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红军在百丈关大战获胜,成都是必得无疑。”张国焘作过这样的推论。熟悉川西 地理兵志的兵家早就作过如是说。
“那么,拥重兵坐镇天府之国首府成都的张国焘的结局又该是个什么样子呢?”后人不 能不对那段历史作一番深思和测想,推论肯定会是多样的。
然而,历史是不能够假设的。张国焘终于没有能够在川西成都建立起毛泽东式的陕北延 安,新中国属于毛泽东,历史在百丈关前拐了个大弯。
话说红军在天全、芦山取胜后,即直趋川西平原而来。国民党川军总司令刘湘最精锐的 郭勋祺第144师、杨国桢第147师被红军打得稀里哗啦,溃退向川西平原。成都这个川 中政治、经济中心受到严重威胁。这时,始终坚信“得四川就可控中国,稳巴蜀就可平天 下”的蒋介石在重庆无论如何也坐不住了,他唯恐如果红军进入川西平原后,成都难保,急 忙飞到成都亲自督阵。
“娘希匹!不是说川军很能打吗?吹牛!”蒋介石骂人了。
“大家一定要同舟共济,誓死保卫成都平原!”刘湘向四川大小军阀发出紧急号令。整 个川西的地主豪绅也都万分震惊,感到危机存亡迫在眉睫,决心倾全力保住各霸一方的统治 地位和既得利益。
蒋介石命令中央军薛岳部的两个军由南向北推进立即加入战斗,川军主力必须倾全力在 川西平原组成防御阵线。刘湘急调唐式遵第21军、王瓒绪第44军、范绍增第146师等 部队到川西一线,命令赶赴西昌途径名山的四川边防军总司令李家钰所率4个混成旅,停止 前进就地布防。时国民党中央军和川军的兵力,在红军进攻的名山、邛崃一线已经集结了多 达80多个团,计20多万人。一些当地的地主、土匪、袍哥武装在刘湘的号令和组织下, 为了自身利益的驱使,也组成民团队伍,抗击红军进入成都平原。
刘湘见蒋介石到了成都,他也就不好再在城中呆下去了,只好大着胆子赶到邛崃县城督 战。他的眼睛死盯着一张挂满墙的川西地图,目光停留在邛崃县城以南仅30公里的百丈关。
“就把赌注押在这里!”刘湘下了最大决心。
百丈关,西北倚莲花、天台二山,东南靠总岗山脉,西南屏自古陈兵之地的金鸡关。就 在这西北、东南山脉的夹沟中,岷江支流临溪河即发源于百丈关西南方圆不到10公里的群 山中,向东北方向流去。沟底临溪河西北侧,一条公路蜿蜒于其间,百丈关就位于公路隘口 上。这条公路是由雅安、名山通往邛崃、成都的必经之路,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这里仍是 川藏公路的咽喉地段。
如果从空中鸟瞰这川西盆沿,邛崃至百丈关一带狭长的地形恰似一个巨人的右脚印窝。 邛崃是“脚跟”,百丈关就是“大脚拇指”,与百丈关相邻斜向西北的月儿山、夹关、三角 堰、天车坡,就分别依次是这巨脚的各个脚拇指。这个长达30多公里,宽10多公里的脚 印窝,使人联想到造物主从成都到西藏即将踏出川西盆地时踌躇的一瞬间:他的背后是沃野 千里的天府之国,面前是险峻的康藏高原,一个深浅有度的脚印,就这样形成了如今百丈关 至邛崃一带的特殊地形地貌。
从百丈关到邛崃这段公路呈西南、东北走向,公路两侧5公里左右基本上都是小丘陵地 区,海拔多在600米左右,近公路旁多为耕地,沟渠交错,岗坪纵横。当年红军在这里鏖 战时,正值初冬,这里的田地绝大多数刚种上小春作物,仅有少数的冬水田。这一带由于地 势开阔,无险可守。红军就在这样一片方圆10多公里的“脚拇指”弧形地段上,由各个 “脚拇指”分路展开进攻,与四川各路军阀进行了一次殊死恶战。史载的百丈关大战,即主 要指的是这一排“脚拇指”百丈关到月儿山、天车坡一带纵横数十公里的激烈争夺战,其次 是从百丈关沿公路向东北到治安场近10公里一线的争夺战。“大脚拇指甲盖”上的百丈关 是主战场。
“坚决把共匪堵在百丈关外!”国民党军大员顾祝同拍打着地图召开紧急作战会议。他 们明白,如果红军上了“脚背”,“脚跟”邛崃也就随之晃动,红军兵锋就可长驱直入“膝 盖”成都,一旦时机成熟就可折断国民党政府的一条腿。
在蒋介石、刘湘的督战下,国民党中央军、川军像洪水泄入这个“脚窝”。布防在最前 沿各个“脚拇指”百丈关、夹关、天车坡弧形线上的国民党守军,是川军李家钰部的4个混 成旅,共12个团。并在沿公路两侧的顺“大脚拇指”向北的大坡顶、关斗山、燕子沟、栖 霞寺、曹公庙、挖断山、熊店子、胥冲头、鳝鱼桥、黑竹关等地,修筑了道档碉堡封锁线。
与此同时,漫山遍野的红军高唱着“红军南下行,要打成都城”的战歌,挺举着树林般 的大刀,排山倒海正向这“脚掌”一路砍杀而来。
红军综合各个方面的敌情,兵分南、北两线:由芦山以北70余公里的盐井、大川向东 进击的红军为北线,直攻“脚跟”邛崃县城;由芦山以东20余公里的名山地区向北进击的 红军为南线,直攻“脚拇指”,然后北指邛崃。南北两线红军20多个团如一把大铁钳,把 第一个钳击目标夹向了“脚脖跟”。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