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洪森南下河南后,倒霉的人一批接着一批,囤粮居奇的粮商遭到严厉地惩处,受到处罚官员是一家连着一连,尽管中央在河南的又狠又准,但杨洪森的眉头却怎么也舒张不开来。最近河南、山东两地出了一个孙二哥,在两省之地到处杀富济贫,两地流亡的百姓纷纷来投,搞的国府在河南、山东两地形象大跌。
孙二哥是谁?
其人叫孙岳,孙是山东人,据传其祖先是抗清名将孙承宗,因为山东出了个武二郎,故此乐于被称为二哥,孙岳对这个称呼十分满意。少年时看一老者受欺压,不由分说就提刀来打抱不平,并声言如果拒绝他拔刀相助,就把这老者杀掉,结果他飞檐走壁干掉了老者的仇人,人家对他这个恩人却避之犹恐不及。
孙岳任侠仗义,头脑简单,与其说是一个政治人物,不如说是一个武林豪侠。
这样一个人物让杨洪森都哭笑不得。
此人,好吸食烟土,因为全国禁烟,而外购烟土价格惊人,他便在自家的宅基田上种了那么一片。
他本人豪爽惯了,与手下的士兵将领都称兄道弟,只要有钱便与众兄弟大口的吃肉,大口的喝酒。
因为其仗义豪爽,手下的士兵也颇有战力,冯玉祥遂与其结交,西北军进入直隶后,他被冯玉祥留在了山东。为此孙二哥,特感激冯大哥。
山东旱情暴发后,他看到一些地方的官员不作为,而富人们喝酒吃肉,而农民却无粮裹腹,便召开军事会议。
孙岳执剑大声道,“老子准备杀富济贫,救黎民于水火,你们是什么意见。”
从校官齐声曰,“一切全凭二哥定夺。”
他的部队到是挺齐心,什么三民主义,什么政治委员,全被他锁了起来。
别看他头脑简单,干起活来还真不简单,在山东的地面作了几十起大案,愣是没有人怀疑到他头上。河南出现大批流民后,他带着部队越境进入河南杀富济贫。
那些冯氏官员哪敢去招惹“二哥”,人家那是杀富济贫,那是解救黎民于水火。
虽然他的贫解决了,但是黎民却更加水深火热了。但是他本人却自我感觉良好,看到欢迎的百姓,他有着一种充实和满足感。可是百姓真的欢迎二哥来救他们于水火?非也,他们只能通过这样的活动形式传达一个信息,就是这里没有富可杀,也没有贫可济,大伙的生活都还过的去,“二哥”您老人家到别处济贫、救民吧!作为民国仅存的豪侠义士,你不让他散发一下“侠气”就等着被“二哥”被杀富济贫吧。
杨洪森进入河南到达开封,孙岳得知后,自己主动到了开封投了案自首。
“此事乃我孙某人一个所为,与他人无关,人头在此,总理要拿可自取。”
杨洪森本来是准备杀了孙岳,不过见到其人后又改了注意,“这家伙杀了他着实可惜了。”
河南省长刘郁芬看到孙岳准备慷慨赴死的架式急的不停地向他使眼色,可孙岳压根就没有瞧他半眼。
刘郁芬瞟了一眼杨洪森,后者正端坐在那儿悠闲地品着茶。刘郁芬不知道杨洪森心里在盘算着什么,他心里估摸着孙岳的事可能有转机。
孙岳自己送上门,但杨洪森却什么也不说,这下孙岳急了。
刘郁芬心里直叫苦,“我的二哥唉,你就算死,你不用这么急着找死啊。”
第二十五章
“姓杨的,你想抓老子,老子自己来了,你要杀就杀,老子皱皱眉头就不是好汉。”
孙岳满口老子,杨洪森却也不生气,只是越加觉得此人可爱,此人将河南、山东两地搞的乱七八糟固然有过错,但是为政一方的刘郁芬等人过错也同样不小。
“你知道我为什么抓你吗?”
“因为我为民请愿,为官府不容。”
“你杀富济贫到也有些日子,到是救了多少人啊!”
“活人无数,那里记得那么多。”
“这么说你这是承认两省的案子都是你做了呢?”
“你也不用去寻旁人,正是我啦。”
“我原以为你是三头六臂,孙猴子般的本领,今日看来你一个人却也做不了这些大案。”杨洪森摆了摆手,“你以为我是谁,你们做了什么,我可都清楚的很,至于你孙师长,从现在开始你已经被解除职务了,至少杀不杀你,那不是由我个人说的算,国府是有法律的。”
刘郁芬心道,他一路上也没看他依照王法办法,反到是今天讲了一回王法。看到孙岳还要说些什么,刘郁芬连忙吩咐道,“还不将孙岳请出去,这个样子成何体统。”
孙岳在开封接受隔离审查,该师移驻接受整编,原参谋长徐永昌接任为师长,时徐永昌到孙岳处时日不长,因为整编军队孙岳身边缺少干才,恰巧徐永昌同学来投,孙岳便委以重任帮助其训练部队。
徐永昌接到任命后,带着被点名的庞炳勋乘车来到开封。
徐永昌真不清楚这支部队是怎么躲过第一次全国陆军整编地,孙岳“杀富济贫”作为参谋长的地他劝说过无效,便准备去南京。孙岳自己跑到了开封自道时时将部队交给他管着,等待中央和冯司令的进一步指示。徐永昌最后等来的是中央对其的任命。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