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他们等来的却不是唐军,竟然还是蒙古人的侵袭,崇祯八年的六月,原林丹汗的手下大将贵英率军一万人再次进犯嘉峪关。
林丹自从被皇太极击败后,率众十余万人逃亡,到达青海后,尚有二万精锐战士,林丹还想依靠这两万战士东山再起,为了能够笼络住人心,他只得向嘉峪关进攻,可是面对这天下第一雄关,林丹只能损兵折将,眼看部众越来越少,再也没有机会向他的大敌皇太极寻仇了,林丹一病不起,丢下了他重建大蒙古的希望,撒手而归。
林丹的部众由他手下大将贵英接管,此时离林丹逃到青海已有两年了,他们以前带过去的各种日用品早已用完,其它东西尚可忍受,唯有盐茶两项不可或缺,没有茶叶,肚里的油腻不能去除,长期会造成便秘,拉稀,没有盐,会变得手软脚软,全身都没有力气。
但嘉峪关的可怕已让蒙古人有了恐惧心里,林丹汗数次率军也没有攻下,他们更不敢造次,他们只能依靠走私贩子运来的少量盐茶苦苦支撑,到现在再也支撑不下去,没有这两样东西,他们只能慢慢等死,那还不如博一把,能死在马背上也算死得其所。
林日瑞率军登上了十余米高的城楼,嘉峪关城由内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线成重叠并守之势,壁垒森严,与长城连为一体,形成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一百里一城的军事防御体系。现在关城以内城为主,以黄土夯筑而成,西侧以砖包墙,雄伟坚固。内城开东西两门,东为“光化门”,意为紫气东升,光华普照;西为“柔远门”,意为以怀柔而致远,安定西陲。
门台上建有三层歇山顶式建筑。东西门各有一瓮城围护,西门外有一罗城,与外城南北墙相连,有“嘉峪关”门通往关外,上建嘉峪关楼。嘉峪关内城墙上还建有箭楼、敌楼、角楼、阁楼、闸门楼共十四座,整个建筑布局精巧,气势雄浑。
登上关楼远眺,长城似游龙浮动于浩翰沙海,若断若续,忽隐忽现。塞上风光,奇特景色,尽收眼底,可城下万余名蒙古士兵的呼呵声却给这美丽的景色凭添了无数的杀气。
城下的蒙古人已开始进攻了,他们一部分人下马,扛着简陋的云梯就往上爬,其他的蒙古人一边骑马飞奔,一边取箭向城楼攒射,城楼的明军也开始了猛烈的还击,箭象雨点般向蒙古人落去,在蒙古人中间溅起了一阵阵血雨。相反,蒙古人的箭支对明军却没有什么伤害,箭楼太高了,蒙古人的箭飞到明军跟前时,箭的力道已尽,明军用刀稍微一拔就可以打落,只有一些特别力大的蒙古人用的强弓可以给明军造成伤害。
城墙上的滚石也开始往下砸去,蒙古人所做的云梯甚是粗糙,只要多被几块石头砸到就会散架,不过,现在的石头大多数砸在爬墙的蒙古人身上,一个个脑浆迸裂,有的连惨叫声都没发出,一声不吭倒了下去。
很快城下就倒下了数百具蒙古人的尸体,蒙古人却象发疯了似的,一点也不在意伤亡,反而加大了攻击力度,又有一批制造粗糙的云梯搭上了城墙,城下密密麻麻的挤满了蒙古人,明军毫不客气,箭支,石头,火油一刻不停的往下倾倒,火油倒在蒙古人的身上,让他们痛的哇哇狂叫,随即被明军抛下的火把点燃,沾到油的蒙古人立马变成了一个个火球,在地上滚来滚去,妄图把火扑灭,却只能图劳无功,很快火焰吞没了他们的全身,还有很多云梯也被点燃,城下成了一片火海。
这种打击挫伤了蒙古人的勇气,何况城下一片大火,也不利于进攻,蒙古人终于撤退,留下了一千多具尸体,城楼上的明军也累得坐了下来,刚才蒙古人的进攻太猛烈,所有人都拼命向城下丢东西,此时蒙古人退后,他们才感到了累。
蒙古人半天就遗尸一千多具,这种攻击强度只有第一次林丹率军两万多人时才有,现在他们只有一万来人,一次就死了十分之一,还一点退意也没有,看来他们这次是要拼命了,林日瑞吩咐士兵好好看守后,和郭天吉一起回到将军府,等火焰熄了下去,天就要黑了,今天蒙古人是暂时不会攻击。
外有强敌,内无援兵,还有另一强敌在虎视眈眈,嘉峪关此时已到生死关头的时候,若是一个处理不好,嘉峪关就要面临着建成以来一百年首次破城的记录,返回了将军府,林日瑞向郭天吉问道:“城内粮草可有短缺。”
郭天吉道:“大人放心,城内粮草足够三月所需,只是守城用的火油有所缺泛,若以今天的强度来看,只要再用两次就没有了。”
火油是守城最有用的武器,没有了火油守城再也不会象今天这样轻松,林日瑞毫无表情,问道:“那其它物质缺不缺。”
郭天吉道:“箭支尚有四万余支,兵器刀枪有六千余把,足够将士们使用。”
林日瑞点了点头,再也不说话,郭天吉几次张口欲言,还是没有说什么,见林日瑞在沉思,道:“若大人没有其它吩咐,属下告退了。”
林日瑞道:“好,吩咐大家晚上加紧戒备,防止蒙古人晚上摸城。”
郭天吉应了一声:“是。”退了下去。郭天吉本来有太多话要问,就算打退了蒙古人的这次进攻,唐军要是再来怎么办,或者还没有打退蒙古人的进攻,唐军就来了怎么办,唐军就是不来,三个月的粮草吃完,又何去可从,但他还是没有问出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