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哪再找一个像李儒这样可靠的谋士啊。”董卓目送他们离去,心里有些好笑,这女儿做的真好啊,可以当间谍,也可以拐着弯的让李儒去休息,呵呵。
“咳咳……,文和,咱走。”笑了会,董卓对远处的贾诩大声道。
拐过几个弯,董卓领着贾诩来到西院,问过守卫后,来到一间稍显破败的房间外,门口有两个守卫看着。
“丞相。”
“嗯。”董卓点了点头,推门而入,房子不大,但却还算干净,被子、小案、书简样样不缺。
听见响动,荀攸抬起头,见是董卓,微微一笑后,轻轻的放下手中的竹简。
“公达为何不孤身退走?”董卓跪坐在地板上,轻声问道。
以荀攸的智商,在谋成之时,以诈计出洛阳绝不是难事。
“我是在等,等袁本初南下攻城,好在城中作乱,护卫陛下突围而出。”荀攸非常的直接道。
“可惜啊,袁绍、曹操….,不对,应该说整个天下能如你一般有心的人却不多啊。”董卓叹息道。
“但我又别无选择,就只有这么一条道,不走是死,走了可能全盘皆活。”荀攸倒是非常坦然,没有半点对袁绍这些人的怨恨。
“现在呢,难道你还没看清楚局势吗?群雄并起,天下纷乱,汉室休矣。”董卓见荀攸那淡然处之的态度就无名火起,大声道:“良禽择木而栖,你何必吊死在这颗死树上呢,只要你答应,只要你答应一声,你就是本相的座上宾,一切前因后果,皆一笔勾销,如自食此言,本相当不得好死。”
荀攸看着董卓激动的面孔,嘴角挪动了一下,最后却道:“只要丞相肯一心为汉,攸自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董卓双手紧紧的握着案角,手背上青筋暴起,眼神直盯着荀攸的眼睛,却发现里面尽是坦然与决绝。
“呼。”董卓似失去了全部力气一般,跌坐在地上,荀攸一人就可以抵多少大军啊,只要荀攸肯投身他的帐下,雍州、凉州的丢失又算的了什么。
但现代人所不能理解的忠心在这时代却异常坚挺,就算是以荀攸之智也挣脱不了这条无形的镣铐,他又能说什么。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公达又何必把自己往绝路上推呢?”本静静的看着两人对话的贾诩,却忽然插口道。
“父母?”贾诩的话却让荀攸想起了自己的叔父荀彧,叔父当年的教导历历在目,荀攸的心也越发坚定。
“我与你是同等样的人,但有一样我有,你却是没有的。”荀攸轻轻的说了一句让贾诩面色微微一变的话,全身一挺,傲气凌然。
而后又对董卓道:“如丞相真是求贤若渴,将来丞相兵势大勇,攻略长安时,不妨放钟繇一条生路,得他可抵十万雄兵。”
“这叫什么?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吗?”董卓冷笑道。钟繇这个人他也晓得,是个治世之才,恐怕比之荀彧也不逊色,但董卓却不知怎么的,口是心非,脱口而出。
是想气一气这个连死亡都能坦然面对的智者吗?董卓自己也不知道。
第九十二章 勒杀
荀攸忽然呵呵一笑,道:“丞相所作所为有求才安抚天下之雄心,贾诩、李儒有良、平之才,西凉宿将也是一时俊杰,但惟独却缺治世之才,而钟繇之才却恰恰可比汉相萧何。”
日久见人心,荀攸在董卓手下干了几个月,再加上那篇屯田策让他对董卓的评价完全的颠倒了过来,董卓并非是单纯的武夫。
今日董卓的表现,也让他察觉到了董卓对人才的渴望,他也就顺意的打算为钟繇求一条生路。
虽然将来的事他不知道,也不可能预测,但他有点相信了董卓不会龟缩在司隶一地。
袁本初今日没乘势剪除掉董卓。荀攸几乎是可以预见袁绍将来的满腔懊恼了。
“威胁?”荀攸孤身一人,无其他亲族在洛阳。“利诱?”荀攸却稳如泰山。
董卓颓废的发现,荀攸真的不属于他。
“今次雍、凉之乱主谋者是谁?”董卓忽然问道。
“荀攸。”荀攸面不改色。
“哼,以你之才布局尚可,但以你的份量,拿什么来引诱马腾韩遂出兵。”被人当作是傻子,加上此人冥顽不灵,董卓火气也上来了。
荀攸摇了摇头,笑而不语。
“左右不过,杨彪、黄婉、王允这些人,就算不是,那本相就大开杀戒,稍有名望的大臣一个个活刮喽。”董卓眼露凶光,森然道。
“丞相要是想这么做倒也无妨,荀攸感激不尽。”荀攸洒然一笑,朝董卓举拳道。
董卓神色一馁,望着荀攸说不出话来,是啊,杀戮大臣对董卓来说是弊大于利,荀攸又哪会放在心上。
“文和,去拿一张弓来。”董卓冷冷道。既然如此也别怪我心狠手辣了,当董卓发现监视都没有效果的时候,对软禁也不是那么有自信了,剩下的也就只剩下一绝后患了。
荀攸的坚持是礼仪教化之功,贾诩也懂,但他却做不到,他平生所学繁杂,兵家略计,纵横之术等都有涉及,但却主学法家权术,从来都是先谋自身而后言其他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