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城的士兵和衙役加起来有四千二百多人,除去被唐军杀死了,走散了不归队的。此时唐军有二千五百多俘虏。特别是官军的西营。一千五百人,孙大兵整整俘虏了一千四百二十五人,几乎将西营连锅端,现在城巾平静还好,看守他们的唐军只有一百五十人。可是过不了几个时辰。重庆方面得到消息后肯定会派兵来救,那时每一个兵力都是宝贵的,岂能浪费在这些俘虏之上,而且一旦这些俘虏得到外面官军攻城的消息,他们一反水,唐军可就要腹背受敌了。
为了这些俘虏,孙大兵和陈星两人争论不休。关肯定不能关。唐军的人手太宝贵了,不能浪费在这上面,不关,那就只有两条路,一是杀,一是放。
陈星死了十几名队员,心理一直恼火,主张将所有俘虏全部杀了。来个永绝后患,孙大兵攻破西营时。只杀了数十名官兵。所有的人都投了降。自己部下没有一个人伤亡,主张放,坚决反对杀人。
两人各有各的理,陈星认为,放了他们等于放虎归山。若是他们加入到攻城地队伍中,自己岂不是马上又要多出二千多敌人,哪有故意增加自己敌人的道理。
孙大兵马上反驳,杀俘有伤天和,最主要的还是会搞臭自己的名声,以后谁还敢投降,而且唐王也一直不主张杀俘。以前抓到的蒙古人尚且不杀,何况是汉人,若是怕他们加入攻城队伍中。把他们从西门放出不就得了,攻城的官军只有从东门来,他们西门这些人没有兵器。又没有攻城器械,拿什么攻城。
陈星马上反对,放在西门更遭,本来自己只防守东门就可以。结果在西门放一批敌人,连西门也要防守,钟华听到两人争论不休,顿觉头痛。杀还是放?
第六卷烽火岁月第二十八章银弹攻事(5000+)
为便于看守,这数千俘虏军官和士兵被分别关押,他们已从种种迹象知道这次攻城的唐军人数不多,许多人都后悔投降,尤其是西营的那个参将,自己的部下更是没有交战就投降了,心里那个悔就别提了,可当时刀架在他的脖子上,不投降也不行。
他们不知唐军会如何处置自己,唐军对待俘虏并不滥杀,这一点在他们投降时想过,可如今形势不对,唐军的大部队没来,剩下的那点人要守城,肯定不能分出人来照顾俘虏,为了安全起见,最好的方法就是把所有的俘虏都杀了,许多人想到这一层,恐惧起来,关押的士兵越来越不安。
好在军官都被另外关押,没有人能一呼百应,否则,恐怕这群人就要暴动了,可是这个临时的牢笼火药味已经越来越浓,外面看押的唐军已经感受到了,一个个都紧盯着,不敢有丝毫放松,并赶紧派人向钟华报告。
钟华还在看着两个部下争吵,他自己也拿不定主意,难道除了杀和放就没有其它办法吗,这时,看守官军的一个名唐军前来报告了:“将军,俘虏如何处置,赶快下决定吧,再等下去,可就要是暴动了。
三人都一惊,陈星和孙大兵马上停止了争论,等钟华发话,钟华道:“走,咱们先去看看。”
钓鱼城的大牢内塞不下那么多人。所以军官都是关在牢里,但士兵都是临是关在将军府,将军府地前院暂时成了一个大牢房,等钟华三人赶到将军府时,有些士兵已经开始失控,他们虽然没有武器。但可以将房子。桌椅的木头拆下来搞破坏,看守的唐军怕激发矛盾,并不制止,只要士兵不爬墙逃跑。就不管他们。
见到这种情景,钟华马上举起了手中的火枪,朝着天空开了一枪,陈星和孙大兵等人也随之开枪,“砰,砰。”数声枪响后,院内的官军安静下来。抬头看着钟华他们。
钟华大声喝道:“住手,你们想干什么,想死吗?”
这群俘虏见到钟华来后,所有的唐军都对他恭恭敬敬,知道他是唐军中地大官,前头地几名士兵跪了下来,道:“大人,我们都上有老,下有小。当兵也是不得以,请大人饶过我们吧,不要杀我们。”
钟华奇道:“胡说,谁说要杀你们。”
汪显也在里面,他带钟华进入汪凤的后院时。知道钟华是唐军在这里的最高官员,本来他带人抓住了汪凤,自认替唐军立了大功,唐军会把他当功臣看待,没想到抓到汪凤后,他们几人也和其他官军关在一起,开始并不在意,后面大家都在传说唐军要杀他们,而且他越琢磨也越觉有理,把他吓坏了。
见钟华来到后,汪显马上象抓住了一根救命的稻草,从人群中钻了出来,一边跑一边喊道:“大人,救我,教我。”
见有人向自己地长官冲来,几名士兵立即用枪对准了他们几人,喝道:“站住,否则就要开枪了。”
汪显和几名同伴连忙停了下来,跪在地上,大哭到:“大人,我是汪显啊,替大人带路抓住汪凤的汪显啊,大人还认不认得我?”
钟华点了点头,道:“不错,我记得你,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说我军会杀了你们?”
汪显大喜道:“将军不杀我们了吗?”
钟华点头道:“当然,我军是百姓的队伍,你什么时候听到过我军有滥杀过俘虏,到底是什么人在制造谣言?”
汪显心中大为放松,吗呀,差点把自已吓死,忙回道:“大人,没有人制造流言,大家都知道这次贵军来的人不多,怕等下朝庭大军来到时,大人为了守城,会把我们都杀了,以绝后患。”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