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闯王李自成新传_老茅【完结】(354)

  李国奇一呆,道:“总兵大人,难道我们不守城么。”

  周国卿苦笑道:“李将军,你看此城还能守得住么。”

  李国奇还想再说,又一声惊天动地的响声升起,两人都感到立足不稳,晃了几晃才重新站稳,再睁眼望去,城墙也倒塌了数十米的距离,周国卿叹了一口气:“来不及了,咱们一起走吧。”

  唐军见城墙已倒塌,欢呼起来,李万成下令道:“攻击。”西门后的唐军顿时呐喊着冲往晋中城,

  把守北门的唐军首领是刘希元,他已听到了西门外的两声巨响,知道晋中城快破,北门是通往太原最近了路程,若是守将想逃,多半是会从北门出逃,他本有四千部下,故意只带了二千人在明处耀武扬威。果然迷惑住了周国卿。

  晋中城有二千名骑兵,周国卿两人一下城楼,命令所有的步兵上前顶住,自己率两千骑兵悄悄的打开了北门,向北门外的唐军冲去,以两千对两千,冲破唐军的拦阻是很容易的。

  让周国卿意外的是,这队唐军竟然不冲上来拦截,先是好象吓傻了似的一动不动,等双方快到一箭之地时,对方更是打马便逃,周国卿刹时大喜过望,老天保佑,竟然碰到一个草包,看来自己不但可以安然逃出,还可以歼灭一部分敌人,挽回失城的颜面。

  但很快周国卿就笑不出来,唐军已开始向后射击,追在前面的官军纷纷截下马来,周国卿恍然大悟,原来唐军是藏着这一手,唐军的火枪比鞑子的反手箭还厉害,不能再追着唐军走了,否则没等追上唐军,自己这两千人马就要死光,只好转身朝东边而去。

  刘希元见周国卿转了方向,马上又紧缠不放,跟了上来,还没走到二里,周国卿就勒住了马,前面又有两千名骑兵正好整以暇的在等着,官军顿时进也不得,退也不得,周国卿一咬牙,命令道:“冲。”

  那知前面的唐军也一个样,见官军冲了过来,先是不动,到了一箭之地,打马便逃,不时的返身射击,官兵夹在中间苦不堪言,前面的唐军不时往后射击,后面的唐军又追着官兵的屁股猛打,由于骑兵奔跑的缘故,官军的箭支根本够不着前面的唐军,而后面的唐军虽然箭支够得着,但能反手射箭的官兵少之又少,唐军的伤亡根本可以忽略不计,而官军一前一后却在快速的消融着。

  李国奇来到了周国卿身边:“总兵大人,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周国卿正在不停的咒骂,该死的叛贼,有种真刀真枪的和我干一场,只会仗着火器之利算什么本事,听了李国奇好象在对自己说什么,他连忙示意全队停了下来。

  官军心里都在叫苦,跑得太快到了前面,会挨唐军的火枪,跑得太慢,落在了后面,照样要挨枪,周国卿一下令,所有人都停了下来,反正逃不掉了,宁愿站着死,也不愿这样先挨枪子,再被战马践踏。

  官军一停,前后的唐军也停了下来,唐军的火枪也没有再次射击,只是两边齐声大喊:“投降不杀,投降不杀!”

  周国卿看了看身后的士兵,经过唐军这样前后的打击,二千骑兵现在只有一千出头了,而唐军的伤亡估计只有十来人,不由苦涩得问道:“那你说怎么办。”

  李国奇低头道:“大人,我们降了吧,逃不出去了。”

  第四章兵指何方

  周国卿看了看四周,见众人都紧盯着自己,还是摇了摇头:“皇上待我不薄,刚刚升我为总兵,我安然投降。”

  李国奇急了,道:“大人,不是我们要对不起皇上,而是已到了山穷水尽的时候,不降不行啊。”

  他的亲兵也一脸热切:“大人,降了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周国卿叹了一口气,知道了大家的心意,此时若不降只是死路一条,他将自己的兵器往地上一丢,道:“即如此,那就降了吧。”

  此时唐军已占领了全城,唐军从西城进来的骑兵足有八千人,官军本来就不能挡,听到主将已逃,所有的人都没有抵抗的心思,纷纷归降。

  李万成已将南北两门的唐军放了进来,唯独北门的唐军和官兵一起不在城外,李万成正要派人去增援,刘希元已带人回来了,还押着一千多俘虏,李万成听到刘希元只伤亡了二十多人,将官兵的二千人马全部歼灭,惊得睁大了双眼,怕着刘希元的臂膊道:“好小子,比我会打仗。”

  太原的汾河边上,迎来了新的一天,一大早,拓养坤就把孙和斗请进了自己的帐篷,昨天回到西岸时,拓养坤对孙和斗着实感激,若不是孙和斗当机立断把大炮拉到西岸,后果不堪设想。他此时已没有再攻太原的想法,还是老老实实的按照李万成的吩咐,把太原的守军牢牢牵制住可以了,只要这次不出漏子,以后总有独立领兵的时候。

  孙和斗一进来,拓养坤道:“孙上校,我奉羽林中郎将的命令牵制太原的守军,可现在我军的重炮在东岸不能登陆,接下来该如何是好。”

  孙和斗想了一下道:“将军不用担心,重炮虽然移动不便,但只要一门一门的搬运,还是可以搬过去的。”

  拓养坤道:“如果官军在我军火炮搬迁途中进攻,那又该如何是好?”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