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兵器谱_君天【完结】(26)

  麦城往北皆是山僻小路,可通西川。无论上庸救兵至否,荆州皆已无有作为,也许该退入西川了。派出求援的军士迟迟没有消息带回,心烦意乱之间关羽带着几个亲卫,外出察看地势。

  冬日的江东,并没有北方刺骨的寒风,麦城边的小望山仍有一丝绿意,然山清水秀之间却无端让人感到一阵寒意。山脚之下一个破落的村落,尸骨曝于野外者比比皆是。

  打马入村,有一座小小的庙宇,庙宇之前一座新坟,土坟前一个背着包裹的十岁左右的少年竟是此村中唯一的活人。

  “普净大师之墓”,关羽心头一惊,下马问道:“娃娃!普净大师可是来自镇国寺?”

  “家师正是来自汜水镇国寺。”少年低声应道。

  关羽的思绪一下被拉回到二十年千里单骑的汜水,一切仿佛还在昨天。

  ——普净问:“将军离蒲东几年矣?”

  关羽道:“将及二十年矣。”

  普净问:“还认得贫僧否?”

  关羽道:“离乡多年,不能相识。”

  普净笑道:“贫僧家与将军家只隔一条河。”

  转眼离家四十年了……人处乱世……故人长绝!

  关羽目中泪珠滚滚,沉声问道:“此地可是发生了变故?”

  少年黯然道:“小望村地处荆州战乱之地,前些日子大水侵袭樊城,附近诸乡皆不保,此地却得幸免,但一股荆州残兵路经此处,而后就是将军看到的景象。幸存者皆连夜迁徙,家师则一病不起。”

  “大水侵袭樊城,附近诸乡皆不保。”听得此语,关云长心头剧震,长叹一声,悠悠问道:“大师在此多年因何不与关羽联系。”

  少年道:“家师曾经言道乱世山河,不求守望相助,但求相忘于江湖。他每日皆在佛前为君侯祈福。”

  乱世神州,只能相忘于江湖。

  心头一阵酸楚,关羽皱眉问道:“娃娃今后何去何从?”

  “家师不让我入佛门,祭奠家师后,我只能四处流浪去了。”

  关羽注视着面前无助的孩童,虽然骨骼清奇,面相不凡,但终究年岁尚小。

  “去西川吧,若战事不绝,只有西川或可保一方安宁。”

  少年跪拜起身:“君侯珍重!”向后山走去,留下一串深浅不一的足迹,村前一株代表希望的谜罗花分外妖娆,艳丽的花瓣上一粒露珠轻轻坠下,仿佛大地的泪痕。希望如果只有泪水,那还是希望吗?

  关羽深吸了口气,冬日的暖阳照在身上一扫阴霾,希望永远都是有的!

  “君侯可好?故人前来拜望!”麦城东门,一紫衫文士立于城下。

  诸葛瑾?关羽冷笑一声道:“你来作说客?”

  诸葛瑾正色道:“今奉吴侯命,特来劝谕将军。自古道识时务者为俊杰,今将军所统汉上九郡,皆已他属;止有孤城一区,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危在旦夕……”

  “哼!”一声冷哼打断了诸葛瑾的话语,关羽道:“城若破,有死而已。岂可叫我背弃大哥?军师在蜀辛劳,羽不会诛杀他的兄长,如再多言,定斩之。”

  “望云长三思!”诸葛瑾平静地道,“请看我们东吴的军容。”手指之处尘烟翻滚,隆隆的马蹄声远远传来,旌旗招展,人影幢幢,阵容如天!

  看看滚滚的尘烟,关羽轻轻一笑,傲然道:"告诉碧眼小儿莫在阵前被我遇上,否则我定斩其头颅。"

  诸葛瑾无奈,只好身退,走出几步又回首道:“大战转眼即至,云长珍重。”

  看看天上的云霞,该来的总是要来的,关羽纵马入城。

  刚入城门,关平迎上前来:“诸葛瑾来求见。”

  “已经见到了。”关羽笑道,“准备迎战。”

  中军帐内,众将云集,连身受重伤的周仓亦被抬来出席会议。

  虽然城外重兵围困,此地又不利防守,但众人仍非对前途无有把握,因为关羽在!

  关羽捋须问道:“上庸援兵迟迟不到,前些去求救的军士皆无音讯,谁敢突围再赴上庸?”

  廖化挺身道:“属下愿往。”

  关兴、关索亦同时跨出一步道:“我去!”   

  三日后,子夜,小雪。

  满天飞雪中关羽看着自己的部下和爱子整装待发。

  沉沉夜幕之下,麦城之外风雪江山一片苍茫……

  “鸿雁出塞北,乃在无人乡……冉冉老将至,何时返故乡……”不知不觉间,云长心头忆起了曹孟德的诗句。万里中华无有乐土,战火随时可以烧到任何地方,关索、关兴离开麦城无非是进入另一个杀场。风雪江山,身如浮萍!故乡!何时才能回去看看呢?

  “父亲!”关兴的叫声把关羽拉回了现实。

  看着沉稳的关兴和飞扬的关索,关羽觉得儿子真的长大了,他并不指望他们肩负起整个战役的责任,但在战场上一定要是个男人。

  “照顾好你弟弟。”关羽抓着关兴的双肩道,“虽然他的武艺可能是你们弟兄中最高的,但是杀性太大,太感情用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