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闯王李自成新传_老茅【完结】(365)

  秦良玉是土家族人,她的家族虽因深受汉文化的影响而汉化,却仍保持着苗族强悍崇武的特点,自幼从父习文练武,在二十岁时,嫁给了丈夫马千乘。

  马千乘并不是苗人,他祖籍是陕西抚风,因祖上建立了战功,被封为石柱宣抚使,官职世代沿袭,最后传到了马千乘身上。因石柱地处偏远,民风慓悍,时有叛乱兴起;所以宣抚使最重要的责任就是训练兵马,维护安定。

  秦良玉嫁到马家,可谓是英雄有了用武之地,她一身文韬武略派上了用场,几年时间,她就帮着马千乘训练了一支骁勇善战的“白杆兵”。

  白杆兵是以持白杆长矛为主的部队,这种白杆长矛是秦良玉根据当地的地势特点而创制的武器,它用结实的白木做成长杆,上配带刃的钩,下配坚硬的铁环,作战时,钩可砍可拉,环则可作锤击武器,必要时,数十杆长矛钩环相接,便可作为越山攀墙的工具,悬崖峭壁瞬间可攀,非常适宜于山地作战。马千乘就靠着这支数千人马的白杆兵,威镇周遭四方,使石柱一带长年太平无事,马千乘死后,因其子还小,秦良玉继承了丈夫的职位,成为石柱宣抚使。

  正是手头有这么一次能征善战的军队,秦良玉才不象一般明军一样,怯于出战,曾面对满人尚能战而胜之,又何惧于唐军,见唐军出战,秦良玉正中下怀,指挥自己手下的白杆军围了上去,开始了两军接战。

  唐军进入四川,卢象升马上就得到了消息,此时他的部队还有一部分在巫溪,奉节一带,本来就是为了防备唐军,只是没想到城口被唐军悄无声息的拿下,他的防备毫无作用,邵捷春一接到唐军进入四川的消息,马上向卢象升求救,要求卢象升协助他防守唐军。

  卢象升仔细考虑后,却反而把兵抽调了回去,四川地势险境,他相信唐军短期不可能攻下四川,与其被动防守,不如趁唐军主力已出时,攻打唐军的后方,郧阳离唐军起家之地商洛只有一县之隔,若能把商洛拿下,不但可以得到唐军的精良兵器,对唐军的打击更是务庸至疑,这可比守四川主动得多了。

  陈奇榆丢失了一府一县,崇祯虽然申斥了他,但还在朝庭如此吃紧的时刻,给他送来了十万两内努银,让陈奇榆感动不已,他知耻后勇,马上又率军向晋中城攻击,以期能收回晋中城,报答崇祯对他的隆恩,一时之间,朝庭和唐军的战争全面爆发。

  第九章白杆精兵

  四川山路险峻,河流众多,并不适合大规模的骑兵作战,李鸿基先派骑兵出战是因为骑兵毕竟机动灵活,在没有后援的情况下,也可以独立作战,不惧被官军包围,等道路一打通,唐军的兵员物质就可源源不断的进入四川,到时步兵才是四川作战的主力。

  达县是川东交通枢纽,人口众多,其县城人口已过十万,民风强悍,大多数人还是心向朝庭,被李过出其不意拿下后,许多人都心存不服,暗流汹涌,若是被官军围着守城,城内的暗流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爆发,何况用骑兵来守城,也太埋没了骑兵的能力,所以秦良玉一围城,李过想也不想就带着骑兵冲了出来,只要能将外面的官军小败,城内的暗流自然不敢再蠢蠢欲动,那时无论是守城也好,出城也好,唐军都不用担心身后达县内的民众会捣乱。

  达县的外面环绕着一条州河,州河起源于大巴山南麓的宣汉县、万源市境内,流经通川区、达县,于渠县三汇镇与巴河汇合注入渠江。秦良玉的部队就驻扎在州河边上,她此时手下有三万名官军,其中的三千白杆军更是精锐中的精税。

  白杆兵经历过多次战争,无论是剿匪,还是平叛,都立下了赫赫战功,让白杆兵名闻天下的却是两次勤王战争,第一次是明神宗万历四十八年,满人刚刚崛起,努尔哈赤公然向大明边境挑衅。明神宗调集八万大军征边应敌,却不料出师不利,八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辽东情势危急,朝延重调全国兵马赴援,秦良玉此时已经四十六岁了,仍然亲自率领三千白杆兵,连同自己的哥哥、弟弟、儿子,兼程北上卫边。

  秦良玉的白杆兵一上来,就与满人军队连打了几场硬仗,满人自许骑射无双,却在白杆兵下受挫,伤了清兵的锐气。这时,明神宗驾崩,明光宗继位,光宗在位仅一个月就崩逝,又由明嘉宗登上了皇帝宝座。

  前后几个月时间,换了三个皇帝,朝廷一时无人主事,清兵乘虚而进,攻占了沈阳,势头更加猖撅,秦良玉的大哥秦邦屏和弟弟秦民屏,为了挽回大明的损失,强渡浑河与清兵激战,无奈寡不敌众,秦邦屏战死疆场,秦民屏身陷重围。

  秦良玉闻讯后,亲自率领数百名白杆兵,渡河杀入重围,拼死救出了弟弟,抢回了哥哥的尸体。其后,因秦良玉智勇双全,朝廷任命她为把守山海关的主将。山海关是东北通向内地的必经之路,清军屡次派重兵前来叩关挑战,秦良玉不为所激,只命部下加固防守,终使清兵无法得逞。一次,秦良玉的儿了马祥麟带兵巡关时,被敌军的流矢射中一目,他忍痛拔出箭簇,援弓搭箭向远处的敌人射去,连发三箭,射死三个敌人,清将大为震惧,从此不敢轻易再向山海关挑衅。

  第二次勤王为天启七年,明熹宗驾崩,崇祯入承大统。满人趁明朝皇帝新丧,由蒙古人作向导,从龙井关越过长城,直奔向通州,京师形势十分急迫。朝廷再次诏令天下诸军镇边勤王,秦良玉接旨后,带领她的白杆兵,日夜兼程赶往京师,并拿出自己的全部家产作为军饷,以补朝廷因连年征战而造成的军需不足。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