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元吉在旁劝道:“督帅。此时拿下左良玉也丝毫无用,不如让他离去,我军再回头紧守。”
杨嗣昌脸色丧白,仿佛大病一场,他出京二个月来,已是心力交粹。骤闻大变,心神激荡,本来半白的头发已是全白了下来,听到万元吉的话。杨嗣昌心如死灰:“退回去,能守住吗?”
万元吉一呆,经历过左良玉地一场变故,大军的心思已变,若不断然处置,守个几天,士兵恐怕就要逃个精光。
杨嗣昌随即对身边的亲兵道:“传我命令,擒下左良玉,天亮后,全军可以饱餐一顿马肉。”
此时士兵们每餐连半饱都不得,随着杨嗣昌地命令传下去,战场上到处响起了大帅有令,擒下左良玉,全军可饱食一餐马肉地声音,明军地勇气顿时倍增,左良玉部死伤惨重。
左良玉大怒,自己好心好意没有偷袭杨嗣昌已对他够意思了,他还不依不饶,自己一个堂堂的总兵就只值全军一餐马肉,他带着自己的亲信猛然反冲:“弟兄们,唐军就在我们身后,杀过去我们就得救了。”
左部的官兵在左良玉的带动下,转身大喊:“杀!”
朝杨嗣昌反冲过去,双方在黑暗中交战,火把只是勉强分清人的轮廓,又都是穿着同样地衣服,远一点的距离还好,可以分清敌我,到了近处交战,除了相熟的人却是谁也分不清谁了,大军其实都是乱杀一通,身边的每一个人都象是敌人,又都象是友军。
这种情况最容易引起混乱,也是最惨酷,为了保护自己,只要发现身边地人可能有敌意,就先下手为强,身边的同伴突然发疯似的向自己攻击。许多人都糊里糊涂的死在自己人刀下。
这种混乱先从两军交战的地方出现,然后迅速朝两军深处漫延,杨嗣昌也发现了这种情况,这样打下去,不到天亮,所有人都会被自己人砍死,他急忙传令:“退后,所有大明的将士退后。”
左良玉乐得如此,听到对面传来退后的声音,他也命令左部的官兵向后,两军慢慢的脱离了接触,双方的混乱才停了下来,开始用弓箭对射。
双方的箭支在空中飞舞,不时有人被射中,惨叫着倒了下去,左军一步步的后退,杨嗣昌命令士兵慢慢压上,保持一箭距离,但杨嗣昌明白,再过一会儿,左军就要完全退入唐军的火炮射程之内,他不可能再指挥大军压上去,白送给唐军炮击。
正在杨嗣昌想放弃追杀时,他的左军突然脱离阵线,冒着箭雨向左良玉部冲去,杨嗣昌大讶,左边是刘泽清的部队,刘泽清什么时候变得如此勇敢,想独自与左良玉接战不成,难道他拼着全军尽没也要杀了左良玉,杨嗣昌心中顿时兴奋,能用一部换取左良玉的全军,绝对划算。
左良玉见又有一部明军上来,心中也是大骇,刚才的混战说明越是人多在黑夜中就越吃亏,因为死在自己人手上的机率会越大,他拼命让己方的士兵放箭,阻止对方接近。
那部明军的声音传来:“别放箭,别放箭,我们是你们一样是来投降唐军的。”
听到喊声,见这部明军一直没有放箭,左良玉才命令停止了射击,让士兵询问:“你们是哪一部?”
刘泽清自己高声答话:“我是山东刘泽清,还请昆山兄答话。”
听到是刘泽清,左良玉放下了心,刘泽清绝没有胆量独自来追自己,他也现出了身:“原来是鹤洲兄,不知鹤洲兄来追兄弟有什么事,不会也是来拦阻兄弟的吧。”
刘泽清催马向前,直到左良玉身边几米处才停了下来:“昆山兄说笑了,不知昆山兄几时和唐军搭上了线,也不和兄弟说说,兄弟愿随在昆山兄身后,共投唐军如何?”
左良玉满口答应,自己引荐刘泽清投降,也算立了一功。刘泽清对自己也只有感激地份,何乐而不为,两军合成一军。向唐军阵前移去。
杨嗣昌止住了自己的兵马,满以为左,刘俩人会杀起来。
没想到是携手向唐军投降。他纵然不甘心也无法。这里已进入唐军火炮的射程,若是唐军开炮,明军地火把是个明显的目标,必定会死伤惨重,只能传令:“撤!”
明军迅速向后移去,杨嗣昌的右军却没有随着移动。反而又朝左良玉部后面追去,右军是来自直隶地刘良佐部。
杨嗣昌发现后,他已没有刘良佐是去追杀左良玉地错觉,必定也是要投降。果然,左部发现有人追来后,问了几句,刘良佐也和左良玉合二为一,向唐军阵地而去。
杨嗣昌部下五个总兵已去其三,近三十万大军只留下不到六七万残军,杨嗣昌一口鲜血涌出,就要向马下栽去。
幸亏他地亲兵手快,才避免了杨嗣昌从马上栽下来的命令,手忙脚乱的将杨嗣昌扶住,向后撤去。
唐军这边也是手忙脚乱,本来只是左良玉一部投降,这下来了三部,共十七万多人马,唐军只有十来万人,分守三边,高邑这边受降的唐军只有五万人,万一这十几万人是诈降,到了身边突然发难,唐军非要搞个狼狈不堪不可。
唐军上下都是如临大敌,根本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情去管杨嗣昌的部队,好在唐军高估了明军的士气,到了唐军阵前地明军士兵都老老实实的放下了兵器,然后讨要食物,唐军把他们一队队分开,发给粮食,牛肉,猪肉,就在大坝上让他们架起大锅煮饭。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