共卫生等事业的发展,她还是上海红十字协会的名誉主席,多家著名女校的名誉校长。当流感在中国流行开来的时候,她曾亲自为那些孩子发放药品,她在国内形象非常之好,但是宋庆龄对她的这个妹妹种种举动评价不高,“她并不真的想帮助那些人,而是某种虚荣和野心的产物。”
宋美龄希望用她方式来改变中国的世界,她希望杨洪森接受西方的一切。
在孙中山还活着的时候,宋美龄是无法实现她心目中理想化的未来,所以现在他总是报怨中国改革太慢了跟美国无法比。
中国能和美国比吗?等她那一天出访纳米比亚就知道中国的好了。
宋氏三姐妹最近一直在上海陪着宋嘉树,孙中山、杨洪森期间都来到上海,宋嘉树经医院检查患有胃癌,年初病情有所好转,近来病情又开始恶化。孙中山将南京的事务交由杨洪森,去上海陪在他老友身边。等杨洪森到上海的时候,宋嘉树已经病逝,杨洪森协助孙中山处理了宋嘉树的丧事,宋嘉树的病逝,在短时间内对孙中山造成了不小的打击,而杨洪森很乐意在这段时间帮助国父挑起重担。
对于国内的整风运动仍在继续,担任国家安全局局长陈其美,毫不留情地打压着他的政敌们。
对此杨洪森睁着眼,闭着眼,对于那些无关紧要的人任由陈其美处理。
放任陈其美的后果就是政治斗争的扩大化。
从上海回来的孙中山对陈其美在党内造成的人人自危的情况提出了批评。
民主、平等、自由这是孙中山毕生所追求的,他反对绝对化的独裁。
孙中山与陈其美的分歧越来越大,而杨洪森则在一边继续添柴加火。
国会议员,国民党胡绍华对陈其美提出弹劾,杨洪森将此事轻轻一压,就引来了更多的弹劾之声,部分议员对杨洪森包庇陈其美在国会上提出质疑。胡绍华对陈其美的弹劾有十几条,每条都是上纲上线。这让陈其美极为恼火,遂派人将胡绍华刺杀于家门口。
这事陈其美原本做的很漂亮,可以说是神不知鬼不觉,但是有人怀疑这是陈其美所为,并对此进行调查,孙中山也对此事件极为重视,胡绍华不但是一位国民党员,同时与民主党人交好,在第三党派中有一定的影响力,而且此人声誉较好,无故被刺于家宅前,引起了多方猜测,而陈其美有着重大嫌疑,当然也有人怀疑此为杨洪森所为。陈、杨二人关系密切,且两人都有犯罪前科。
日本人发现这次确是搞掉杨洪森的好机会,某些国会议员对杨洪森提出不信任案。
在孙中山的批示下司法部门随即进入,陈其美暂停一切职务。
不管陈其美做的再怎么漂亮,国家机器开动起来没有什么查不出来的,事情很快就查清楚了,不过出于对陈其美的保护,此事未进行公开,孙中山私下与陈其美的会面中要求他主动向国会请辞。陈其美接受了孙中山的建议。虽然整个调查仍然在继续,不过相关人证、物证都被清除了,使得陈其美有犯罪嫌疑,却无犯罪事实,“胡绍华遇刺案”顿时成为民国又一悬案,而陈其美则在事后向内阁提出辞职,回到了上海。
第十八章
杨洪森将他一直以来最亲密政治盟友从南京这个权利的中心给踢了出去。
借着这次机会,杨洪森在党内进一步展开了整风运动。大张旗鼓的开展起了改革。
“国家应该逐步建立起一整套适合经济发展的法制体系和政治架构。”杨洪森还进一步提出“国家必须克服个人独裁专制,不能由一党或一人决定国家的一切。”
南京方面对改革表现出了极大的决心,美国方面也开始给予中国方全面的帮助。
改革的结果是越来越独裁,而民主却越来越遥远。
经济改革离不开法制改革,法制改革离不开体制的改革。
鉴于美国“三权分立”的优缺点,孙中山结合本国的实际提出著名的“五权分立”。不管他是搞三权还是五权,杨洪森都带头支持。
《中华民国民法典》的制订同样具有重要意义,虽然他直接照搬了《德国民法典》。据杨洪森所知《德国民法典》很强大,干脆就拿过来,也不用在琢磨另一套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