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闯王李自成新传_老茅【完结】(252)

  三万大军加上三万民夫总共六万人马,将整个通往宝鸡的官道挤了个严严实实,闯军的火器部队虽然好用,但补给太大,一个人需要两个民夫跟随,所以,直到现在,唐军的正规军火器普及率只有四成,当然需要各兵种相互配合是一个原因,但最主要的原因却还是后鄞问题限制了唐军使用全火器部队。

  目前唐军在陕西各县基本上都修好了水泥路,各种物质输送速度大大加快,但以后到了江南就没这个便利了,所以尽管在陕西唐军的补给不成问题,出动的部队还是以火器和冷兵器四六比进行配合。

  看到唐军的火炮在水泥路上被马拉着跑得飞快,想起当初刚出商洛山时,到西安的一百多里路,火炮足足运了五六天才到,马维兴对李鸿基的敬仰又加了一层。

  此次随军的军师是宋献策,马维兴对宋献策倒还尊敬,骑马来到他身边道:“军师,你看甘肃该如何攻打才行。”

  宋献策道:“我军优势远大于官军,将军不会担心失败吧。”

  马维兴笑道:“军师说笑了,我只是想问问军师,有没有快速可以拿下甘肃的办法?”

  宋献策沉吟了一下道:“甘肃足有千里之遥,若要一座座城攻下去,将军就是半年也未必能将甘肃全部拿下来,唯有一计若成,可以快速拿下甘肃。”

  马维兴忙问:“何计?”

  宋献策摇了摇头,道:“到了宝鸡再告诉将军也不迟。”

  马维兴听说有计策可以快速拿下甘肃,哪里等得及,忙道:“军师莫要钓人胃口,还是快说的好,不能接下来数天,我都要睡不着了。”

  宋献策一本正经的道:“非我故意要买关子,引得将军心急,实在是还没有到地头,我也不知此法能不能成,现在说出来只是徒乱人心意。”

  马维兴急得抓耳挠腮,道:“军师,你不说出来更乱人心意。”

  宋献策只是不语,无论马维兴怎么求都不说,马维兴垂头丧气,又心有不甘,但毫无办法,这时,前面来报:“将军,前面就是宝鸡的扶凤县城了,前军请示,是否今夜在此宿营。”

  马维兴看了一下天色,已是不早了,道:“传令下去,到扶凤县城宿营。”突然又向传令兵问道:“你说什么,扶凤县是属于宝鸡。”

  传令兵肯定的点头,马上下去传令,众人听到前面就可以宿营,欢呼起来,马维兴微笑着说:“军师,你听到了吧,这里已是宝鸡下面的县城了,你说到了宝鸡就告诉我,现在已经到了,可以说了吧。”

  宋献策没想到让马维兴钻了一个空子,只好道:“我说到宝鸡是指到宝鸡城,又不是宝鸡的地界,这里不算。”

  马维兴得意洋洋:“军师,只能怪你刚才没说清楚,你若还不肯告诉我,我必定到全军宣扬军师说话不算数,看你还有什么面子,”

  宋献策无奈道:“好吧,我现在就告诉你,不过,这个想法还不成熟,到了宝鸡才能确定行不行?”

  马维兴已竖起耳朵,忙催他道:“不管行不行,你先说。”

  第十四章凤县

  宋献策无奈,只得道:“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你听过吧。”

  马维兴忙道:“听过,听过,三十六计里就有吗,那还是唐王在商洛时给我亲自讲的。难道军师也想来一个暗渡陈仓。”

  宋献策道:“那你可知陈仓在哪里?”

  马维兴挠了挠头,道:“这我就不知道了,总不会是在宝鸡吧?”

  宋献策连看了他几眼,马维兴不好意思起来,问道:“军师,你干吗这么看着我?”

  宋献策道:“你蒙对了,宝鸡以前就叫陈仓,唐时才改名为宝鸡,以前刘邦是从汉中偷渡陈仓,如今我们来个反其道而行之,董学礼想依靠凤县将我军挡住,我军若能把凤县的官军与甘肃的联系切断,将他们全歼在凤县城下,甘肃岂不传缴可下,也不用浪费时间一城一城攻打。”

  马维兴赞道:“军师果然高明,也不亏我特于从唐王那里把军师请来。”宋献策已是门下省侍郎,文臣只有周凤梧和他同列,接理若做参谋的话是用不到他,李鸿基担心马维兴出战会太过轻敌而误事,本不准备让他为主将,马维兴求战心切,把宋献策请了出来,李鸿基重又给了宋献策一个军师的称号,才批准了他的请求。

  宋献策道:“此事成与不成,还在两可之间,若到时无机可乘,恐怕还得老老实实一个个城攻过去。”

  马维兴倒有信心,道:“有军师在,此计必成。”

  这时唐军已进了扶凤县,扶凤县县城狭小,城中才一万多居民,六万人马在城中肯定挤不下,大部人马都只得驻扎在城外,只有炮兵和主将才到城里,扶凤县县令马寿成已过来迎接,马寿成只是一个秀才,在商洛山时投靠闯军,如果是在朝庭,他一个秀才的身份,只能做做师爷,书史之类,他能一下子做到县令已是很满足了,整个扶凤县倒是治理的井井有条。

  唐军的文武最高长官一起来到扶凤,他也心有荣焉,如能表现的好,以唐军现在的实力,开疆扩土是肯定的,到时自然有大把大把的机会升迁。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