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府继续在民主党与国民党的联合执政下,孙中山挂了个××委员长的虚衔。
孙中山已经被检查出患有严重的肝病,杨洪森建议其去欧美治疗,都孙中山给拒绝,在他看来只休养几个月就好了,可是杨洪森怀疑孙中山患的不是严重的肝病,而有可能是早期肝癌,经过上海方面的确诊孙中山的肝病非常严重,即使医生都说不是肝癌,杨洪森自然不会跳出来说老孙得的是××病。
孙中山对于杨洪森乱花钱还是有非常有意见。
二五计划提出的总投资为230亿美元,相当于中国数十年的财政收入,为了二五计划的顺利完成,全国人民都是勒紧裤腰带,他孙中山不能搞特殊化。
二五计划出来后,孙中山亲自把关,对于个别项目甚至亲自考察。
他桌上的电话都直接财政部和计划委员会,中央银行财政部的账户上存有40亿美元,这笔巨款让所有人的都不敢有丝毫怠慢,这笔钱国会盯着,全国人民都盯着,这钱怎么用的,都要报经国会审查委会员,然后在新闻发布会一一公布。
戏剧性的是这笔巨款却在孔祥熙的分管范围之内。
以前孔祥熙钱过手的时候都有些小动作,这次的数额太大了,盯的人太多了,没有绝对的把握他不敢出手,孙中山狠起来也是辣手无情。
宋蔼龄与他一早就有分工,钱的事他孔祥熙不沾手,一切全由宋蔼龄处理。
为了增加孔院长对金钱的抗腐蚀性,杨洪森特意将其安排在这个岗位上。孔祥熙曾向宋蔼龄报怨这个位置不好干,宋蔼龄只是向他透露了那么一点,在得知这些投资款陆续进入他们口袋的时候,他的工作态度立即发生了转变。
230亿美元他也不分多,1亿美元也就够了,为此,账目出入他审查的极为严格。
也正因为如此他搏得了“铁孔目”的称号。
“我的,我的,都是我的。”
晚年潦倒的孔祥熙在自传中曾隐晦地表达了,杨洪森才是民国政府最大的蛀虫。自传发布的次年,孔祥熙死于突发性心脏病。
孔祥熙这个时候还是比较纯洁的,对于宋蔼龄私下进行了阴谋多少有些后怕。有时候他感觉宋蔼龄不应该和自己结婚,应当与杨洪森结合在一起才是正确的,这两个人真是太有共同语言了……
在民国的历史上宋蔼龄绝对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如果她是男性的话,杨洪森会考虑将她给干掉。
将国家投资收益的230亿美元洗成个人资产这是一个很复杂的运作过程,为此他请来了有丰富金融操作经验的华尔街律师团。
杨洪森从来都不是高尚的人,230亿美元是他创造出来的财富,为此他理所当然的获得相应的份额,而不是全部捐给国家,他可是深知“有权不用,过期作废”这一明言。
“我会将这些钱用于国家,放在中央银行可能会被贪没或乱用,但是放在我这里,我让她变成更多的钱,为国家做出更多的事情。”
他的确做了一件1924年最为轰动的事件,他从个人财产中捐献出了1亿国币用于教育与医疗。
在国人的心目中杨洪森是位散尽家财,一心为国,拥有高尚情操的人。
“我一直都拥有着一颗高尚的情操,只是我一向行事低调而已。”
第二章 雨一直下啊
杨洪森的高尚举动让日本军人都极为激动。
杨洪森很有钱吗?是的,他很有钱。
那么住友、三菱、三井等财团又如何呢?
与日本这些老牌财团相比杨洪森的财富好像不值一提,但是杨洪森捐献给国家的钱,比他们加起来还要多。若这些财团肯向国家捐出微不足道的1、2亿美元,日本财政将大为缓解,而人民的生活也将有所提高,但是他们没有,他们宁可花巨资扶持一位代理人,也不愿花更多的在国家身上。
“我们要夺取政权,将这些万恶的财团一网打尽,将他们的财产统统收归国家。”
财团对国内的这种国民情绪自然有所了解,他们害怕民众的力量,而这些下层的武士自然不能小瞧,当两股力量为了各自的需要相互接触的时候,日本的政治在未来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日之间的芥蒂日深,中国商人们谨慎地与日本商人保持有限的合作。
敢与日本人做生意的要么是国有控股企业,要么就是那些拥有雄厚资本的大资本家,小商人必须要考虑投资风险问题。
日本在华的贸易一直打不开局面,为此他们将纺织品价值压的极低,美国企业向中国司法机构控告日本倾销,扰乱中国市场秩序,而中国企业要求国家对他们这块进行贸易保护,增加财政补贴。这迫使日本继续走上层路线。中国市场的钥匙是两江集团,只是他们点头,那么一切都好办了。
日本如果不能将工业产品转化成利润,国民经济将继续衰退。
杨洪森没有对日本人赶尽杀绝,因为这是一笔好买卖,他可以从中获得巨额利润,同时可以有效的扼制快要泛滥的美国货。中、日贸易从第二季度开始节节攀升。
日本内阁迫于民众的压力,制订了五年经济复兴计划,以抗衡中国的五年计划。
五年经济复兴计划不但空洞,而且难以实现,关键是政府拿不出那么多的投资款,不过作为应景之物,他是华丽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