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仗队从中分开,李鸿基从中间策马上前,到了近前才下马,见到了跪在下面的刘之渤,刘之渤只是四十岁的年龄,面容清瘦,颌下留有一络长须,完全是一副人畜无害的样子,让人都不敢相信,他昨晚能狠心斩杀百人。
李鸿基只打量了他一眼,就上前将刘之渤扶起。道:“爱卿将成都完整保存了下来,功莫大焉,以后四川地局势还要偏劳爱卿。”
刘之渤听得心中大定。看来唐王知道四川离自己不得,还是要把自己留在四川任职,忙道:“下官愿向殿下效死。”
李鸿基挽着刘之渤的手。道:“爱卿心意。孤王理会得。今后爱卿仍任四川巡按之职,现在川中地区还多有地方不服,爱卿还需协助驻军尽快平定地方。”
刘之渤心中微有失望,本来以为唐王会让自己做四川巡抚,没想到还是做原来的巡按,不过。他脸上没有表露出来,道:“下官一定竭尽所能,助殿下早日平定四川。”
此次唐军进城地部队只有二万人,其他八万大军马上要向重庆出发。干脆没有进城,而城中尚有十二万官军,若不加以解决将是一个大麻烦,李鸿基下令将十万临时征召的士卒全部收剿武器后遣散,其余二万正规军也是择优取了一万来人,其余全部解散回家,为了能让解散回家的官兵有生计,不至于走投无路后,铤而走险,沦为盗匪,必须给予他们土地和银钱作为补偿。
而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以每名士兵五两银子计算,这解散地十一万多人就需费银六十万两之巨,还有一万多解散地正规军,他们以前以当兵为生,解散后必须分给他们土地,以每人十亩计算,就需要十几万亩良田,而成都因投降,这些壕绅,官员地土地钱财都不能动,成都府库本来宽余,还有不少钱财,却也在这次征兵中花了个精光,而唐军这次数十万大军征战半年,军费已是花费数百万两之多,不能再出这笔钱了,何况就算有这笔钱也没有那十几万亩良田,唐军只能把主意打到蜀王府头上。
去接收蜀王府的唐军士兵很是顺利,蜀王府早已被官兵保护起来,各处都贴上了封条,里面的财务也丝毫没有动,唐军从王府里光现银就抄出了四百万两之多,还有其他珍宝,古玩,书画,粗粗一估,价值也不下五六百万两银子,两者合计在一千万两之上,把负责抄查的唐军户部官员吓了一大跳,蜀王富可敌国,果然名不虚传,以前唐军从秦王,晋王,肃王三家所抄加起来也要略逊蜀王,从蜀王府中得到了钱财比唐军这次出兵军费的三倍还多。
李鸿基又下令将蜀王的土地全部重新丈量,最后发现蜀王所占良田足足有二百多万亩,拿出十万余亩分给这批解散地士兵后,李鸿基另拿出一部分土地赏赐给有功将士,将剩下的土地作为官田,由原先的佃户租种,把地租由原来的六七成降到了三成,那些佃户顿时感激万分。
其实三成地租税还是太重,唐军境内的土地一律是征收一成,但那只是唐军所征的税收,那些拥有土地的地主,还要向佃户收租,唐军已限令最高不超过三成五,还是经常有地主违反,唐军只能查到一个处理一个,目前这些佃户对唐军毫无功绩,李鸿基当然不能把他们的租税直接调到一成,否则就等于把地分给了他们,以后再要把地赏给有功之臣那就无法进行了,而现在把地租定为三成,这一百多万亩土地新的得主还可以有二成的差价。自然可以再次赏赐。
这些事进行到了一半,李鸿基才发现没有见到蜀王和他的家人,开始李鸿基没有在意,以为蜀王关押了起来,而编遣降卒,丈量土地,这些事可比蜀王重要的多,一时也没有顾到上他,现在想了起来,忙找刘之渤来询问。
刘之渤满脸惶恐,低着头伏在地上,该来的还是要来,当日自己就不该让马应魁带兵去蜀王府才对,如今后悔也晚了,他硬着头皮道:“回禀殿下,蜀王死了。”
李鸿基一呆,蜀王怎么会死呢,自己对朝庭的番王好象没有为难过,擒获的三名番王和他的家人现在都已放了回去,蜀王好好的怎么会死,难道是有人乘乱将蜀王杀了,那事情可就严重了,每一名番王在李鸿基看来都是一个重要的砝码,谁敢不听命令,擅自杀害番王,李鸿基脸上已有了怒色,责问道:“死了,怎么死的?”
刘之渤暗暗叫苦。听唐王地语气,对这个番王还很重视,他只好回道:“禀唐王。蜀王是跳井自杀的,随同他跳井的还有他几个嫔妃。”
李鸿基皱了皱眉,道:“好好地。蜀王为什么会自杀。”
刘之渤道:“回殿下。其中详情。下官也不知,殿下仁德,连抓三个番王全部放回,按理蜀王也不至于自杀,究竟什么原因蜀王要和嫔妃一起自杀,下官也不清楚。殿下若要知道详情,还要问当日领兵进王府的马副将。”
刘之渤心里叫道:“马应魁,你自己惹出的事,自己担着吧。休怪本官不讲情面了。”
李鸿基马上命令亲兵道:“传马应魁前来回话。”
马应魁当日带兵进入王府,先绑了王府总管康二,康二嚣张惯了,哪里肯服气,对马应魁破口大骂,马应魁大怒,命令亲兵用刀背直接狠抽康二地两腮,将康二地双颊抽得肿成了一个大馒头,牙齿全部掉落,再也说不出话来,马应魁才满意,让亲兵把康二象死狗一样拖进了蜀王地后花园。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