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定生一惊:“他若是唐军中的大官,哪你们的身份已被他识破,还如何报考?”
柳如是道:“陈兄放心,他就算是唐军中的大官,要揭穿我们早揭穿了,更不会帮找我找到你们了,他居然现在不提,一定不会再在背后捣乱。”
陈定生却有点扰心仲仲,他心里要比参考的柳如是还要着急,这关系到他的一个大计划,万一被揭穿,他就要前功尽弃了。
虽然担心,但事已此至,陈公子也无可奈何,柳如是和顾横波两人连李本住在哪里也找不到,更别提要如何补救了,只有相信柳如是所说,等下次李本过来,可再向他试探。
这个后院共有六间房,柳如是和顾横波和她们的丫头分别住了一间,陈定生和方密之也分到了单独的一间,另外四个仆人和四个保镖分了另外两间房,有了客栈,他们当然不愿意去挤那免费的驿馆。
李慧梅被拉了出来很不乐意,道:“爹爹,干么我们这么快要走,我还想和两个姐姐玩一会儿呢。”
李鸿基敲了一些她的头:“你就知道玩,刚才差点让你玩出了火,你没见那两人看我们的目光都带着敌意吗,又何必呆下去。”
李慧梅一翘嘴道:“那两个家伙有什么了不起,这是在爹爹的地盘上,难着还怕他们?”
李鸿基笑道:“小孩子家别乱多嘴,他们即对我们有敌意,那有何必多担搁,这次咱们主动离开,下次再去,他们的敌意就会消除很多,这叫知进退,懂么?”
回到了唐王府,李鸿在马上下令全力调杳这几个人的来历,这数人出门还带有四名保镖,而且身手都不错,恐怕不是一般的书生,自然要调查清楚,何况李鸿基虽从杨隐等人的神色之间知道她们不象是故意来捣乱,但焉知她们身后的人没有存这个心思,李鸿基才会那么热心的帮她们找到失散的朋友。
接下来的几日,李鸿基都没有出门,在唐王府里处理各种政事,由于一下子要开考这么多科,如何出题就成了难点,尤其是明算,明法,明史的题目更是难出,李鸿基按后世高考出题的安排方式,从各个学校抽出了数十人,专门用来出题,出了数十套题后,再由李鸿基从中抽出一套合适的题目作为考卷。
这个工程太大了,在离开考还不到二十天时,题目才送到李鸿基面前,由他定夺,这出的题目却让李鸿基不满意,早在商洛时,李鸿基把阿拉伯数字引了进来,大量充到了算学当中,还有一些他能记起的物理知识也用到了阿拉伯数字,这次出题的老师显然忘记了这一点,除了唐军自已学院出来的学生,其他士子根本不能辨别这些符号,既使是真正有才华的人,看到这些符号也会不知所以然,李鸿基只得命他们重改。
现在李鸿基拿到的是第二遍的题目,这样的题目放在后世将会是非常简单,一般初中水平的学生可以答出,但现在却不知能有多少人做出来,这次考试,明算,明法,明史三科恐怕能录用的大多数会是唐军自己各个学院培养出来的人才,只有进士,明经,明字三科能让其他士子争一争了,至于参谋一科,李鸿基不抱多大希望,能选出数人就不错了。
李慧梅这些天出去玩上了瘾,天天缠着李鸿基要出去,李鸿基却没有时间理她了,有多少考生,就需要多少卷子,李鸿基只有早点把题目定下来,才能让主考官员赶快拿去排版,印刷出来。
这是唐军的第一场科举,主考只能由李鸿基自己来担当,副主考是周凤梧和宋献策两人,事实上以周凤梧为主,李鸿基只是确定一下考题,阅卷的工作还是交给了那些出题的老师,为了保密,那些抽调出来出题的老师只是让他们在固定的范围活动,阅完卷才会放回原来的学院继续教书。
李鸿基花了三天时间,将他们送上来的题目挑了一遍,定下了这科所有的试题,马上交给了周凤梧,让他安排人员刻板印刷,务必要在考试的前三天把试卷都印出来,这场试卷唐军从上到下都重视的很,原先许多对唐军满腹怨气的壕强都歌功颂德起来,在他们看来,唐王要取士,那就代表唐王以后依旧要依靠他们,必竟读书人都是要一定实力的人家才能供得起。
李鸿基定完了试题终于清闲了下来,正在翻看贺景给他的密报,相比杨隐和顾智两人,陈定生和方密之的目标要大多了,贺景很快查清了他们的来历,陈定生正是当今左都御史陈于庭的儿子陈贞慧,他只是把自己的字作为名改了一下。
另一个方密之的本名叫方以智,他是安庆府桐城县凤仪里人,出身世家。其祖父方大镇,曾任万历朝大理寺左少卿。父亲方孔炤,万历四十四年进士,现在刚刚调任湖广巡抚。
这两人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复社四公子之二,可惜候方域现在还小,刚刚才十七岁,名声不显,而冒辟疆已在南京参加五次乡试,屡次不第,要等他明年第六次参加乡试失败后才会加入复社。同他们过往密切,成为四公子。
李鸿基绝对不相信这两个人会来参加自己的科考,以他们的家世显赫,恐怕对自己这个反贼是恨之入骨了,那来这里的原因就很简单,恐怕就是来捣乱的,李鸿基开始猜测杨隐和顾智两人是想为女子争光的想法没错,但背后却另有人加以利用而已。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